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按下“加速键”

  (上接A01版)百川智能发布超千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 3……进入2024年,人工智能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大模型产品琳琅满目。

  有专家断言,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最大变量,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医疗问诊、教育辅导、金融服务等领域大放异彩,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希望与百度共同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潜力,合力推动科技与产业进步。”百度首席执行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表示。

  不同于ChatGPT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国内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在垂直/行业大模型的开发上,向内提质增效,向外赋能产业。中国联通非常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内部,公司网络AI应用已上线超百款,全国集约化AI客服系统智能服务占比超80%,年均节约成本近亿元;在外部,面向行业应用,覆盖11个重点行业、30余个典型场景,带动收入数十亿元。

  与此同时,作为算力底座的国产芯片领域加快技术变革。“利用混合异构技术,可以将不同芯片放在一起训练同一个大模型,可以在同一个数据中心把各种算力资源进行灵活组合训练大模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林咏华表示,通过提升混合异构能力,国内数据中心有望逐步过渡到以国产芯片为主。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尖端技术正对生产要素进行变革、重组,培育新质生产力刻不容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表示,新质生产力建立在颠覆性技术创新基础之上,加快发展具有高产业附加值的未来产业,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持和根本保障。要立足技术自主创新,在新赛道上实现超车。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补链强链筑牢产业根基

  “现在,公司对产业链本地化这件事愈加重视。一是考虑供应安全需要,不仅考虑一级材料供应商的安全性,还要考虑更上游的供应商;二是考虑降本增效需要,一旦设备与材料全面本地化,产品将更具竞争优势。”国内OLED龙头企业维信诺的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2月,维信诺ViP AMOLED量产项目首片模组成功点亮。此举意义重大深远,不仅有望帮助国内面板厂摆脱高度依赖进口精细金属掩膜版的局面,而且国内面板厂料引领全尺寸AMOLED主流技术,实现全尺寸终端产品覆盖。

  “支持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近日表示,要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记者走访一家京津冀地区半导体设备公司时了解到,为拧成一股绳加速技术攻关,其组建了“IC联创”机制,而且在办公大楼特别开辟一层,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人员共同办公。

  近年来,实现国产化愈发掷地有声。“以前一提国产设备,下游芯片制造厂看都不看。现在,他们会主动关心有没有国产设备供应商,态度转变很大。”一位半导体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主可控已是产业共识。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说:“公司基于‘四个自主’,即自主的数字地球理论、自主的空间基础设施、自主的数字地球软件、自主的IT基础设施,打造了以先进计算驱动的数字地球。”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截至2023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5万件,同比增长22.4%,成为世界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中国联通是国资委授予的“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公司将聚焦‘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以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等为纽带,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向纵深发展。”中国联通上述负责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