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9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347,994,59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依托自身科技优势和股东产业背景优势,公司将业务聚焦于熟悉和擅长的机构困境、个人困境和优质资产管理领域,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错位竞争,近年来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业绩连续三年创出历史新高。在机构困境资产管理领域,主要聚焦底层资产为能源、上市公司、地产和其他特殊机遇业务,类型包括收购重组、收购处置以及管理顾问;在个人困境资产管理领域,主要以“大数据+AI技术”为支撑,将业务聚焦于已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等个人信贷不良资产,以科技手段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方式主要包括受托资产管理和收购资产管理,其中受托资产管理是目前主要方式;在优质资产管理领域,聚焦投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主要是依托集团产业优势,投资布局储能新能源项目。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0亿元,同比增长15.69%,实现归母净利润8.80亿元,同比增长25.68%。

  1、机构困境资管业务

  公司在机构困境资产业务方面,主要依托控股股东在能源和地产上的产业优势、上市公司重整(重组)管理经验以及稀缺牌照资质,深入挖掘底层资产潜力,以逆向思维模式,逆市场周期操作,在充分挤压风险,且有足够价格折扣、安全边际的前提下,主要布局在熟悉和擅长的且底层资产为能源、上市公司、地产等领域,或者具有确定性的特殊机遇业务,通过重组、盘活、纾困、提质、增效、赋能、处置等多种手段帮助机构化解不良、提升价值,这类业务业绩稳定、持续且富有弹性。

  (1)能源领域

  公司所属集团深耕能源领域十余载,在能源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公司依托集团能源产业资源禀赋,重组盘活了多个困境能源类项目。公司重点选择由于财务、经营及其他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能源企业或其股东作为对象,比如煤矿类项目,在煤矿资质手续基本齐全、开采技术条件好、安全环保等方面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公司以重组方式介入,通过财务或者经营等方面的一揽子帮扶,在帮助困境企业化解风险、提质增效之后,逐步退出。公司根据重组协议主要以固定收益方式取得重组收益,比如煤矿类项目,项目周期根据煤矿企业可采年限和预计现金流等情况综合确定,一般在6-10年。公司能源类机构困境资产管理项目运行良好,根据重组协议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重组收益和现金流。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能源类困境资产项目存量余额47.7亿元,项目运行良好,根据重组协议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重组收益。

  (2)上市公司领域

  主要针对主营业务良好,但由于上市公司股东或上市公司债务问题、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不善、股东纠纷等原因陷入困境,若不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救助,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经营恶化、甚至退市的上市公司业务,公司通过司法强执、债务重组、重整等方式取得股权或者债权。该类业务的盈利来源主要是,公司通过一揽子专业化的重组运作手段,首先帮助其化解风险,获取价值修复的收益,然后再促进其提质增效,获取价值提升的收益。

  2023年,公司利用自身在上市公司纾困提质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协助上市公司海伦哲(300201.SZ)成功化解退市风险,大幅提升了海伦哲市场形象和市场价值。2023年,海伦哲发布《未来三年(2023-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深耕特种车辆、特种机器人和军工等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努力实现“三年经营业绩翻两番、再造一个海伦哲”的经营目标;为保障上述未来三年发展战略规划全面落实,海伦哲2023年实施了股份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根据海伦哲披露的定期报告,海伦哲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增长183.05%,创历史新高。该项目成为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投资的经典案例,公司将以海伦哲项目为起点,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助力更多上市公司走出困境、提质增效。

  截至本报告期末,上市公司困境资产项目余额6.27亿元,多个储备项目正在推进,为增强公司未来业绩弹性奠定了基础。

  (3)特殊机遇领域

  公司还关注特定类别及特殊机遇投资机会,主要遴选折扣率低、但个别债权项下有财产线索且价值较高、短期内可实现回款的困境资产,或市场上同类型中较为少见批量对外转让案例的优质资产包。公司积极关注此类业务投资机会,目前已与多家金融机构、地方AMC和非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和合作关系,从不良资产项目筛选、组包、收购、处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特殊机遇项目存量余额18.66亿元,业绩弹性得到增强。

