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业绩预告
更正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证券代码:600220         证券简称:江苏阳光        公告编号:临2024-024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业绩预告

  更正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下发的《关于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业绩预告更正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0380号),具体内容如下: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5日,你公司提交2023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将2023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900万元更正为-10,008万元,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由2,400万元更正为-8,539万元。上述业绩预告更正事项将导致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由盈转亏,同时根据审计进展,年审会计师拟对公司2023年审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对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否定意见。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1.1条等有关规定,现向你公司及年审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如下监管要求。

  1、根据公司公告,本次业绩预告更正主要原因是,提高对关联方江苏阳光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服饰”)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信用减值损失增加8860.57万元,提高对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集团”)担保预计负债比例,信用减值损失对应增加2,000万元,上述事项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合计约10,359.94万元。你公司应当结合阳光服饰资信情况、账龄、可回收性等信息,阳光集团担保债务偿还能力充分评估信用风险变化情况,审慎判断坏账计提和预计负债计提是否充分,并在年报和资产减值公告中充分披露相关情况。

  2、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如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公司股票将在2023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你公司应当积极配合年审会计师出具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向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信息资料,按期对外披露年报,确保年报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3、你公司应当认真核查是否涉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确保年度报告对于相关事项的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如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侵占公司利益的情形,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措施积极追偿,维护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4、你公司年审会计师应当勤勉尽责,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并结合公司本次业绩预告更正情况对财务报告履行充分、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切实承担中介机构责任,保护投资者权益。

  请你公司收到本函后立即对外披露。你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勤勉尽责,认真落实本工作函的要求,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

  公司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要求,积极组织各方编制2023年度报告。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公司公告,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5日

  证券代码:600220        证券简称:江苏阳光        编号:临2024-023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期业绩预告适用于净利润为负。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08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21,733万元,同比减少185.35%

  ●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8,539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19,178万元,同比减少180.26%。

  ●以上更正后的预告数据为预审结果,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报为准。根据目前公司2023年年报审计工作的情况,年审会计师拟对公司2023年审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对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否定意见,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一)、业绩预告期间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二)、前次业绩预告情况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披露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00万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400万元。

  (三)、更正后的业绩预告情况

  经财务部门再次测算,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08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21,733万元,同比减少185.35%。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8,539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19,178万元,同比减少180.26%。

  二、上年度同期业绩情况

  (一)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257,654.3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6,389,185.56元。

  (二)每股收益:0.0658元。

  三、业绩预告更正的主要原因

  (一)根据江苏阳光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服饰”)和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集团”)对公司往来款期后和截至目前的回款情况,公司对阳光服饰和阳光集团目前的还款能力重新进行了风险评估,经与年审会计师事务所深入沟通后,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对2023年12月31日与还款相关的会计科目应收账款、预计负债、资产减值损失等也进行调整。

  公司拟提高对阳光服饰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信用减值损失增加8860.57万元,减少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59.94万元。向阳光集团提供的对外担保提高预计负债的比例,信用减值损失对应增加2000万元,减少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00万元。上述两项减少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359.94万元。加上随着2023年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微调的项目,公司将原业绩预告的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00万元更正为约-10,008万元。

  2024年1月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时,公司根据阳光服饰往年的回款情况,以及阳光服饰对公司应付账款在公司年报披露前的付款计划,公司按常规考虑了阳光服饰的应收账款和阳光集团对外担保的预计负债所对应的信用减值损失。但随着期后阳光服饰还款未达预期等实际情况,我们重新进行了审慎评估,将公司对阳光服饰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1年内由5%提高至10%,1至2年由10%提高至30%;对阳光集团提供担保的额度4亿元,预计负债比例由5%提高至10%。由于基数较大,变动的金额较大,因此公司对业绩预告进行更正。

  (二)鉴于上述情况,公司就本次业绩预告更正有关事项与2023年年度审计会计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在本次业绩预告更正方面不存在重大分歧。

  四、风险提示

  除上述事项外,公司不存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更正内容准确性的其它重大不确定因素。

  五、其他说明事项

  (一)以上更正后的预告数据为预审结果,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报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目前年审会计师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尚未结束,年审会计师拟对公司2023年审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拟对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否定意见。公司相关事项是否涉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以年审会计师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为准(相关事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2日披露的“临2024-017”号公告)。若公司的内控报告为否定意见或被认定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况,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三)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江苏阳光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服饰”)的账款超出信用期的金额为26,147万元,可能存在收不回的风险。

  六、董事会致歉说明

  公司及董事会对本次业绩预告更正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公司将对此次预告更正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将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管理,并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董事会将督促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坚持谨慎性原则,提高业绩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公司也将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提高信息披露工作质量,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特此公告。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25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