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
释放稳增长信号

  (上接A01版)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本次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降是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体现,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为经济复苏创造松紧适宜、稳健中性的货币金融环境。

  兼顾内外均衡

  利率是宏观经济重要变量。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利率调整遵循了较为稳健的“居中之道”,没有大起大落。 

  例如,本次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幅度适中,有利于兼顾保持物价稳定、金融稳定和支持实体经济等多个目标的平衡,也兼顾了内外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本次政策利率下降再次表明,在国内与海外物价形势存在根本性差异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王青认为,无论美联储6月及下半年是否继续加息,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都将较为有限。本次政策利率下降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进而夯实人民币汇率稳健运行的内在基础。 

  “预计人民币汇率因本次政策利率下降而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王青说。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说,下调政策利率在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可推动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加快需求恢复,从而改善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谈及“降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高瑞东认为,对于股票市场而言,降息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现金流,同时低利率环境还可刺激公司投资和市场活动,改善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会对股市产生提振效应。对债券市场而言,调降政策利率,可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从而打开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

  稳增长政策有望接续出台

  前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是在2022年8月15日,当天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专家认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先于MLF利率下降,进一步凸显了政策出手应对经济下行的迫切性,并预计6月15日的MLF操作利率及6月20日将公布的LPR也有望联动下行。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如果6月15日MLF中标利率下降,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叠加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多轮下调、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下降,本月LPR报价有望下降5个到10个基点。 

  高瑞东认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后,MLF利率跟随调整,从而引导LPR降低,更能够达到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预计6月15日MLF操作利率下降幅度在10个基点左右。LPR方面,他认为,1年期、5年期以上LPR报价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下降。

  专家认为,在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其他稳增长政策有望接续出台,形成“组合拳”。 

  在东吴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看来,此次“降息”后,随着5月经济数据公布,稳经济政策“组合拳”有望出台。其中,稳地产、扩基建有望成为下半年托住经济的主要抓手,在基建领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望加码以发挥杠杆效应。此外,在消费和制造业领域,新的稳定汽车消费及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值得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