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诊断、检测产品等产品金额为9,445.29万元,新能源充电桩产品金额为15,983.70万元,分别较2021年末在手订单增加6,647.20万元、15,983.70万元,2022年末在手订单增长较快。

  公司根据历史销售情况以及与客户的沟通情况进行销售数据预测,再基于销售预测进行备货。公司订单交付及时率高,交货周期短,因此客户一般较少提前较长时间向公司下单,以致销售备货金额高于报告期各期末在手订单金额,具有合理性。

  2、存货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末,公司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产品等产品存货金额为87,130.39万元,较2021年末存货减少11,104.99万元;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存货金额为30,613.38万元,全部为2022年新增存货。公司存货大幅度增长主要系:(1)2022年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实现量产,产品上市后陆续取得了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为应对新能源业务增长需求,公司需要维持较高的产品备货规模;(2)2022年末在手订单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公司对预计在2023年交付的产品进行了备货。2023年1-4月,公司诊断业务主营业务成本3.42亿元;新能源业务主营业务成本0.65亿元,分别占2022年末对应存货比为40%、22%。

  综上所述,2022年末存货增加主要系业务发展备货所致,存货增加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存货跌价测试的具体过程、存货跌价准备新增计提、转回或转销的具体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

  1、公司存货跌价测试的具体过程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确认可变现净值的依据如下:

  (1)报废仓、下市或拟下市机型拟报废的产品或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为零;

  (2)原材料、在产品:依据所生产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扣除必要的加工费、估计的销售费用、税费后的金额为可变现净值,或管理层采用估计的可变现净值等;

  (3)库存商品:依据合同价、期末公司销售价格或估计售价、期末市场销售价格、期后销售价格扣除必要的税费的金额或管理层估计可变现净值等。

  此外,公司还会综合考虑库龄、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对可变现净值的影响,对于库龄较长的存货进一步测算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2、202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2022年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原材料和在产品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材料采购周期一般为2-3个月,且材料入库前均已经品质检验合格、大多数材料为标准件、报告期内周转情况良好、库龄较短、材料积压风险小。2022年公司原材料跌价准备大幅增加,主要系2020年开始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公司增加了部分关键芯片的备货,原材料规模增加。2022年度,由于经济下行等影响,公司销售未及预期增长,此外,为了加强产品竞争优势,公司不断丰富核心产品,在此过程中存在少数停产、下市机型所专门使用的IC芯片、PCBA模组等无法完全消耗,公司对其进行跌价测试,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对于部分报废和出售的原材料,转销对应存货跌价准备。

  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自产或委托加工入库前均已经过合格检验,且处于正常流转过程中,周转速度快,不存在跌价风险。仅极少数返修在产品存在跌价风险并已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产成品

  从产品市场情况来看,公司产品定位美欧市场,以出口为主,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北美、欧洲以及国内市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并且以软件为主,产品技术壁垒较高,毛利率较高,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7.75%;从经营模式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来看,产品从国内和越南生产后,一般通过海运方式发运到美国、欧洲等海外子公司并进行销售,该经营模式导致产品从出厂到国外市场销售一般需要4至5个月时间,需要维持较高的产成品库存规模。公司产成品毛利率较高、生命周期较长,一般不存在跌价风险,仅少数停产、下市机型产品存在跌价风险,公司对其跌价测试,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对于部分报废的产品,转销对应存货跌价准备。

  综上所述,公司已针对各类存货的跌价情况进行了审慎判断,并根据存货跌价计提政策计提了跌价准备。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及产品特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理、充分。

  (三)结合境内外存货存放和盘点的具体情况,说明盘点制度及执行程序的有效性

  公司已制定《存货管理制度》等相关存货管理制度。2022年,对于公司自有仓库,公司仓管部每月对存货进行抽盘,每季度末对存货进行全盘,财务部每季度对存货进行抽盘,确保做到账实相符;对于存放于外协厂商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在公司计划部监督下,外协厂商负责按照公司要求定期盘点,发送盘点报告,公司每年定期至少每季度末对其进行抽查盘点。

  对于年中年末盘点,公司制定了详细的盘点流程,说明如下:

  1、盘点事前准备:公司财务部负责组织存货盘点工作,并在盘点前制定完整的盘点计划,主要包括存货盘点时间、范围、盘点程序以及需重点关注的事项等,具体盘点工作由生产部、销售部、计划部和仓管部等共同参与。

  2、盘点执行过程:公司在盘点时会执行从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的程序,并在盘点结束后进行账实、账账核对工作,确保财务账面信息与实物一致。

