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14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未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17,636,74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低空近防推动低空制空权能力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便携式防空导弹信息化指挥为重点,通过军事牵引、主业整合、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各项技术及产品,形成了军民品共举融合发展的业务布局,军品业务主要以子公司天伟电子为业务平台,聚焦于低空近防、边海防等方向,民品业务主要以子公司华扬通信为射频产业化平台,聚焦于5G射频产业链方向,同时为了践行国家战略、深化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公司军民两用核心技术的支撑下,公司打造了“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业务,聚焦于物联感知、行业大数据等方向,构建军民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电子信息体系。现阶段,公司已形成了“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并持续深耕。

  1.军工装备

  以新一代综合近程防御系统为核心,全力推进新一代低空近防(中国猎影2.0)、智能立体边海防(猎狐)、要地防空、战场环境综合感知、数字军营、国防动员、5G军事应用和军工配套业务,核心产品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指挥系统系列、野战通信指挥系统系列、雷达与作战指挥系统、智能边海防立体侦察指挥系统装备系列以及低空目标指示雷达及地面、海面目标侦察监视雷达、边海防智能哨兵系列、水下无人作战系统(猎声)系列产品。

  2.5G射频

  以研发和生产面向无线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市场所需射频芯片、器件、模块和材料为核心业务,可为4G/5G、WIFI、NB IOT等技术领域的用户提供多类产品,核心产品包括:旋磁铁氧体材料、各类隔离器/环形器、射频芯片/模组产品、金属基覆铜板、玻璃基板、先进封装材料等在内的多类产品。

  3.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

  “天融工程”是以国防和军事应用需求为牵引,“空天地水人”一体化全域感知互联的军民深度融合的电子信息体系。目前,天融工程在灯联网、照明与通信芯片、射频芯片、宽频段低成本综合感知传感、数据融合、边缘计算与数据加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心理健康服务、数字海洋等核心关键技术方面进行布局。

  (1)物联感知

  围绕5G行业应用,结合智能感知技术、边缘计算、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先进通信技术,推动以“5G物联+天和边缘云”为核心技术的灯联网落地实践,进一步拓展公司物联感知产品谱系;围绕感知人、研究人、保障人,融合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体质体能评估以及心理服务系列产品落地,持续推动“云脉”的系列化产品拓展,为政府、行业、个人提供健康管理、安全管理及业务协同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围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5G智慧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工厂等行业的物联感知需求,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综合传感器产品,核心产品包括:空海一体智能哨兵、低空卫士、交通卫士、工业灯联网等。

  (2)行业大数据

  聚焦国防动员潜力数据挖掘、交通战备大数据、低空空管空防数据服务、应急救援AI、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十分平安系统)、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场景的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数据获取、数据挖掘、数据共享、数据应用等服务和产品,核心产品包括:党管武装、仓库卫士、低空安全数据平台、空海一体监测系统、生态卫士、通航综合运行支持系统、通航飞行服务站、通用机场移动塔台车、通航公司运营平台、无人机飞行协管系统。

  (3)数字海洋(海链)

  以海洋无人技术、海洋传感器技术、组网探测技术等产业化为支撑,全力推进“海洋智能感知大数据服务”,依托掌握的核心技术,已形成了水下无人平台、海洋传感器的系列化数字海洋产品,核心产品包括: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AUV)系列、水下爬壁机器人、潜浮标、水面拦阻系统等海洋平台,海洋水文参量传感器XBT/XCTD、多频段目标探测声呐等海洋传感器,为海洋环境多参数感知体系、立体海防体系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数字海洋业务逐渐向体系化和规模化发展。

  公司部分产品分类及说明如下:

  ■

  ■

  ■

  ■

  ■

  ■

  ■

  ■

  ■

  ■

  ■

  ■

  (二)行业情况、行业趋势

  1.军工装备业务领域

  军工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技术密集和受政策严格监管的行业,该行业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等多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军工行业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受益于“十四五规划”中“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等战略目标的逐步落实,传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创造了对军工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随着武器装备智能化趋势的不断深化,预计军工电子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的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我国军工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超过5,000亿元,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9%。同时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增幅与去年持平,国防预算增速超预期。横向对比来看,2024年美国国防预算为8,860亿美元,约为我国国防支出预算的3.7倍(按照人民币:美元=7:1计算)。国防建设是大国的刚需,百年建军目标牵引武器装备采购需求持续旺盛,军费支出的稳定增长均为军工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基本盘。未来,随着国家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军工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公司军工装备业务主要以子公司天伟电子为业务平台,业务规划一直紧跟市场需求与国内、国际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热点领域和国家安全关键领域谋篇布局,核心产品“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已列装部队,产品在细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公司在低空近防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同时,公司通过与各军地科研院所保持紧密合作,建立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国防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共享模式,确保了公司产品、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公司始终重视对军工装备领域技术的研发投入,在雷达技术、智能探测、数据融合、水声探测、水下无人平台、系统集成、作战指挥系统装备制造等技术领域已形成多方面独特的领先优势,拥有百余项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基于创新链和产品链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公司军工装备业务线产业链不断完善和进一步提升,重点布局的低空近防、边海防、数字军营、5G军事应用、军事大数据、水下智能探测、无人潜航器、潜浮标等业务方向,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

