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监会:促进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
监管举措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量化交易即将迎来更加系统性、针对性的监管举措。沪深交易所20日发文透露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之后,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下阶段出台的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并充分加强跟市场各类投资者沟通交流,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促进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出台的量化交易监管举措,直击市场痛点,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对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有积极意义。

  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证监会一直非常重视量化交易的发展和监管工作,包括将量化交易纳入证券法规制范围、建立头部量化机构的数据采集机制、加强量化交易监测分析、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加强私募融券监管等。”上述人士表示。

  2023年9月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程序化交易报告与管理制度。两则通知自2023年10月9日起同步施行。

  “报告制度平稳落地,各方报告的质量总体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量化交易监管提供了基础。”上述人士表示。

  “下阶段出台的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并充分加强跟市场各类投资者沟通交流,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促进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稳定运行。”上述人士介绍。

  突出以投资者为本

  沪深交易所提出,量化交易监管举措包括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加强量化交易行情授权管理,健全差异化收费机制;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加强对杠杆类量化产品的监测与规制,强化期现货联动监管等。

  业内人士认为,量化交易相关监管举措有较强针对性,突出强调以投资者为本。比如,要求“先报告、后交易”,有助于进一步准确识别量化交易;针对量化交易的信息优势,明确加强行情授权管理;针对近期量化交易在小市值股票的交易情况,明确加强杠杆类产品的监测与规制,防止短时间内出现踩踏等。

  20日,沪深交易所对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异常交易开出罚单,对其实施暂停或限制交易措施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

  “此次对宁波灵均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正是监管部门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监管的体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相关举措也是呵护市场的体现。

  沪深交易所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国际监管实践,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

  并非“一棒子”打死

  当前针对量化监管的市场讨论很多。不少观点认为,量化交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对市场影响较大。(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