  3、盘点结果整理:盘点结束后,公司要求各盘点单位上交“盘点表”并编制盘点差异报告,对于盘点结果与账面记录产生的差异及时查明原因,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及时处理。财务部负责对盘点结果做出书面总结,编制盘点报告,并经仓库主管、计划部经理、工厂厂长、成本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报批。

  2022年末,公司根据存货盘点制度均已实施了全面盘点,盘点结果显示,公司存货账实基本相符,差异极小,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022年末具体盘点情况及盘点结论如下:

  ■

  综上所述,公司存货盘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且得到执行。

  (四)分析存货周转率变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及原因

  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如下:

  ■

  如上表所示,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与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

  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产品从国内和越南生产后,一般通过海运方式发运到美国、欧洲等海外子公司仓库,通常需要1.5至2个月时间;同时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证销售订单及时交付,公司通常需要按未来2至3个月的销售订单量来备货。2022年,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变化的影响,公司产成品规模需要保持4至5个月的销售量水平,加大了产品的备货规模。同时,公司2022年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实现量产,产品上市后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为应对新能源业务增长需求,公司需要维持较高的产品备货规模。上述因素导致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

  保隆科技OEM销售收入占比较高,OEM销售主要执行仓储销售模式,在整车制造商、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附近建立仓储点,根据对方需求情况储备合理的安全库存即可。保隆科技美国子公司为生产、销售型公司,在美国当地有生产中心。以上因素导致保隆科技存货周转率要高于公司。

  万通智控的海外销售占比与公司相比相对较低,主要通过境内公司自营实现对外销售,生产经营周期短,存货周转率高于公司。

  元征科技的海外销售占比与公司相比相对较低,且主要通过境内公司自营实现对外销售,出口销售一般以FOB或CIF形式为主,以货物越过船舷后获得货运提单、同时向海关办理出口申报并经审批同意后即可确认收入,没有公司“海上运输、陆上运输到境外子公司的仓储点、境外子公司向客户发货、客户收货等”诸多环节,故元征科技生产经营周期预计要比公司短2-3个月,存货周转率要高于公司。

  Snap-on存货周转率高于公司,主要系该公司全球化程度较高,在全球多个地方设立了生产制造中心,使得生产更接近目标市场,生产经营周期缩短,存货周转率要高于公司。

  综上所述,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与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差异具有合理性。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了解采购与付款、生产与仓储、存货盘点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获取公司在手订单清单,结合期后销售情况,评价公司存货增加的合理性;

  3、与公司管理层访谈,了解公司产品销售周期、产品市场情况、材料备货周期、业务模式等,考虑其对存货余额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影响是否合理;

  4、与公司财务部访谈,了解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政策,获取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测试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是否合理和准确;

  5、获取公司存货库龄明细表,检查存货库龄划分是否准确,检查是否存在库龄较长、机型陈旧、残次冷背存货;

  6、检查公司期末存货盘点情况,执行存货监盘,查看存货的存放地点、存货状态等;同时对公司期末存货进行实地或视频监盘,对于境外视频监盘部分同时取得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存货监盘报告,监盘结果实物与账面记录不存在重大差异,小额差异公司已做相应的调整,不存在异常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

  年审会计师对境外子公司存货执行监盘的具体过程如下:

  (1) 取得公司的存货盘点计划,与公司人员及组成部分会计师沟通存货监盘安排;

  (2) 取得境外子公司分仓库及库位的存货明细表,抽取拟执行监盘的存货样本;

  (3) 实施监盘程序,由组成部分会计师执行现场监盘,通过视频线上同步参与;由组成部分会计师或盘点人员共享实时定位,以确认地点的准确性;

  (4) 在监盘开始前,实施观察程序,查看公司仓库的整体情况,核实公司所有存货是否均纳入盘点范围,并检查周边是否存在异常的存货堆放情形;

  (5) 在监盘过程中,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同时,对产品外观、标签、生产日期等进行查看,并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开箱查验;

  (6) 对于盘点差异,取得公司说明及支持单据;

  (7) 检查监盘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的存货出入库单据,编制存货监盘倒轧表;并取得仓库人员签字的存货监盘倒轧表;

  (8) 获取并复核境外组成部分会计师的存货监盘报告和监盘底稿。

  保荐机构对境外子公司存货执行监盘的具体过程如下:

  (1)获取并复核年审会计师的存货监盘报告和监盘底稿;

  (2)取得境外子公司分仓库及库位的存货明细表,与账面核对是否一致;

  (3)取得公司存货盘点制度和最近一期末存货盘点记录,复核公司的存货盘点结果;

