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制度包容性 并购重组政策料加码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并购重组正在成为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路径。截至3月24日,今年已有76家公司更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情况,远超去年同期27家水平。

  据悉,监管部门将提高对重组估值的包容性,支持交易双方在市场化协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交易作价等,更多支持并购重组的市场化举措有望加码。

  市场人士预期,在IPO节奏放缓背景下,并购重组制度包容性将进一步提升。未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接过资本市场提质增效“接力棒”,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主渠道作用,提振市场活力,助力提升A股投资价值。

  产业并购渐成主流

  眼下,收购与上市公司能够产生业务协同效益的标的资产已成为市场共识,产业并购逐渐成为并购市场的主流。

  从披露方案来看,披露横向整合、垂直整合、行业整合占比较多。跨界并购、买壳上市监管趋严,尤其是买壳上市被否情况不时出现。

  “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深耕产业链上下游,围绕主业开展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逻辑特征正逐步确立,盲目跨界情况不断得到修正,市场对并购重组的认识更为成熟。”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说。

  从具体产业看,今年以来,国内医药产业并购热潮掀起。例如,迈瑞医疗以66.5亿元的价格收购科创板电生理第一股惠泰医疗24.61%的股份,实现对其控制权,成为科创板首单“A收A”;再如,北陆药业公告,拟收购承德天原药业有限公司80%的股权,获得目标公司在中成药领域拥有的多款优势产品,对公司现有的产品管线形成有力补充。此外,A股市场上,还涌现出新天药业拟收购汇伦医药等一批医药类产业并购典型案例,拉动市场迎来一轮并购重组小高潮。

  “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可补足公司产业链、延伸上下游产业,不断促进主营业务与新兴科学技术手段、业务模式、应用场景等的融合,促进业务转型升级,拓宽业务‘护城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称,未来上市公司将更加重视潜在的标的公司与自身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创造更大价值、提升竞争力。(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