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亮剑” 减持新规显威力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开年以来,多地证监局披露了对十余家上市公司股东或高管涉违规减持的行政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决定。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不断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打击力度,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严打违规减持

  近期,多地证监局对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行为“亮剑”。

  江苏证监局1月19日发布对华达科技及其持股5%以上的股东陈竞宏、董秘齐靖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江苏证监局认为,陈竞宏在持股比例变动达到1%的次日,未及时通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导致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齐靖作为公司董秘,未能勤勉尽责,对未及时披露陈竞宏权益变动情况负有直接责任。

  在着重关注股东减持后行为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加大对上市公司股东超比例减持现象的查处。部分股东、高管主动承诺回购违规减持股份,并将所得收益全部上缴归上市公司所有。

  万业企业2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股东三林万业就违规减持致歉,并承诺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以自有资金尽快购回超过5%权益变动时未及时公告减持的0.57%公司股份,并承诺将其超比例减持的股份收益全部上缴归公司所有。

  “短期看,严打违规减持可缓解集中抛售压力,引导市场恢复供需平衡,提振投资者信心;中长期看,可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促进公司更加重视主营业务的长期发展,倒逼上市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和回报股东意识,有助于引导价值投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说。

  重要股东承诺不减持增多

  除加大对违规减持打击力度外,减持新规还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近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减持股份案例逐渐增多。(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