  (4)视频参与海外子公司存货监盘。

  7、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情况,结合经营模式等情况,评价公司存货余额的合理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期末存货增加主要系业务发展备货所致,存货增加具有合理性;

  2、公司已针对各类存货的跌价情况进行了审慎判断,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3、公司存货盘点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且得到执行;

  4、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与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差异具有合理性。

  问题5:关于经营性现金流

  年报显示,(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3亿元,同比下降2.38亿元,其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3.87亿元,同比增长46.59%;(2)公司进行无追索权保理,因金融资产转移而终止确认的应收账款2.26亿元。请公司结合现金流量表变动较大项目情况,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发生较大的原因以及与净利润的匹配关系。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请公司结合现金流量表变动较大项目情况,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发生较大的原因以及与净利润的匹配关系

  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发生较大的原因

  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项目及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如上表可知,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21年度少23,813.45万元,主要系2022年度收到的税费返还较2021年度少10,903.31万元、2022年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16,723.06万元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12,358.36万元所致,具体情况如下:(1)收到的税费返还减少主要系:1)道通科技母公司2022年度收到的出口退税金额较2021年度减少4,385万元,主要系2022年末部分已审批的出口退税款尚未收到所致;2)道通德国2021年度收到历史年度进口增值税退税4,192万元,2022年度因相关退税手续正在办理中,故尚未收到此项增值税退税款。

  (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主要系2022年度公司月均员工人数较2021年有所增长,且2022年度新增新能源充电桩业务人员增加较多,相应支付的职工薪酬所有增加所致。

  (3)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主要系:1)公司因2022年度加大了新能源充电桩相关的研发投入,增加测试认证费用支出约1,029万元;2)公司因市场开拓需要增加了广告宣传费、交通及差旅费、展览及样品费等付现费用约5,616万元;3)公司因业务所需支付的律师费、咨询费等专业机构服务费较2021年度增加约1,925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发生较大变动主要系收到的税费返还较2021年度减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2021年度增加所致,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其变动具有合理性。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匹配关系

  2022年公司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具体过程如下:

  单位:万元

  ■

  从上表可知,2022年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差异为46,457.35万元,差异主要系存货增加、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回款有所放缓导致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以及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较多所致。

  同时,为了盘活现金流,快速回笼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及经营性现金流状况,公司对客户D和客户B等货款进行了无追索权保理,其中2022年因进行无追索权保理而收回货款21,667.95万元(已考虑与终止确认相关的损失金额948.69万元),并计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资料,将基础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和财务报表及附注、账册凭证、辅助账簿等核对,检查金额是否正确、完整,现金流量分类是否合理;

  2、结合收入、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的审计情况,分析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化原因;通过查阅合同、历史付款记录等,检查报告期内公司的付款政策及执行情况、供应商给公司的信用政策情况;

  3、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异常波动的合理性;

  4、对金额较大的其他类项目进行分项检查,对大额异常项目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判断合理性、检查原始单据、合同、收付款记录等;分析各项付现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各明细项目变动是否合理。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发生较大变动主要系收到的税费返还较2021年度减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2021年度增加所致,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其变动具有合理性;

  2、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净利润之间差异原因合理,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

  问题6:关于研发投入及资本化

  年报显示,(1)公司研发费用5.61亿元,同比增加0.78亿元;(2)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8.25%,同比继续上升,开发支出期末余额4036.41万元,开发支出计提减值准备228.03万元;(3)研发人员935人,同比减少187人。请公司:(1)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说明研发费用中折旧及摊销、其他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说明研发人员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2)列表披露各项目的资本化时点、判断依据,说明资本化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2020年以来是否存在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研发支出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具有一惯性,研发项目资本化处理是否审慎。(3)说明各项目开发支出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减值计提的原因及充分性。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说明研发费用中折旧及摊销、其他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说明研发人员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

  1、研发费用中折旧及摊销、其他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

  2021年度、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可知,2022年度研发费用折旧及摊销较2021年度增加较多主要系彩虹科技大厦于2022年度起投入使用,并作为道通合创的研发场地使用,其折旧费用归集于研发费用中所致。

  其他研发费用2022年度较2021年度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大了新能源充电桩相关研发项目的投入,实现了多款交流桩和直流桩的量产,相关测试认证费、软件服务费、咨询费及技术资料费等增加所致。

  2、研发人员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

  2022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为935人,较2021年末减少187人主要系为了顺应汽车行业数字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速集团战略转型,聚焦新能源核心业务,公司在2022年第四季度主动调整了数字维修、智能驾驶和毫米波雷达等领域的研发人员投入,从而使得2022年末研发人数较2021年末有所下降。

