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0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田园到餐桌 绿色农业“链”通全球
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及产品
● 本报记者 段芳媛 见习记者 杨梓岩

  12月1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继续举行。作为链博会五大展区之一,绿色农业链深受观众欢迎。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绿色农业链展区汇聚了65家企业,聚焦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及产品,重点展示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产品服务。从农作物的育种、种植、施肥到农产品包装、冷链物流,绿色农业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本报记者 段芳媛

  见习记者 杨梓岩

  创新农业产业链

  无论是米面粮油还是水果蔬菜,优质农产品的绿色密码蕴藏在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当中。

  在隆平高科展区,记者看到,各种作物种子构成一面五颜六色的展示墙,“中国人自己的好种子”字样十分醒目,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拍照。

  隆平高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公司建立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实现了一大批高产、优质、绿色的突破性品种选育,每年在全球的良种推广种植面积近1.8亿亩,其中杂交水稻4500万亩,杂交玉米1.25亿亩。

  科研育种连接着产品创新。中国中化成员企业先正达集团展示了优质蜜瓜、南瓜等产品成果。其中,利用中国种质资源优势培育的具有高产、节水、早熟特点的水稻,已推广到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我们聚焦产品创新链,依托全球创新资源为世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刘红生表示。

  肥料绿色转型是绿色农业链的重要一环。在本次展会上,云天化集团董事长刘和兴表示,集团将做好肥料“保供稳价”,持续推动肥料绿色转型,推广科学施肥、精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土壤健康。

  在和力智能展区,记者发现一座“移动工厂”。展区负责人介绍,和力智能低温高效提取成套装备是一个服务于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的高技术移动智能工厂,可快速机动到产地,进行高效提取作业,保留新鲜农产品的营养成份。

  “比如,枸杞成熟时,我们的移动工厂可以直达田间地头,在果实最新鲜时提取其营养物质并加以保存。”展区负责人表示,产地加工还能缓解新鲜农产品运输难、储藏难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表示,通过农业传感器、农业农村大数据技术、农业智能化装备等,把生产环节有机衔接成一个完整链条,实现无人化和少人化,进而实现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汇聚全球农产品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农产品交易流通标准化、数字化实践探索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以深圳为例,深圳农产品自给率低,农产品依赖异地调运。而生鲜农产品保质期短,运输周期过长一方面会增加损耗,另一方面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口感。在链博会现场,深农集团展示了“一基地一园一中心”“交易交付中心分离”等创新模式。

  深农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重点建设“深农农场”,实现了土地流转、蔬菜标准、采配农资、包装规格、蔬菜品牌、配送运输、集中竞价交易的统一。同时,与顺丰等物流头部企业合作,深农标准转运箱快速通过分拨转运,缩短近一半农产品运输周期,大幅提升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

  绿色农业链通达全球,让全球农产品汇聚中国,同时让中国农产品享誉世界。

  记者在链博会现场看到,南非的红酒、肯尼亚的咖啡、马来西亚的热带水果、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汇聚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展区,吸引众多观众排队品尝。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将进一步引入更多产品。

  在星巴克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云南的咖啡豆越来越好,星巴克臻选系列产品采用了高品质的云南咖啡豆。

  据了解,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目前已有超过3万名咖农接受了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表示:“中国咖啡市场蕴藏无限可能,我们长期看好并投资中国市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