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 本报评论员

  ● 本报评论员

  

  作为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蓝图绘就,催人奋进。“1+N”政策体系一体推进、系统落实,势必有力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激发资本市场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强国建设的效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资本市场要与金融强国相匹配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也肩负新使命新任务,需有效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入口与出口、投资与融资等关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真正成为社会预期“温度计”、科技创新“加速器”、居民财富“蓄水池”。 

  守牢安全底线,增加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此次意见提出“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表述上增加了“安全”一词并将其置于首位,释放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强烈信号。此次意见也充分体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特别是针对去年8月以来股市波动暴露出来的制度机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长短相济综合措施。这主要体现在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机制建设;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落到实处,建立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完善对可能引发市场异动的交易行为的监管等。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是进的基础。可以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将是监管部门的一项长期基本职责,有利于稳市场稳信心的政策也会“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