  (二)列表披露各项目的资本化时点、判断依据,说明资本化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2020年以来是否存在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研发支出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具有一惯性,研发项目资本化处理是否审慎

  1、资本化研发项目资本化时点、判断依据,资本化符合行业惯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资本化研发项目资本化时点、判断依据

  2022年度,资本化研发项目资本化时点、判断依据如下:

  ■

  根据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管理办法》和相关内控制度规定,公司已明确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起始时点、依据和内部控制流程。公司研发项目在通过计划DCP评审后开始资本化,在通过转量产评审后结束资本化。计划DCP评审和转量产评审需经项目组召开评审会议,形成计划DCP评审纪要和转量产会议纪要。

  (2)资本化符合行业惯例

  选取同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情况的三家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本化起始时点的比较

  ■

  由上表可知,可比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研发过程控制及评审措施,以从实质上认定研发支出资本化起始时点,上述起始时点基本是以研发控制流程中的评审或审批通过作为依据,公司也是通过计划阶段的DCP评审后开始资本化,故与可比公司的资本化起始点确定依据不存在实质性差异。

  2)资本化比例的比较

  上述可比公司与公司2022年度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相对谨慎。

  (3)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对于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资本化:

  ■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支出资本化的项目均已满足上述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研发费用资本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2、2020年以来是否存在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研发支出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具有一惯性,研发项目资本化处理是否审慎

  (1)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

  2020年以来公司除满足资本化条件的项目在进入开发阶段资本化外,不存在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及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

  (2)研发支出会计政策

  公司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将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研发工作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等,具体研发流程如下:

  ■

  注:DFX是指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设计;TR是指技术评审点;PCB是指印制电路板;E-BOM是指电子物料清单;DCP是指决策评审点。

  公司研发项目在通过计划DCP评审后进入开发阶段,开始资本化,在通过转量产评审后结束资本化。进入开发阶段后所发生的支出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资本化:①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具有市场或该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于资本化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并从达到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当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在使用寿命内计摊销。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专有技术按五年期限进行摊销。

  公司研发支出相关会计政策具有一惯性,如本问题回复(二)1(2)2)所述,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相对审慎。

  (三)说明各项目开发支出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减值计提的原因及充分性

  1、各项目开发支出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

  (1)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开发支出减值测试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如存在减值迹象,则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根据准则规定,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外部信息:①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②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③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④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内部信息:①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结果未达预设终点指标导致研发失败;②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③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④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如专利或专有技术对应特定的产品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

  (2)开发支出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将结合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变化情况对各项目开发支出进行减值测试,除DR2014- AP2500项目外,公司其他资本化项目研发工作正常进行中,不存在减值。DR2014- AP2500项目计提减值原因详见本问题回复(三)2之说明。

  2、开发支出计提减值的原因及充分性

  DR2014-AP2500项目于2021年6月通过计划DCP评审后开始资本化。截至2022年末累计资本化支出228.03万元。因该项目研发所需的定制芯片供应不足,同时产品意向客户发生变化,预计市场需求锐减,2022年公司决定暂停该项目的相关研发工作。公司管理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开发支出减值迹象的判断条件逐一对比,经测试,该项目存在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的减值迹象,并估计该项目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情况以及从谨慎性角度考虑,对其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2022年度,公司已对DR2014-AP2500项目100%计提了开发支出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研发费用清单,并对比2022年和2021年两期研发费用项目变动情况,了解折旧及摊销大幅增加的原因;检查其他费用主要构成情况,并了解其他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

  2、获取研发资本化项目的DCP评审表,并检查账面研发费用资本化起始时点是否合理,判断依据是否充分;

  3、查询同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情况,并与公司对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4、检查2020年以来是否存在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研发支出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具有一惯性,并结合资本化账面处理情况,及同行业对比情况,评估公司研发项目资本化处理是否审慎;

  5、了解2022年末各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检查公司各项目开发支出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计提减值准备原因,评估研发项目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1、2022年度研发费用折旧及摊销较2021年度增加较多主要系彩虹科技大厦于2022年度起投入使用,并作为道通合创的研发场地使用,其折旧费用归集于研发费用中所致;2022年末研发人数较2021年末下降较多主要系为了配合公司整体战略调整,将研发资源集中投入在数字能源领域,公司在2022年收缩了对数字维修、智能驾驶和毫米波雷达领域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对相关研发人员进行了优化所致;

  2、公司已按要求补充披露各项目的资本化时点、判断依据;公司资本化符合行业惯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2020年以来公司除满足资本化条件的项目在进入开发阶段资本化外,不存在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及费用化项目转资本化处理的情形;研发支出相关会计政策具有一惯性,研发项目资本化处理审慎;

