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002536 证券简称:飞龙股份 公告编号:2024-032
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部分赎回并再次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龙股份”或“公司”)于2023年10月1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为提高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和公司及子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同意公司及子公司河南飞龙(芜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龙芜湖”)和郑州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龙郑州”)使用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含本数)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过1.1亿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上述额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前述额度和期限范围内可循环滚动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到期后将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10月18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96)等相关公告。

  一、本次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部分赎回的情况

  2024年4月17日,飞龙芜湖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合计11,093.86万元人民币购买郑州银行西峡支行的协定存款(活期存款);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18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披露的《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29)。

  因公司资金调度,飞龙芜湖近日收回6,000万协定存款(活期存款),剩余协定存款(活期存款)5,093.86万元。

  上述现金管理产品赎回具体情况如下:

  ■

  二、公司本次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

  ■

  注: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现金管理的期限至2024年10月17日,上述部分现金管理实际到期日超出董事会审议期限,公司将在10月17日前赎回或提前召开董事会审议。

  三、投资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投资风险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现金管理产品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产品。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公司将采取如下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按照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现金管理产品购买的审批和执行程序,有效开展和规范运行现金管理产品购买事宜,确保募集资金安全。

  2、公司将严格遵守审慎投资原则筛选投资对象,主要选择信誉好、规模大、有能力保障资金安全的发行主体所发行的产品。

  3、公司财务部相关人员将及时分析和跟踪现金管理产品投向、项目进展情况,如评估发现存在可能影响公司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将及时采取相应保全措施,控制风险。

  4、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审计。

  5、公司将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四、对公司的影响

  飞龙芜湖、飞龙郑州本次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公司募投项目所需资金以及募集资金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会影响日常经营和募投项目建设正常开展,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况,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的正常进行,不影响公司资金正常周转需要,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投资效益,能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水平,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五、公司此前12个月内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理财情况

  ■

  注:上述协定存款为活期存款,公司可随时将现金管理的资金归还募集资金专户用以募投项目支出,不会影响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六、备查文件

  1、《郑州银行协定存款协议》;

  2、《现金管理赎回银行回单》;

  3、《现金管理资金汇入回单》。

  特此公告。

  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4年4月25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