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0308           证券简称:中际旭创         公告编号:2024-022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专户所持股份后的786,360,25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以及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服务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无线网络、电信传输和固网接入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并推动产品向高速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100G、200G、400G、800G和1.6T的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应用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固网FTTX光纤接入的光器件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保持了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

  (一)主要产品

  ■

  ■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的高速光通信模块产品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器件、集成电路芯片以及结构件等,高速光模块产品生产的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力。为保证生产光通信模块的质量,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及采购控制程序。具体来说,供应商的选择包括新供应商遴选、合格供应商的管理两个方面,采购控制程序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跟踪以及验收入库等主要流程。

  2、生产模式

  光通信模块作为非终端产品,主要为下游客户提供零件,产品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对于下游客户的某些定制化要求,公司也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及制造。在生产模式上,公司主要是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会根据下游客户的订单由计划部门做出安排,主要的生产流程包括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调整及追踪、物料追踪等。

  3、销售模式

  高速光通信模块产品技术集成度较高,作为下游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对下游产品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下游客户往往倾向于与上游厂商建立直接、稳定的合作关系。销售模式包括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但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即直接面向下游客户进行技术和产品推介、签订合同并交付、提供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在客户开拓上,作为供应商,苏州旭创通常需要通过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和产品代码认证程序,即公司满足相应的资质认证、客户的实地考察等程序,成为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并在此基础上,使公司的相应产品获得客户的产品代码认证。公司的光模块产品以技术优良、性能稳定、供应可靠等特性获得了下游客户的认可,与全球领先的云数据中心客户和国内外主流通信设备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部门主要分为光电技术部、产品开发部、增值工程部、项目运营部和综合管理部,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研究组/工作室,共同构建了完善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线,为公司提供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研发部门以良好的待遇和优质的条件吸引人才进行新技术的共同研发,并通过参加委外培训、学历教育等培训工作,提升了公司的管理、销售、工艺技术及产品研发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知识素养。在公司爱才、培才、用才的用人机制激励下,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能被充分激发。他们通过自主研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改进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满足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各类产品生产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为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避免技术流失,公司采取了严密的技术保护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18亿元,同比增长11.16%;实现营业利润24.94亿元,同比增加8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4亿元,同比增加7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24亿元,同比增加104.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97亿元,同比减少22.53%。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200.07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加20.84%;总负债52.32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长16.58%;净资产147.74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加22.42%;资产负债率26.15%。

  报告期内,得益于800G/4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的逐渐增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以及持续的降本增效,公司产品毛利率、净利润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募集资金建设项目“苏州旭创光模块业务总部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的进展,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了公司高端产品产能,为保障客户在高端光模块技术迭代和规模上量、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推出了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本期可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614,700股,预留部分本期可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49,750股,上述股份均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公司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合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800万股,约占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00%,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

  四、重要事项

  不适用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 圣

  2024年04月22日

  证券代码:300308     证券简称:中际旭创    公告编号:2024-029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际旭创”)于2024年4月1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为使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于2024年4月22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请投资者注意查阅。

  特此公告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04月22日

  证券代码:300308     证券简称:中际旭创    公告编号:2024-028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报告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际旭创”)于2024年4月1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为使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公司2023年度报告及摘要全文于2024年4月22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请投资者注意查阅。

  特此公告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04月22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