  3、公司已对DR2014-AP2500项目100%计提了开发支出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问题7:关于货币资金及借款

  年报显示,(1)公司货币资金14.46亿元,应付债券10.92亿元,短期借款分别为1.50亿元;(2)货币资金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1.97亿元。请公司:(1)结合资金流动性,说明公司进行短期借款的原因。(2)披露境外款项的存放情况、归集主体、资金安全性,说明境外款项规模增长的原因及与对应业务的匹配性。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具体说明境内外货币资金核查程序及有效性、充分性。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结合资金流动性,说明公司进行短期借款的原因

  2021年末、2022年6月末及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可知,2021年末、2022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中自有资金规模维持在2-3亿元之间,自有资金规模相对偏少。2022年末货币资金144,565.56万元,较2022年6月末增加77,294.51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增加49,680.67万元,主要系2022年7月可转换公司债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于2022年9月置换了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49,592.97万元。

  2022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15,014.02万元,具体构成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可知,2022年末仍有结余的短期借款主要发生在2022年4月,而公司2022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中可用的自有资金相对偏少,因上述借款利率较低,在综合考虑未来资金支出以及流动资金安全储备需求等因素,公司于2022年4月分别向宁波银行和中国银行申请了短期借款,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

  (二)披露境外款项的存放情况、归集主体、资金安全性,说明境外款项规模增长的原因及与对应业务的匹配性

  1、披露境外款项的存放情况、归集主体、资金安全性

  2021年末和2022年末,公司存放境外的货币资金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2022年末公司境外款项主要存放于各境外公司所在国当地的大型银行,该些银行一般具有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特征,公司境外款项资金安全。

  2、境外款项规模增长的原因及与对应业务的匹配性

  2022年末存放境外款项19,723.23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7,537.66万元主要系:

  (1)道通越南2022年末货币资金较2021年末增加3,666.44万元主要系道通越南收回的道通纽约货款较多,期末结余较多美元资金所致;

  (2)道通日本2022年末货币资金较2021年末增加916.68万元主要系2022年度道通日本向道通科技支付货款进度有所放缓,导致其期末结余资金增加;

  (3)道通美国新能源、道通迪拜、道通荷兰、道通英国、道通越南新能源等公司于2022年开始经营业务,相应的货币资金结存较多所致;

  综上所述,2022年末存放境外款项较2021年末增加主要系道通越南收回货款较多、道通日本支付货款进度放缓,以及部分公司开始经营业务资金结存较多所致,与对应公司的业务具有匹配性。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向管理层访谈,了解公司2022年整体资金变动情况,并取得2022年6月末和2022年末货币资金构成明细情况;

  2、取得并检查2022年末短期借款构成明细,了解短期借款发生的原因、时点及规模;

  3、了解公司2022年海外业务开展情况;

  4、取得2021末和2022年末公司存放境外货币资金的清单,并对比两期变动情况,了解存放境外货币资金变动原因及与业务匹配情况;

  5、针对境内外货币资金执行的核查程序如下:

  (1)取得境内外账户清单,并与账面账户清单进行核实,是否完整;

  (2)取得境内外账户的银行流水记录、期末对账单、Paypal账户余额记录等资料,核实账面余额是否与对账单等一致;

  (3)执行函证程序,2022年末通过函证核实金额占货币资金余额比98.34%,同时对于Paypal等账户余额执行登陆账户检查余额等替代程序,上述程序合计核实金额占期末货币余额比为100.00%。其中境外银行函证执行情况如下:

  1)对于可在confirmation平台进行函证的银行,直接由审计人员在confirmation平台进行收发函。审计人员在confirmation平台录入公司银行账户相关信息,并发送申请授权函证的邮件至公司在银行预留的签字人员邮箱,经授权通过后,审计人员可直接在confirmation平台发送函证申请,相关银行收到函证请求后回函;

  2)对于无法在confirmation平台函证的银行,由事务所函证中心统一进行收发函。审计人员制作好询证函后,由境外公司相关人员签字盖章后将纸质函证寄给审计人员,由审计人员寄至事务所函证中心,由事务所函证中心统一进行发函,银行收到后回函寄至事务所函证中心,事务所函证中心收到回函后会扫描上传至事务所函证平台。

  综上,公司年报审计中,已对函证过程均得到有效控制;

  (4)对公司主要账户执行账面银行日记账到银行流水账,银行流水账到账面银行日记账双向核对,检查是否一致。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进行短期借款主要系2022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中可用的自有资金相对偏少,在综合考虑未来资金支出以及流动资金安全储备需求等因素,于2022年4月分别向宁波银行和中国银行申请了短期借款,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

