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亿之城”点亮中国经济热力图

  (上接A01版)并以绿色低碳为引领,清洁能源规模加快壮大;合肥去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从比亚迪全面投产,到德国大众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成功落地、合肥产大众首款车出口欧洲,已形成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并驾齐驱的新格局……

  浙江省投融资协会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专委会副主任杨扬说,常州是通过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最好样本之一。

  ——向“新”而行,开出新质生产力之花。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成为多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共识,科技进步贡献率也不负众望,节节攀升。2023年,杭州与阿里巴巴、吉利、网易、新华三等大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龙头”引领数字经济跃升提质。2023年杭州预计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武汉经济含“新”量同样持续提升:2023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总量达1.45万家,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300家、经营主体超过206万户。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各地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诸多有利政策支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借力资本市场,高效匹配金融资源与实体发展。

  常州新增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6只,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分别提升至92.1%和47.0%,新增上市企业8家,累计达96家;科创板功能进一步提升,上海上市公司首发募资额、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新增上市公司及股权融资有利于地方更好匹配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市场与企业高效对接。

  育强“领头雁”

  锻造“生力军”

  “万亿之城是引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低碳绿色发展、高水平开放发展,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城市队伍。”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说。

  2024年,万亿之城奋力拼经济的画卷已徐徐展开。从已公布城市的经济增长目标看,郑州目标设置最高,为增长7%左右。6%成为一个关键数字:常州、长沙都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在6%以上,武汉设在6%,重庆、合肥、福州、宁波、成都、西安6个城市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在6%左右……

  当前,万亿城市分布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部分产业存在重复配置、过量配置,在跨越万亿城市门槛之后,旧的比较优势可能消失,新的比较优势尚待挖掘。

  广州提出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庆表示,实施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发展行动;合肥提出争创国家产业先导区……多地在抓传统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韩健表示,要持续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创新、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多地“摩拳擦掌”,力争成为下一个“万亿之城”。唐山、徐州、大连、温州,一直都是万亿之城后备军的热门选手。唐山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朝着万亿城市的目标加速迈进;温州表示,2024年是冲刺万亿级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双万”城市的重要一年。此外,大连明确,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万亿元;徐州提出力争到2025年迈上万亿级GDP总量……

  城市的活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万亿城市再扩围、新出发,中国经济将在乘风破浪中笃定信心,行稳致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