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成为今年财政政策的新亮点。专家认为,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增强对长期限项目的保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央地债务结构,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主要体现。
发行期限明显延长
历史上看,我国曾在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特别国债,均对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较而言,今年起即将发行的国债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这意味着本轮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将明显延长。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马光荣介绍,在债券市场上超长期的定义是10年以上,但对国债而言,预计此次一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可能达到30年甚至50年。
“为更好匹配项目融资需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此轮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将明显延长,重大项目或搭配30年、50年期限的特别国债。”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分析,期限拉长有利于增强对长期限项目的保障能力。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向也备受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日前表示,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抓重点强监管
当前,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具体方案尚未出炉。郑栅洁介绍,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下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