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亿之城”
点亮中国经济热力图
● 本报记者 连润 欧阳剑环 实习生 熊彦莎

  ● 本报记者 连润 欧阳剑环 实习生 熊彦莎

  

  随着“万亿之城”2023年经济年报陆续揭晓,“2”这个数字成为最大亮点:常州、烟台相继官宣GDP突破万亿元,万亿之城新增两座;武汉、杭州经济总量跨过2万亿元大关,两座万亿之城实力又上新台阶;广州、重庆双双晋级“3万亿元俱乐部”,推动“3万亿”成为新标杆……

  不负众望、不负期盼,2023年“万亿之城”勇担重任。筑牢产业之本,培育上市企业,增强发展动能,2024年这些“万亿之地”将继续点亮中国经济热力图。

  26座 万亿之城再扩围

  常州比亚迪工厂内,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上下挥舞;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人在车间忙碌;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桥面钢梁和斜拉索正在架设中……

  地理图形酷似振翅欲飞蝴蝶的常州,在2023年迎来“蝶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

  “这是不负众望的一年,我们在承压前行中彰显韧劲,奋力托举万亿之城的‘质’与‘量’,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跨越。”常州市市长盛蕾表示。

  另一个“后起之秀”城市——烟台,成为继青岛、济南之后山东经济的“第三极”,昂首挺进万亿元级城市行列。

  “烟台的晋级意义重大。”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说,烟台成为北方地区最强的地级市,或许将带动北方更多地级市的崛起。

  两个新晋万亿之城分别落在江苏、山东。至此,26座万亿之城,有19座在东部。

  见微知著,东部万亿之城活力可见一斑: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三名;广州重回全国第四城、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杭州实现从“1万亿方阵”到“2万亿方阵”的大跨越;宁波、青岛、无锡、济南、南通2023年经济增速跑赢全国GDP增速……

  而在中部,武汉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已重回经济发展“主赛道”,经济总量在2023年跨过2万亿元大关,成为中部地区首座GDP超过2万亿元的城市;郑州2023年经济增速达7.4%,在26座万亿城市中领跑。

  再看西部,成渝“双城记”好戏连连:202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除“北上广深”外的第五座,也是中西部地区首座3万亿元城市;成都在2022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后,2023年继续实现6%的经济增速。另外,作为西北地区的唯一代表,西安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经济增速与全国GDP增速持平。

  迈上新台阶,何以能

  26座城市何以成为万亿之城、并不断迈上新台阶?

  ——实体立市,打造制造业集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释放增长潜力。

  常州新能源之都澎湃起势,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00亿元,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烟台先进制造业持续做强,九大制造业产值突破9000亿元,(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