  2、公司已按要求对境外款项做了补充披露。境外款项规模增长主要系道通越南收回货款较多、道通日本支付货款进度放缓,以及部分公司开始经营业务资金结存较多所致,与对应公司的业务具有匹配性;

  3、针对境内外货币资金核查程序有效、充分。

  问题8:关于金融资产

  年报及一季报显示,(1)2022年,公司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817.26万元,2023年一季报末交易性金融资产9145.58万元;(2)2022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4404.98万元,同比增长56.29%;(3)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期初余额2290.96万元,期末余额-1500.05万元。请公司:(1)披露2022年、2023年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的具体情况。(2)结合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明细,说明上述资产变动的原因以及与主营业务的关系。(3)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明细,说明与主营业务的匹配性。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披露2022年、2023年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的具体情况

  1、2022年度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情况

  2022年度,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注:外汇远期合约2022年末为负数,已在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中列示。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较2021年末变动主要系受汇率变动影响导致外汇远期合约估值下降较多以及期初未到期的结构性存款于2022年度到期赎回所致。

  2、2023年第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情况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2023年第一季度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主要系公司新增购买了部分结构性存款所致。

  (二)结合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明细,说明上述资产变动的原因以及与主营业务的关系

  2022年度,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可知,2022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较2021年末增加1,586.57万元,主要系公司所持的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份额的公允价值增加所致。

  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外投资的海光信息(SH.688041)和华大智造(SH.688114)分别于2022年8月和2022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其市场价值较投资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份额的公允价值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公司持有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份额的公允价值增加,具有合理性。

  因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业务,Autobrains Technologies Ltd为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企业,公司对上述投资为财务性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

  综上所述,2022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主要系公司所持的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份额的公允价值增加所致,公司对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投资为财务性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

  (三)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明细,说明与主营业务的匹配性

  2022年度,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均为外汇远期合约,具体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可知,公司进行外汇远期交易的币种主要为美元和欧元,其中2022年度已完成交割美元11,200万元、欧元4,000万元,尚未完成交割美元2,570万元、欧元4,000万元。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涉及海外多个国家,外汇结算业务量较大,且主要以美元、欧元等外币结算为主。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基于公司的外币收付款预测展开外汇远期合约业务,该些合约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匹配性。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明细清单,了解上述资产的主要构成情况;

  2、取得相关估值报告复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计算的准确性;

  3、了解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对外投资情况,询问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因,并复算期末公允价值准确性;

  4、了解公司购买外汇远期合约的原因,并与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对比,是否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匹配;

  5、取得公司对外披露的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是否已按要求补充披露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具体的变动情况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构成明细。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已按要求补充披露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的具体情况;

  2、2022年末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主要系公司所持的平阳钛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份额的公允价值增加所致,公司对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投资为财务性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

  3、公司已按要求补充披露了衍生金融工具的明细。为了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基于公司的外币收付款预测展开外汇远期合约业务,该些合约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匹配性。

  问题9:关于预付款项

  年报显示,公司预付款项1.24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1500.86万元,为预付设备款。请公司分别披露预付款项、非流动资产的明细,包括采购内容、合同执行情况、期后结转情况、与预付对象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说明预付款的变动原因以及与业务的匹配性。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请公司分别披露预付款项、非流动资产的明细,包括采购内容、合同执行情况、期后结转情况、与预付对象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说明预付款的变动原因以及与业务的匹配性

  1、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前五大分单位明细情况

  2022年末,公司前五大预付款项分单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供应商A、供应商E,为子公司道通合创2022年充电桩业务量产后增加的充电桩业务主要供应商,采用预付款形式进行结算。截至2023年4月末,已完成向公司交货义务。2)供应商B为公司DV2161项目ODM供应商,为行业龙头企业,一直采用预付款形式进行结算,符合行业惯例。截至2023年4月末,已向公司交货322.95万元,主要系供应商按公司销售需求进度分批次生产和交付,公司对应产品销售需求较预期降低,使得预付款项期后结转比例相对较低。

  3)供应商C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市场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向其采购定制芯片,一直采用预付款形式进行结算。截至2023年4月末,已向公司交货650.07万元,交付进度正常。

  4)供应商D为公司屏幕类应商,公司通过部分预付款锁定屏幕交期。截至2023年4月末,已向公司交货315.27万元,主要系供应商按公司销售需求进度分批次生产和交付,公司对应产品销售需求较预期降低,使得预付款项期后结转比例相对较低。

