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21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育林:
金融血脉滋养实体经济 信贷支持跑出“四川速度”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编者按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需要以强监管严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以有效风险防控筑牢金融安全底线,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中国证券报今起推出“一线监管谈金融强国”系列报道,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优服务,专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展现有地方特色的监管实践,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助力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四川省48万多平方千米土地上,这血脉正快速流动、交织成网,滋养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贷款增速居全国前列,重点领域贷款增长迅速,双城经济圈GDP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亮眼成绩的取得有何秘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育林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离不开不断优化的金融体系对发展的支撑。四川省正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聚焦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促发展 信贷投放实现扩面增量

  2023年,四川省贷款增速居全国前列,截至年末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4.56%。贷款增长快,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体经济有活力、经营主体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也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

  陈育林介绍,四川省推出了有关再贷款、政银合作贷款、降低融资成本等具体激励措施,大力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开展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破解行动,扩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区域,有力撬动银行业信贷投放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刺激信贷需求。

  从结构看,2023年,四川监管局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产业提质、产业绿色发展都卓有成效。陈育林介绍,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9%,六大优势产业相关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20%;全年累计信贷支持超1.8万户科技型企业,贷款金额增长18.32%;绿色融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近40%。

  陈育林认为,卓有成效背后的秘诀是四川监管局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抓手,大力推动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们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专项指导意见,服务产业集群加快壮大,配合实施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联合开展‘天府科金汇’系列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实施金融赋能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主引擎‘融雪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科技金融专业机构监管办法、提出‘六专’机制,逐步形成了信息畅通、服务齐全、运转有序的科技金融体系。”他说。

  同时,陈育林表示,四川监管局还以助推区域发展见势成效为目标,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服务;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补短板提质效为途径,扎实发展普惠金融。

  “辖内超九成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同业及重点企业开展了对接。我们还鼓励保险机构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支撑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达到99.55%。”陈育林介绍,四川监管局先后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天府粮仓”等开展调研,出台20余项专门文件,点对点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超300家次。去年四川省小微企业、涉农、脱贫县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信贷增速创下近年新高。(下转A0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