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605069                                                  公司简称:正和生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s://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公司2023年度不具备实施利润分配的条件。公司基于行业发展状况、2023年度实际经营结果和整体资金安排等综合判断,公司2023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所属行业为生态环境治理行业。2023年,生态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态势积极,并显现出数字化、智慧化、气候适应化、区域差异化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趋势。

  2023年上半年起,“十四五”规划及《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国内生态环保重大项目陆续发布,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强调了生态环保领域的发展目标,如到202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90%、83%左右,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并特别提出了加快数字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的发展目标。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对包括智慧水务等在内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领域提出了指引。

  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各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水利安全领域的投入,受益于相关政策,部分生态产品展现了可协助城市雨洪管理、增强气候韧性的特性,如北京发布《北京市“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水务专项规划》,对灾后水务恢复重建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同时,各地水环境相关政策方针的差异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如武汉等地2023年通过强化河长制、发布《武汉市加强入河入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进一步加强河湖保护,宁波、深圳等城市则在2023年发布融合海洋保护、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规划。

  尽管行业在2023年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行业仍受到外界波动的影响,由于政府客户占比高且以工程类型业务为主,地方政府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政府财政受土地财政影响较大,环保企业普遍存在业绩下滑、融资以及回款困难等情况,相关项目投资节奏也有所放缓,造成订单承压。

  针对上述挑战,宏观国家政策方面,2023年,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明确“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强调“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并实地督查企业和有关地方政府签订合同并履约后,当地政府以各种借口不兑现承诺的情形,利好环保企业应收账款收回,一定程度上帮助生态环保企业缓解了经营资金压力。公司方面,公司通过进一步聚焦政策支持明确的优质市场领域和地域,加大对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智慧水务等业务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顺应行业发展进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公司管理层认为,生态环境治理行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重点工作,具有长期的发展前景。同时本公司在水利工程细分领域---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中具有快速集成优势资源和跨越发展的能力,以智慧水务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亦将为生态环境科学保护、水务系统协同治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

  公司成立于1997年,定位于“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深耕生态环境领域27年,坚持以国际领先的7+1共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工作方法为核心,搭建了生态环境和数字科技两大业务板块,聚焦河湖湿地、海洋生态修复、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领域,以“EPC+设备+运营”为核心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水利安全+生态系统构建+数字科技”系统性生态环境治理解决方案,致力于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公司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尤其关注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特别是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水利安全问题尤为突出。2024年,公司以河湖治理与海洋生态修复为基础,升级为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水务的综合业务模式。同时,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驱动市场,成功构建了一套从“行业需求一技术难题一科研攻关一技术应用”的全链条探索机制,实现了相关领域产学研用的有效对接。此外,公司通过EPC模式,不断开拓市场,并与地方国企、央企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成功获取了设计及施工工程合同、建设及运营合同,从而确保公司稳定的收入、利润和现金流。

  (一)生态环境业务

  公司生态环境业务聚焦从河湖到海洋的安全、生态、科技系统性治理,业务包括河湖湿地业务、海洋生态修复业务、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业务,介绍如下:

  1、河湖湿地业务

  公司的河湖湿地业务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为指导,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数值溯源模型为抓手,数据化、动态化精准剖析环境污染的来源,解决江河湖海口湿地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群落生存危机等问题,实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包括:河湖缓冲带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河流生态修复、城市棕地修复。公司承接的河湖湿地业务典型案例包括:大理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项目、雄安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江苏省徐州市南四湖流域丰沛运河生态修复提升项目、唐山东湖生态修复项目。

  ■

  大理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项目

  ■

  雄安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

  ■

  江苏省徐州市南四湖流域丰沛运河生态修复提升项目

  ■

  唐山东湖生态修复项目

  2、海洋生态业务

  海洋生态业务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下,以海岸带系统性整体性的保护为出发点,整合海洋学、生态学、水文学、城市规划、生态景观等多专业学科,解决海岸带陆海空间生境破碎、系统割裂等生态问题,构建安全韧性、健康活力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产品包括:滨海活力景观长廊、岸滩整治与生态修复、海洋监测与智慧数据平台。

  区别于传统海事和海洋保护业务,自主研发课题“典型海岸侵蚀防护与活力海岸构建关键技术”在厦门应用示范;珊瑚礁修复技术,在海南省东方市实施;预装配模块海堤生态化改造技术,在东莞滨海湾新区应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在海南三亚山水项目应用。公司承接的海洋生态业务典型案例包括:莆田·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提升EPC项目、东莞滨海湾新区硬质海堤生态提升项目。

  ■

  莆田·蓝色海湾综合整治项目

  ■

  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提升EPC项目

  ■

  东莞滨海湾新区硬质海堤生态提升项目

  3、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

  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在保障水利安全的基础上,关注水利基础设施的生态性和人文特质的保护及构建,提升水利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的要求,实现人、水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产品包括:生态型水利护岸、蓄滞区的生态构建和治理与修复、行洪河道治理与修复等。

  公司承接的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典型案例包括:山西孝义胜溪湖城市湿地公园,运用自然生态护岸形式的泄洪渠解决了雨季水安全问题,构建了由沉砂池、泄洪渠、胜溪湖水库形成防洪调控系统;徐州丰沛运河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