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开发银行强化职能定位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等丽香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开通后,从昆明到丽江的玉龙雪山,再到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全程只需几个小时。能够为修建这条铁路作出贡献,我们觉得非常开心。”随着丽香铁路正式开启动态验收,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客户一处工作人员李冰倩激动地说。

  丽香铁路正是国家开发银行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推动国家战略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不断强化职能定位,切实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质效,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开发银行高质量发展。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11月9日,随着检测车从丽江站驶出,丽香铁路正式开启动态验收,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基础。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自丽香铁路建设以来,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为项目提供国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9.5亿元。

  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立足职能定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交通强国方面,国家开发银行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发放交通领域贷款超5300亿元,服务铁路、公路、水运、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及配套电网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此外,国家开发银行围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融资引领、带动和保障作用,构建市场化融资模式,大力支持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今年1—9月,国家开发银行向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领域发放贷款超过131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1—9月,国家开发银行向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发放贷款超过3400亿元,为城市交通、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管廊管网、城市有机更新等城市市政及公共设施建设、改造和智慧化升级等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做好融资服务,着力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成本合理、期限匹配、产品适配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首席业务官、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刘培勇向记者表示。

  做好“五篇大文章”

  “我行将配合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优化资金供给,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实际做好‘五篇大文章’,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支持科创方面,开发性金融充分发挥资金期限长等契合创新产业特点的优势,以重点领域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着力点,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贷款。截至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累计发放超2300亿元,支持项目涵盖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及工业自动化、基础材料、新能源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领域。

  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助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多地生态保护区建设;促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等,探索支持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例如,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411亿元,用于大运河生态保护和修复、无锡太湖周边区域土壤修复等。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开发银行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坚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融资引领作用,以资金融通为支撑,助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成为坚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重要金融力量。

  数据显示,国家开发银行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落地实施,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已累计实现合同签约5333亿元等值人民币,累计发放贷款4915亿元等值人民币。

  在专项贷款支持下,一批基础设施、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国家开发银行赋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十年来,在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支持下,印尼雅万高铁、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一期修复、老挝万象至万荣高速公路、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实施。

  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职能定位,配合金融宏观政策实施,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的作用,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