第B15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未出席董事情况

  ■

  4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母公司)2023年税后净利润为39,403,704.93元,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年净利润尚余39,403,704.93元,加上年结余未分配利润-79,617,746.96元,2023年度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净利润为-40,214,042.03元。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及《公司章程》的规定,鉴于公司2023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2023年度不满足规定的利润分配条件。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审议通过,同意公司2023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汽车内饰及声学元件

  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及声学元件产品主要面向整车配套市场,并与国内外整车厂商形成直接的配套供应关系。因此该板块的盈利情况与汽车行业总体发展情况息息相关。

  全球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20至2022年的疫情、零部件短缺、供应链限制、原材料成本飙升等不利因素造成的产销低迷后在2023年随着零部件供应限制缓解,制造商的生产逐渐正常化,全球汽车行业的情况不断好转,开启了自年中以来的强劲势头。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新车总产量约为9354万辆,较2022年增长10%;总销量约8006万辆,较2022年增长12.7%。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销量达1300万辆,较2022年销量增长超过20%,增幅有所下降。公司主要汽车内饰件工厂分布于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国内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其中,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2,612万辆和2,6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回归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9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下图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2024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下乡等措施的持续发力,这都可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

  2、欧美市场

  根据OICA数据统计,美国车市2023年全年销量16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创下了自疫情以来最高的年销量。这主要益于两方面:一方面,汽车库存上升、包括年终优惠在内部的优惠措施等有利因素吸引了美国各地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愿意提供更大幅度的折扣,并在某些情况下将更多的销量转向车队销量。

  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约为179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8%。1月至11月欧洲新车市场月度销量均保持了同比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当地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热情减弱加之政府提前结束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等原因,欧洲12月新车销量有所下滑。

  纺织新材料业务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公司所生产的纺织新材料属产业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用于诸多非纺织行业的产品,它的制造过程和配套服务是专门为工程类纺织结构材料而设计的”,“通常由非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员用于各种性能要求高或耐用的场合”,因此又被称为“技术性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文体休闲、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

  2023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内企业间竞争加剧,市场需求、生产、销售、进出口和投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规模较2022年有所下滑,产量增速总体呈现低位负增长态势,全年产量同比下降3.6%;随着汽车工业的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帘子布的生产自上半年恢复正增长后增势不减,全年产量同比增长9.1%。

  经济效益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5.8%和19.1%,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1.8个百分点和22.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4.1%,较上半年提升1.2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分领域看,本公司涉及的领域属于非织造布、篷、帆布、过滤、土工用纺织品。2023年非织造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5.2%和19.1%,利润总额增速较上半年大幅收窄46.8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3.2%,较上半年提升2个百分点;篷、帆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1.7%和29.3%,营业利润率为5%,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过滤、土工用纺织品所在的其他产业用纺织品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4.4%和8%,6%的营业利润率为行业最高水平。

  进出口贸易

  2023年全年,全国的进出口总值以美元计为59,36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0%。其中,出口33,800亿美元,同比下降4.6%;进口25,568亿美元,同比下降5.5%,贸易顺差8,232.2亿美元。由于欧美经济未完全恢复,我国出口贸易主力美国、欧盟国家的进出口额都在下跌,同时对东盟、拉美国家的进出口则有了幅度较大的提高。

  纺织、服装、鞋帽及箱包是我国出口的第二大品类,2023年,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箱包及类似容器的这四类金额3,787.06亿美元,占我国全年出口贸易总值的11.20%。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1,591.45亿美元,占我国全年出口贸易总值的4.71%。鞋靴出口493.36亿美元。

  (2)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情况

  申达股份是一家以进出口贸易、产业用纺织品研发与制造为主的多元化经营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内饰及声学元件、纺织新材料和进出口贸易。