  (2)预付款项变动原因及与业务的匹配性

  2022年末公司前五大预付款项余额为6,528.16万元,较2021年末前五大预付款项余额少2,220.46万元,主要系2021年IC芯片供应较为紧张,公司通过预付账款形式提前锁定交货量和交期,2022年IC芯片供应情况有所缓解,因此减少了IC芯片采购预付款项。

  此外,因充电桩业务已于2022年量产,相应增加了充电桩业务采购预付款,使得2022年末预付款项采购内容较2021年略有变化。

  综上所述,公司2022年预付款项的变动主要系IC芯片供货情况有所缓解相应减少了该部分材料的采购预付款,以及充电桩业务已于2022年量产相应增加了该部分业务的采购预付款,预付款项变动与公司业务具有匹配性。

  2、其他非流动资产

  2022年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预付的长期资产,期末前五大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单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2022年,子公司塞防科技与德斯拜思机电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订《自动驾驶雷达台架》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776.76万元,并按约支付预付款233.03万元。2023年,因德斯拜思机电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地点进行交货,公司拟与德斯拜思机电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支付的预付款。截至2023年4月末,上述事项双方正在协商中。

  (2)2022年,子公司道通合创因充电桩业务发展需求,与上海理工大学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合同金额为800万元,并按约支付预付款240万元。截至2023年4月末,因专利转让未达到验收标准,目前公司与该供应商正在协商后续处理。

  (3)2022年,子公司道通合创因充电桩业务发展需要,与上海什弋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合同金额为500万元,并按约支付预付款150万元。截至2023年4月末,因专利转让未达到验收标准,目前公司与该供应商正在协商后续处理。

  (4)2022年,因新能源业务发展需求,公司与VERISCOGMBH签订《车桩CCS测试系统》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20.22万欧元,并按约支付预付款16.18万欧元。截至2023年4月末,因合同发生变更,已重新签署相关合同,原合同将不再执行,公司与该供应商正在协商退款事宜。

  (5)2022年,因新能源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向深圳市文韬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直流桩产测设备和带载测试工位,合同金额为113.70万元,并按约支付预付款113.70万元。截至2023年4月末,相关设备系统验收工作正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2022年预付长期资产款主要系预付充电桩业务专利转让费、充电桩业务产测设备、智能汽车业务设备购置款等,与公司2022年充电桩业务快速发展、智能汽车业务稳步开展具有匹配性。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2022年末预付款项、其他非流动资产明细清单,并检查预付账款、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供应商的情况,包括采购内容、合同执行情况、期末余额在期后结转情况以及供应商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2、了解期末主要预付款项分单位构成情况,并与2021年情况进行对比,了解预付款项变动原因及与公司业务的匹配情况。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公司已按要求补充披露了预付款项、其他非流动资产明细情况,前五大预付款项变动主要系IC芯片供货情况有所缓解相应减少了该部分材料的采购预付款,以及充电桩业务已于2022年量产相应增加了该部分业务的采购预付款,预付款项变动与公司业务具有匹配性。

  问题10:关于期间费用

  年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3.70亿元,同比增长55.52%;财务费用-5618.04万元,同比大幅变化。请公司结合费用明细,分析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发生大幅变动的原因以及与业务的匹配性。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请公司结合费用明细,分析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发生大幅变动的原因以及与业务的匹配性

  1、销售费用变动原因及与业务的匹配性

  2021年和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及福利费、交通及差旅费、业务宣传费、展览及样品费等构成。

  其中,2022年职工薪酬及福利费为18,434.63万元,较2021年增加6,296.52万元,主要系公司新能源业务充电桩实现量产,与新能源业务相关的人员增加较多,同时为了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增加了销售人员,从而导致职工薪酬及福利费总体金额较上期增加较多。

  2022年交通及差旅费、业务宣传费、展览及样品费为9,106.53万元,较2021年增加5,324.40万元,主要系海外市场沟通交流环境较2021年有了明显改善,各国交流日益增加,同时公司新能源业务仍处于市场开拓期,前期投入的业务宣传、展览及样品支出较多。

  综上所述,2022年销售费用较2021年增加较多主要与公司新能源业务仍处于市场开拓期,前期投入的销售人员、交通及差旅、业务宣传、展览及样品支出较多,销售费用的增加与公司业务变化具有匹配性。

  2、财务费用变动原因及与业务的匹配性

  2021年和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较2021年变动较大的主要为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

  其中,2022年利息支出4,198.63万元,较2021年增加2,955.40万元,主要系2022年7月公司成功完成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在2022年下半年计提了相应的债券利息2,233.82万元,从而使得2022年利息支出较2021年增加较多。

