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监管 防风险 优服务
上交所打造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良性生态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蹄疾步稳,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应有之义。只有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才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才能使得资本市场持续“欣欣向荣”。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仅需要上市公司修炼“内功”,也需要监管坚守主责主业,把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沪市为例,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自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三年以来,上交所积极发挥一线监管功能,多措并举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同时服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工具“强身健体”,为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构建良性市场生态。

  铁拳出击:让监管长出“牙齿”

  11月17日晚,证监会、上交所、湖北证监局协同出手,对超卓航科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违规、信息披露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及时予以监管措施。

  此前,超卓航科公告,其5995万元募集资金被划转。当日,上交所即向公司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披露划转过程等。随后,超卓航科披露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其募集资金“不翼而飞”的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这是监管部门积极发挥一线监管功能的体现。”某资深市场人士表示,这也反映了当前对于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快速查处、严肃问责的监管导向。

  近年来,为做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项系统工程,上交所强化监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惩处功能,综合事中监管、事后问责多维度手段,从严整治市场乱象,抑制资金脱实就虚,引导公司专注主业。

  首先,精准问询异常交易。在日常监管中,上交所紧盯违法违规线索与重大风险苗头,近三年发出各类工作函2800余封。一方面,聚焦异常现金资产交易,严防关联方利用资产交易不当套取上市公司利益;另一方面,做好并购重组稳慎监管,坚决防止借助资本市场无序扩张和违法违规“造富”。 

  其次,对违规减持露头就打。上交所坚持对违规减持的高压态势,尤其紧盯绕道减持、恶意减持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近三年共发出公开谴责19份,通报批评46份。同时,坚决遏制热点炒作,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等渠道的信息发布,严防蹭热点的违规行为。

  最后,密切紧盯募集资金。针对部分公司存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上交所予以严厉打击,并重点关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达产水平,严防募集资金违规使用风险,保障资金落位实处。

  精准拆弹:有效推进风险化解

  持续压降风险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份质押等问题被市场广泛诟病。(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