  ●  汽车内饰及声学元件

  ●  主要业务及主营产品介绍

  汽车内饰及声学元件业务是公司产业用纺织品的核心业务,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主营业务。该业务主要为下游客户提供汽车内饰件和应用于降低车内噪音的声学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地板系统产品,包括地毯及配件垫;声学元件产品,主要指在汽车内部起到隔音作用的绝缘件产品,包括隔音前围、一般隔音材料、以及轮拱内衬;软饰小件产品,指的是安装在汽车驾驶舱、车厢、后备箱等各部位的内饰、软饰部件,包括后备箱饰件、包装托盘、及其他内饰零部件。主要客户为通用、福特、捷豹路虎、戴姆勒、斯特兰蒂斯、丰田、本田、大众、宝马、吉利、沃尔沃等。主要产品如下图所示:

  ■

  ●  经营模式

  汽车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特征,为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期、提高协作生产能力,汽车内饰生产工厂往往建立在整车生产厂周围区域,亦或在几家整车厂大区域交汇集合处、进行就近销售。根据行业特性,公司汽车内饰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国内外多个省市、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布局。

  研发模式: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采用研发和生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经营过程中,公司充分理解整车厂的设计需求,根据客户订单要求,设计、制造相应生产模具,并利用此类模具完成客户的汽车软饰件及声学元件产品订单,为整车厂提供符合整车需求的产品。随着公司全球深化改革方案的推进,公司目前以“智力集成,全球受益”研发主旨,发挥Auria的研发原创优势,结合中国技术中心的开发应用低成本优势,加大自主设计产品开发。并续加大以中国(安亭)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配套科创体系建设,前端研发集中利用全球智力优势,后端应用性开发主要集中在中国,加强新能源(绿色)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开发。

  采购模式:垂直整合,全球共享。公司采购原材料主要包括各类纤维材料,公司组建全球采购团队,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和全球布局优势,实现国内外垂直供应整合和长期降本增效。对所有采购品类的技术标准和商务标准,建立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分析机制,为采购协作需求做好提前预判和方案储备。

  销售和生产模式:公司汽车内饰业务下游客户主要是整车厂商,与国内外整车厂商形成直接的配套供应关系。行业本身由于技术、质量、规模和品牌等实力的限制已形成一定的准入门槛,且前期客户还须对供应商履行严格复杂的资格认证及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生产件批准程序,因此双方的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则较为稳固。

  汽车内饰需要针对特定品牌、特定车型研发生产,具有一定的非标准化、定制化特点。公司汽车内饰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即公司根据客户预示计划或订单,并综合考虑产品库存、自身能及物料采购周期等因素理制定生产计划。

  销售过程实际上包括具体产品及其生产供应流程等整体方案的开发、设计,与后续生产环节联系较为紧密。销售、生产流程主要步骤为:整车厂向公司发送开发邀请、公司向整车厂提交方案和报价、整车厂商考察、评定方案、初步确立合作关系并提出具体要求、内部项目分工、产品与流程开发、生产准备、产品试制、批量供货、后续跟踪服务。

  ●  纺织新材料业务

  ●  主要业务及主营产品介绍

  公司纺织新材料业务在国内市场起步较早,并重点培育发展柔性复合材料和土工材料等。该业务板块子公司申达科宝的主要产品为各类塑胶复合材料,所属行业为纺织行业中的涂层材料行业。主要产品的上下游行业情况如下:

  ■

  ●  经营模式

  研发模式:公司经营管理团队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及相关核心技术的掌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研发技术的持续进步,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多种产品。同时,公司在纺织新材料业务上的多年耕耘也使公司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研发上采用与高校共同研发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采购模式: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日常经营中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数量与时间向其下单采购原材料。但必要时,也会根据原材料市场的供求及价格状况对原材料进行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

  销售模式:公司生产的纺织新材料用于港口、交通工具制造、污水处理、环保等项目。纺织新材料的内销主要采用直销的模式,市场人员通过搜集产品主要应用行业市场信息,直接销往港口、交通工具制造等项目的采购方;纺织新材料的外销主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产品直接或者通过经销商销往国外,主要销往北美、欧洲、阿拉伯等地。