  2022年汇兑收益9,129.25万元,较2021年增加15,536.09万元,主要系2022年美元汇率较2021年变动较大,公司在持有较大金额的美元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多的汇兑收益。2021年至2022年期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如下:

  ■

  由上图可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在2021年度变动相对平稳,但从2022年4月开始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幅度的上升且维持至2022年末。

  综上所述,2022年财务费用较2021年同比大幅变化主要系公司2022年下半年成功完成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产生了较多的利息支出。同时,2022年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较2021年变动较大,导致公司在持有较大规模的美元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多的汇兑收益所致,与公司业务变化具有匹配性。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2022年度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主要构成明细情况,并与2021年度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明细进行对比,分析变动较大的项目明细;

  2、向管理层访谈了解大额项目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3、取得大额销售费用支出的相关合同、发票、银行支付流水等记录,并对大额销售费用的发生等认定执行凭证测试;

  4、复核利息支出计算的准确性;

  5、检查公司SAP系统外币汇率维护情况,并查询2021年至2022年期间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结合公司2021年及2022年所持有的美元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规模情况,分析2022年度汇兑收益变动的合理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1、 2022年销售费用较2021年增加较多主要与公司新能源业务仍处于市场开拓期,前期投入的销售人员、交通及差旅、业务宣传、展览及样品支出较多,销售费用的增加与公司业务变化具有匹配性;

  2、2022年财务费用较2021年同比大幅变化主要系公司2022年下半年成功完成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产生了较多的利息支出。同时,2022年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较2021年变动较大,导致公司在持有较大规模的美元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多的汇兑收益所致,与公司业务变化具有匹配性。

  问题11:关于所得税费用

  年报显示,(1)2022年公司所得税费用1.07亿元,其中,递延所得税费用0.56亿元,2021年公司所得税费用-0.55亿元,其中,递延所得税费用-0.94亿元;(2)2022年公司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节表中,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金额0.50亿元,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金额0.79亿元。请公司结合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说明变动较大项目的测算过程及变动原因,所得税费用计算是否准确。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说明

  (一)请公司结合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说明变动较大项目的测算过程及变动原因,所得税费用计算是否准确

  1、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及变动原因

  2022年度,公司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变动较大项目如下:

  单位:万元

  ■

  上述主要变动项目调整过程如下:

  (1)按母公司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

  单位:万元

  ■

  2022年度按母公司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较2021年度下降较大主要系2022年公司利润总额下降较大所致。

  (2)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

  单位:万元

  ■

  (续上表)

  ■

  (续上表)

  ■

  注:因公司内部股权架构调整,道通香港将持有的道通越南100%股权转让给海南道通,在股权转让前,道通越南向道通香港分红4.84亿,致使道通香港有较大金额的可供分配利润;公司将根据道通香港资金状况适时要求其向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道通香港未分配利润50,459.37万元按照境内企业所得税税率15%计提7,568.91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2022年度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项目金额较2021年度变动较大,主要系:1)基于对道通香港分红预期安排,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7,568.91万元;2)2021年末道通纽约、道通德国等子公司期末存货金额较2020年末增加,导致2021年度结存的内部未实现利润增加,2022年末道通纽约、道通德国等子公司期末存货金额较2021年末减少,导致2022年度结存的未实现利润减少,从而使得对应的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项目金额大幅增加。

  (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单位:万元

  ■

  注:道通合盛和塞防科技前三季度适用加计扣除比例为75%,第四季度适用加计扣除比例为100%。

  2022年度按母公司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较2021年度下降较大,主要系:1)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相应的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金额增加;2)道通合创研发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至100%;3)道通合盛2021年度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未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4)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单位:万元

  ■

  2022年度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项目金额较2021年度增加较大,主要系子公司道通合创因新能源业务加大研发投入,结合研发情况以及道通合创目前尚未实现盈利的实际情况,基于谨慎性原则,2022年末道通合创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所致。

  综上所述,公司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变动较大项目的变动原因合理,所得税费用计算准确。

  二、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测算表,与公司管理人员访谈,了解变动较大项目的原因,评价其合理性;对测算过程进行复核,检查计算是否准确;

  2、查询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并与公司聘请的税务师进行访谈,了解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情况;

  3、与公司管理层访谈,了解公司对子公司道通香港的分红安排及合理性;

  4、根据公司适用税率及应纳税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金额,重新计算报告期内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和年审会计师认为:

  公司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变动较大项目的变动原因合理,所得税费用计算准确。

  特此公告。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6月20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