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提升启新程 国资央企激荡新气象

  (上接A01版)矿产资源、生态环保、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再到14组23家央企分两批进行了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签约……央企批量化整合成为改革新趋势。

  “国资监管机构组织专业化整合项目的集中签约,既包括央企之间的资源整合,也包括央地之间的整合。”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研究专家郝慧慧说,批量整合项目的发布,进一步加快了国资央企整合的步伐。

  对于下一阶段的央企整合重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公布了路线图:加快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检验检测等关键领域整合重组,加大新能源、矿产资源、主干管网、港口码头等领域专业化整合力度,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放眼全国,地方国企重组整合大动作不断。在海口,新组建的6家市属国有企业集体揭牌;在江苏,以苏豪控股集团为基础的商贸企业整合正在推进;在贵州,贵州习酒集团、贵州能源集团、贵州民航集团、贵州建投集团组建顺利完成……一批地方领军企业加快涌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进一步深化专业化整合,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大趋势。

  “下一步,要聚焦横向合并,通过专业化整合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聚焦纵向联合,通过专业化整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聚焦创新攻坚,通过专业化整合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引擎。聚焦内部协同,通过专业化整合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根基。”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

  业内专家认为,重组整合将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的重头戏,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并购重组相关业务占比将加快提升。

  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

  “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火箭燃料贮箱制造攻克国际性难题、高性能液体橡胶首次实现国产化……近期,央企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创造了多个“我国首次”和“纪录之最”。

  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将科技创新摆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优先位置,国资央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一方面,加大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晓云介绍,在算力芯片方面,中国移动重点攻关国产智算生态在卡间互联、机间互联和跨硬件架构等三大领域的堵点,同时积极布局算力换道技术;在算力网络方面,积极布局下一代光通信,丰富算网一体产业生态。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研发费用为151.01亿元,同比增长28.90%。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2023年前6个月,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同期,地方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20.5%。

  另一方面,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发展新动能。如中国五矿探索“事业合伙人制”产研模式,建立科研人员与科研项目风险收益绑定机制。

  “国企改革强调满足‘国之所需’,将更多着力于布局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创新和改革。未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关部门将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提高科研转化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打造一批科技领域全球领军企业。”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说。

  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国资央企正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强化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能。11月13日,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物流装备科技企业中邮科技登陆科创板,成为今年以来在科创板上市第14家的央国企。目前,科创板央国企数量增至56家。

  “央企借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一方面要调整募集资金使用结构,将更多募集资金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创新支持工具与政策,将更多技术密集型资产特别是科改示范企业推向资本市场,用好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被誉为科创板“后备军”的科改示范企业正进一步扩围深化。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科改企业”数量为664家。周丽莎认为,未来“科改示范企业”等纳入改革试点和改革专项工程的重点企业,将通过上市尤其是科创板上市,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深水行舟不松篙。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加快部署和落地实施,国资央企正不断激荡新气象,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红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