  (4)商业地产领域

  主要定位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经济发达区域,且具有区位优势、配套成熟、能产生稳定良好现金流(覆盖项目资金成本)的困境商业地产项目,公司通过司法强执、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该类业务的盈利来源,一是项目租金收益,二是后续在经济回暖的预期下,通过对资产升级改造、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等方式,逐步实现资产增值收益。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商业地产类困境资产项目存量余额10.96亿元,项目运营良好,资产分布于北京、成都等地,为公司带来稳定租金回报的同时,带来资产增值。

  2、科技个贷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顺应市场发展,积极拓展个贷不良资产管理领域。2021年7月,海徳资管获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贷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的资质;2022年8月通过增资控股峻丰技术开始利用“大数据+AI技术”开展个贷不良资产管理业务,形成了“资产收购+后端处置”全链条、专业化、批量化、智能化的个贷不良资产管理能力,在个贷不良资产管理领域抢得先机。

  2023年10月,公司下属子公司通过收购和增资,合计取得15年老牌电催企业一一广州回龙51%股权,该公司每年提供受托处置服务的资产规模达到千亿元;同时,公司还新设了专注于集中司法诉讼、司法调解等处置服务的西藏桂清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个贷不良业务的处置手段,形成了“AI+司法、电话、调解”的多元化、全链条的高效智能处置平台,现正在全国快速展业。

  为提升个贷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果,公司积极申报开展征信系统接入工作。2023年6月,经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批准,海徳资管获得开展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工作的批复。2023年8月公司成立数字科技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拉萨支行等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搭建了“资产管理+处置作业+债务人窗口”三位一体的系统平台,为业务快速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公司个贷不良资产管理业务的模式包括受托资产管理和收购资产管理。受托资产管理模式是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AI技术,充分利用全国性处置网络、多元化处置平台和专业化处置手段,接受银行、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机构的委托,提供个贷不良清收服务,按回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收购资产管理模式是公司依托子公司海徳资管的AMC牌照优势,以自有资金或者设立合伙企业的方式收购个贷不良资产,利用公司多元化处置平台、专业化处置能力进行清收,获取清收回款和管理服务费。

  报告期内,子公司海徳资管充分发挥牌照优势和专业资产管理能力,广泛与全国五大AMC、地方AMC、地方国企等多方市场机构合作,已经与长城股权基金、苏州资产、北京国通资产、山东铁投、山东机场资本等机构合作设立个贷不良资产合伙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以自有资金或以合伙企业方式,收购个贷不良债权项目共计29个,债权本金约106亿元,债权本息约183亿元,对价8.8亿元,涉及债务人超过62万户,在全国五大AMC和60家地方AMC中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面对个贷不良资产行业蓝海,公司将进一步丰富处置手段,完善全国处置网络,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业务流程及管理进行持续的降本增效,实现业务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提高处置能力和处置效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及盈利水平。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基于对海德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其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为更好地促进海德股份持续高质量发展,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为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海德股份董监高及员工和控股股东及所属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增持,并已按照公开披露的增持计划完成增持,增持主体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3,328,300股,累计增持金额人民币59,280,483元(其中港币已根据成交时的实际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其中,公司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10人,增持股份金额7,799,722元;公司其他员工共45人,增持股份金额9,437,421元;公司控股股东及所属其他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共220人,增持股份金额42,043,340元。本次增持超过增持计划金额下限,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成。上述事项详见公司2023年1月31日、2月22日、3月14日披露的《关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员工和控股股东及所属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计划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3号)、《关于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计划时间过半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3-004号)、《关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员工和控股股东及所属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已完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06号)。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二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证券代码:000567           证券简称:海德股份         公告编号:2024-008号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十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公司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公司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验证,此议案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公司主要会计政策