  2.5G射频业务领域

  (1)射频器件和芯片行业

  射频器件和芯片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功能。这些器件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和军事通信等领域。射频行业的市场规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不断扩大。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射频器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200多亿美元。其中,5G技术的商用和推广、物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是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射频行业的市场结构包括射频芯片、射频模块、射频前端组件等。其中,射频芯片是核心部分,包括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射频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未来市场洞察公司(FMI)报告,2023年全球射频芯片市场规模为236亿美元,到2033年将达到521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到8.2%。为满足移动智能终端小型化、轻薄化、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射频前端芯片逐渐从分立器件走向集成模组化,集成化、模组化成为射频前端芯片发展必然趋势。根据Yole的数据,射频前端市场规模中,模组产品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预计将从2018年的61%提高至2026年的72%,分立器件占比将从2018年的39%降至28%。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2年全球射频模组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18.3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85.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68%(2023-2029)。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2年市场规模为21.12亿美元,约占全球的17.85%,预计2029年将达到35.85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19.3%。

  5G射频技术在军事领域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G技术的高带宽和低时延特性,使得战场通信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它支持大容量数据的高速传输,满足了战场上对图像、视频和雷达数据等大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需求。此外,5G技术还实现了实时、高清的视频通话,使战场指挥官能够与前线士兵进行实时、高效的沟通和指挥。同时,5G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特性,使得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作战平台的远程控制变得更加可靠和精准,为战场态势的实时掌控和快速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5G的高频段和宽带宽特性为开发新型雷达系统提供了可能。高频段能够穿透更厚的障碍物,从而增加雷达的探测距离;而宽带宽则提供了更精细的雷达波束,提高了雷达的分辨率,使得对目标的识别更为准确。5G的物联网技术使得战场上的人员、装备和环境信息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从而构建了全面的态势感知系统。通过5G网络,战场上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可以形成一张物联网,实时收集和传输战场信息,为指挥官提供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5G的高精度定位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士兵和装备的实时定位,为指挥官掌握战场态势和协调作战行动提供了便利。在指挥控制方面,5G的边缘计算技术使得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够下沉到战场边缘,实现了快速决策和指挥控制。除了上述应用外,5G射频技术在军事领域还有其他创新应用。例如,5G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用于士兵定位、导航和目标引导,提高了战场作战的精确性和协同性。5G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士兵训练、模拟和战场态势展示,提高了训练效率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同时,5G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战场数据分析、目标识别和决策支持,辅助指挥官做出更准确、更快速的决策。

  5G的高带宽、低时延和大连接等特性为军事通信、雷达、电子战、无人作战平台、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5G射频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现代化战争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在5G射频器件领域,公司主要面向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重要布局,主要以子公司华扬通信为平台,通过不断强化基础材料和器件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充分挖掘产业链协同效能,使得公司在旋磁铁氧体材料与隔离器、环行器细分市场份额稳定,成为各基站设备商的重要核心供应商;报告期,受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去库存、运营商资本化投入稳中有降以及5G主设备集采单价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通信电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将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在民用器件类产品全球占有领先地位的同时,面向5G-A、5G-R和5G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带来的新机遇,在工业互联、智慧道路、高铁沿线信号增强等领域探索,通过不断围绕新需求完善产品谱系,围绕新技术方向积极探索尝试,将产品方向做深做细,通过产品创新克服外在因素影响,持续扩展业务空间和产品种类,使材料与器件向行业引领者方向不断成长。

  在5G射频芯片领域,公司主要以子公司成都通量为业务平台,明确通信和智能感知两条业务线。通信业务线,除传统的基站小信号射频产品外,扩大至民用领域的高性能仪表器件、卫星通信芯片、射频前端模组等,同时在军用射频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围绕军用射频芯片及T/R组件进行了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支撑公司的军工战略,形成性能优良、成本极具竞争力的军品装备和解决方案,强化公司在军工电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智能感知业务线,成都通量已成功打入行业大客户,相关产品已应用到智能照明和开关领域,同时布局智能安防、智慧养护、智慧生活高端智能感知等领域,持续增强在消费类射频芯片及模组方向产品的延伸,扩大公司营收,巩固公司在射频芯片领域的优势地位。

  目前成都通量产品涵盖了面向基站高可靠性射频收/发前端芯片/模组、无线通信类射频收/发芯片/模组、雷达感知芯片/模组、装备定制化产品等四大类,具体包括低噪声放大器、驱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开关、开关低噪放、射频前端模组、雷达感知芯片和模组等产品、卫星通信芯片,其中,低噪声放大器、驱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开关、开关低噪放、射频前端模组、雷达感知芯片和模组等系列产品已形成面向核心客户的批量交付能力,装备定制化产品已进入核心客户工程验证。

  ■

  证券代码:300397                证券简称:天和防务                公告编号:2024-008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下转B415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