  生产模式: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结合客户需求、以往回款周期、订单规模等因素对下个月的订单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在工艺、设备、标准化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形成批量化、多品种同时生产的灵活生产体系,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持续提升订单响应的及时性。

  ●  进出口贸易业务

  ●  主要业务及主营产品介绍

  进出口贸易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主业,涉及领域为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及其他进出口业务。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纺织贸易业务供应链集成商,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销售端通过各业务部门不断寻求潜在客户延伸贸易触角,强化在高端市场的接单能力;生产端强化在低成本地区的生产供应能力;研发端在上海等地设立服饰研发中心,从面料开发与采购、服装设计、制版制衣等订单前置流程中探索可持续发展、可创新发展的供应链整合方式。

  ●  经营模式

  研发模式:进出口贸易业务板块设有研发中心,致力于男女装款式设计、面料与版型研发等;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技能,扩大了技术覆盖面,已从主攻开发女士成衣产品逐步扩大到男裤、男衬衫、男式夹克等款式版型的产品覆盖,并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同时,研发中心服装样板推挡速度也得到提升,对服装量化生产提供了不少工艺优化的方法,既提升产量又能保证服装外表美观。

  采购模式:公司根据订单需求,形成相应采购计划,依照供应商管理流程选择符合要求的合作方供货。另一方面,随着成本费用的逐年增加,公司结合多年纺织品贸易行业的经验,积极拓展采购渠道,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采购成本。

  销售模式:经过多年耕耘,公司在进出口贸易业务板块拥有了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客户的信赖。2023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组建模式,根据客户的需求、规模,配备人员,专项服务。围绕目标优质客户,组建团队,深度服务客户。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注:公司于2021年1月4日收到东方国际集团转发的《关于划转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部分国有资本有关事项的通知》(沪国资委产权[2020]463 号),经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确认,将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东方国际集团 6.6%的国有股权一次性划转给上海市财政局持有,详见公司《关于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划转至上海市财政局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01);截至本报告公告日,该次股权划转工商变更尚在办理中。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68亿元,较2022年上升3.77%,主营业务收入为116.50亿元、较2022年上升3.75%。其中,境内企业和境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抵消前)分别为61.49亿元和65.31亿元,占比分别为48.49%和51.51%。公司利润总额为-3.61亿元,其中境内企业利润总额为2.24亿元,境外企业利润总额亏损5.85亿元,境外主要子公司Auria亏损5.40亿元,Shenda UK亏损1,062.18万元。Auria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北美工厂劳动力短缺影响造成的成本费用增加;(2)2023年内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发起罢工,波及整个汽车供应链,导致工厂成本费用增加;(3)汇率波动导致Auria 2023年度产生汇兑损失增加;(4)受欧美利率上升影响,2023年度Auria产生利息费用增加。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证券代码:600626 证券简称:申达股份公告编号:2024-007

  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2〕15号)、《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一一公告格式》的相关规定,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就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作如下专项报告: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 募集资金金额及到位时间

  本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350号),同意本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每股2.82元的价格认购公司本次发行全部212,765,957股股份。截至2023年7月21日止,本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599,999,998.74元,扣除承销费用、保荐费用人民币900,000.00元(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5,234,217.48元(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93,865,781.26元。本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毕马威华振验字第2300839号验资报告。

  截至2023年7月21日止,本公司已收到由承销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汇入本公司开立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账号为437785162367的人民币募集资金专户599,045,998.74元(已扣除承销机构承销费用、保荐费用人民币954,000.00元 (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二)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593,497,728.22元,使用完毕情况如下:

  单位:元

  ■

  注:募集资金计划投资金额等于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599,999,998.74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人民币6,134,217.48元。2023年度募集资金使用金额及累计使用金额等于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599,999,998.74元扣除含税发行费用人民币6,502,270.52元。

  (三)募集资金年末余额情况

  单位:元

  ■

  2023年11月20日,本公司注销募集资金专户,将账户内累计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

  公司代码:600626                              公司简称:申达股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