  1、公司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

  2、公司下属子公司海南海德投资有限公司、海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含杭州华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华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经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渡壹号私募创投基金)、海德资本(香港)有限公司、北京彩虹甜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山西海德实业有限公司、山东海德经远实业有限公司、西藏峻丰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西藏桂清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海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济南海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南京海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3年末财务状况、2023年度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纳入公司合并报表。在合并过程中,公司内部的所有重大往来及交易均已抵销。

  3、公司主要税项:主要增值税按销售收入的9%、6%抵扣进项税后计缴,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25%、16.5%、15%、9%、8.25%计缴。

  4、利润分配,公司净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按董事会提出的利润分配预案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向股东分配股利。

  二、公司资产情况

  截止2023年度末,公司拥有资产总额9,475,752,069.82元,比上年度末7,941,768,258.98元增加1,533,983,810.8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5,464,327,682.16元,比上年度末5,154,982,290.88元,增加309,345,391.28元。

  三、主要经济指标

  1、2023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1,229,643,410.55元,实现利润总额981,929,639.86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79,925,242.18元。

  2、2023年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278,111,575.57元。

  3、主要财务指标

  ■

  特此公告。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证券代码:000567           证券简称:海德股份         公告编号:2024-006号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23年,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海德股份”)董事会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有关规定,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强化公司治理内生动力、科学决策、勤勉履责,有效地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公司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现将公司董事会2023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经营情况简要回顾

  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同时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不足的压力。此背景下,在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全体上下围绕发展战略和2023年主要目标,持续巩固在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竞争优势,加大个贷不良业务和机构困境资产管理业务的拓展,践行轻资产运营模式,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公司期末总资产约94.76亿元,比上年期末增长19.32%;实现营业收入为12.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6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8.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68%。

  二、董事会履职和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议情况

  (一)董事会履职情况

  公司董事会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运作规范、有效,决策科学、合理。公司董事会的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要求,公司全体董事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主动关注公司经营管理信息、财务状况、重大事项等,对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均深入研究,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建言献策,做出决策时充分考虑中小股东的利益和诉求,报告期内,公司董事未对董事会审议的议案及其相关事项提出异议。

  (二)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会议召开情况

  2023年,董事会共召开5次会议,股东大会共召开3次会议,会议召开程序合法合规,所做的决议合法有效。全体董事均能够按时出席会议或按规定履行委托手续,忠实、勤勉地履行所承担的职责,不存在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或缺席的情况。

  (三)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3次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表决相结合的方式,依法对公司相关事项作出决策,所作的决议合法有效。公司董事会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了股东大会决议和股东大会的授权事项,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利益。

  (四)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履职情况

  报告期内,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共召开了4次会议,各委员会职责分工明确,运作情况良好。

  1.风险管理和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

  2023年,风险管理和审计委员会根据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以及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和审计委员会有关制度的规定,本着勤勉尽责的原则,共召开3次会议,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全面、严格审阅,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对公司财务规范、内审工作等重大事项进行有效指导和监督,切实履行了委员会的职责。

  2.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履职情况

  2023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按照《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认真履行职责,共召开1次会议,对本报告期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事项进行了审核。

  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勤勉尽责,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为董事会决策提供了良好支持。

  (五)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情况

  公司独立董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恪尽职守、勤勉尽责,积极出席公司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认真审议每项议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对报告期内公司重要经营事项、聘请年度审计机构及关联交易等事项发表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意见,为董事会科学、客观地决策及公司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切实维护了公司的整体利益,保障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报告期内,公司三名独立董事对公司董事会的议案及公司其他事项均无异议。

  三、公司法人治理情况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坚持规范运作,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利益。报告期内,公司“三会”运作规范,建立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民主、透明;管理层职责明确,制衡监督机制有效运作,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健全;公司在组织控制、业务控制、风险控制、信息控制、会计管理控制、预算控制等方面均建立了相关制度规范。2023年,公司结合上市公司监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最新修订情况及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章程》《公司证券投资管理制度》《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公司委托理财管理制度》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为公司依法合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完整、合理、有效,能够适应公司现行管理要求和发展的需要。

