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中国经济印象:展韧性 显活力 蓄动能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连润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稳经济”“强信心”“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本报今起推出“年终报道”,盘点2023年经济亮点,展望2024年经济新面貌和资本市场新机遇。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连润

  

  2023年中国经济备感艰辛与不易: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经济运行逐步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展现出巨大韧性和潜力。

  展望前程,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山长水阔不辞其远,风摧雨折不改其志。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将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前行。

  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临近年末,温州市双峰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方存正在盘点今年公司销售情况。“我们的销售额总体比较稳,一季度同比增长3.5%,二季度同比增长7.3%,三季度同比增长5%。”他说。

  见微知著。“稳”成为双峰制冷的关键词,亦如今年的中国经济: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

  “纵观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最大特征是‘稳’,坚持稳中求进,才能行稳致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

  环顾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激化增多,美欧紧缩效应持续显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际贸易增长乏力……

  观察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债务拉动经济增长的效能降低……

  直面困难挑战,紧抓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举措持续发力显效,促进内需潜力加快释放,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11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有效对冲外需收缩压力。进入四季度,进出口总值连续两月实现同比增长,(下转A04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