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数据短期波动 货币供应合理适度
●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

  专家表示,7月金融数据偏低,主要是因为透支效应及融资需求推迟释放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不代表宽信用进程发生变化。展望后续,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将视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而相机使用。货币供应合理适度,货币政策也将强化与财政政策等协同发力,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无需过多关注单月波动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继续呈现‘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韧性,企业融资需求较强,而楼市继续走弱,拖累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个人贷款对利率敏感度更强,部分居民可能因利率下行预期而暂缓贷款计划。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为稳定居民端需求,政策层面近期出台一系列促家居、汽车和旅游消费的政策。央行近日明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有助于推动居民端信贷水平稳定。

  也有专家表示,衡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要拉长时间、跨越周期看,不能仅看个别月份的短期信贷波动,应更多重视结构的特点。

  上述专家认为,只要经济发展指标总体稳健,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