  四、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公司已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五、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董事会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地完成各项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的信息披露工作,并通过保证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及透明度有效维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同时,公司及时登记并报备了各类重大事项的内幕信息知情人信息,督促并约束相关人士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公司高度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投资者咨询热线、公司邮箱等途径与投资者保持互动,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业绩和价值,便于广大投资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切实保障投资者的知悉权。

  2023年,公司获得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成长百强奖”、全景网“投资者关系金奖-最佳机构沟通奖”、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2年报业绩说明会优秀实践”、水晶球“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

  六、董事会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董事会将继续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发挥公司治理的核心作用,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公司发展全局,高效决策重大事项,贯彻落实股东大会决议,确保经营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扎实做好董事会日常工作,积极履行各项职责,从根本上维护股东利益。

  (一)把握时代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致力于成长为以“大数据+AI技术”为支撑的科技型困境资产管理公司,更加专注在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精耕细作,将在能源类和上市公司类困境资产项目上加大布局,在个贷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上重点打造轻资产运营模式,提升受托处置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三个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快速做大管理资产规模,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公司持续打造为困境资产管理领域的龙头企业。

  (二)不断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筑牢发展基础

  董事会将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合规管理水平,重点关注每季度的内审工作报告,保障公司合规运作。同时,密切关注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加强风险研判,督导经营管理层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健全优化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三)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针对监管机构出台的新政策、新制度、新规定,董事会将及时学习并贯彻落实,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同时将继续以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为准绳,确保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规范、高效运作和审慎、科学决策,推动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提高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四)持续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展现良好市场形象

  董事会将继续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公司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断提升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及时性。同时重点关注资本市场以及投资者的需求,加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多渠道、多层次沟通交流,充分展现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加深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

  2024年,公司董事会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的要求,认真自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促进公司规范运作,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公司规章制度,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切实保障全体股东与公司利益。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证券代码:000567           证券简称:海德股份         公告编号:2024-007号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23年度,公司监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监事会议事规则》等相关要求,本着恪尽职守、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较好地保障了股东权益、公司利益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公司监事对公司生产经营、重大事项、财务状况以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行使了监督权,独立发表意见,促进了公司规范运作。现将公司监事会在本年度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报告期内监事会的会议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共召开了三次会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3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如下议案:

  1.《公司2022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公司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3.《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4.《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预案》

  5.《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及摘要》

  6.《关于聘请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

  7.《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

  8.《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会议决议公告刊登于2023年4月26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二)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8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会议决议公告刊登于2023年8月16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三)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3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二、监事会对公司依法运作情况的独立意见

  (一)公司依法运作情况

  报告期,公司监事会成员列席了公司召开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对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召开程序、决议事项、决议程序、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公司董事、经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情况及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了监督。

  公司监事会认为,公司董事会能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等的规定规范运作,认真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决策程序科学、合法。公司本着审慎经营的态度,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较完善的经营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的制衡机制。公司董事、经理人员等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公司职务时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及股东权益。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未发现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有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二)检查公司财务情况

  报告期,公司监事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及公司重要经营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监督检查,并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同时对财务管理、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未发现任何违规行为。公司监事会认为,公司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建有独立的财务账册进行独立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客观、公正的。

  (三)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公司监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进行了审核,认为:报告期内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其他相关文件要求,自我评价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符合公司内部控制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是客观、准确的。

  (四)股东大会执行情况

  公司监事会成员出席了公司股东大会会议,对公司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各项报告和提案内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公司监事会对股东大会的决议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认为公司董事会能够认真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

  三、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重点

  2024年,公司监事会仍然主要围绕促进规范运作、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1.督促公司规范运作,按时出席公司股东大会,积极列席公司董事会,对上述会议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2.按照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依规召开公司监事会,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充分讨论后形成决议。加强监事会的职能建设,不断改进监事会的监督方式方法,加强与公司其他监督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增强监督力度。

  3.对董事会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监  事  会

  二○二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证券代码:000567                证券简称:海德股份                公告编号:2024-012号

  海南海德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下转B060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