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的补充公告

  证券代码:688272    证券简称:*ST富吉    公告编号:2023-032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的补充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3年5月16日向公司发送了《关于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3】0145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就《问询函》关注的相关问题,公司逐项进行了认真的核查落实,并对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中的风险提示进行了补充。

  本次补充不涉及公司主营业务,不涉及对财务报表的调整,不会对公司2022年年度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补充情况如下:

  一、补充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之“(四)经营风险”部分补充一条风险提示

  8、订单持续性风险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凭借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以及出色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与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军品采购订单的释放,公司逐步获取订单并交付产品。但是若未来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主要客户订单需求减少或不能持续,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或公司在主要客户的地位发生变化,公司的订单将会减少,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其他说明

  除上述补充内容外,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其他内容不变,补充披露后的《2022年年度报告》于本公告同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供投资者查阅。

  公司对此次补充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今后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特此公告。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6月14日

  证券代码:688272    证券简称:*ST富吉    公告编号:2023-033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5 月16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3】0145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就《问询函》关注的相关问题逐项进行了认真核查落实。现就函件相关问题回复如下:

  问题1、关于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年报显示,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为11,089.11万元,其中四季度确认收入6,619.43万元,占全年收入的59.69%;公司2023年一季度确认收入3,090.64万元,同比增长107.45%。

  请你公司:(1)分项列示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中大于200万的合同确认具体情况,包括客户名称、是否为新增客户、是否为公司关联方、合同产品、合作年限、合同金额、签约时间、履约时限、履约进度;(2)结合前述合同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及收入确认政策,包括履约进度的确认方式、依据、收入确认金额、收入占比及目前回款情况等,说明相关收入确认时点和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3)结合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分析该两个季度营收大幅增长的具体原因及其合理性。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分项列示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中大于200万的合同确认具体情况,包括客户名称、是否为新增客户、是否为公司关联方、合同产品、合作年限、合同金额、签约时间、履约时限、履约进度

  1、2022年四季度收入涉及大于200万的合同确认具体情况

  ■

  说明:FJRXS2022-147与FJRXS2022-190合同签订时间晚于履约时限,系该两合同为军品定型项目,合同签约流程较长,加之客户急于发货,在达成采购意向后先进行了发货,合同正式签订时间滞后。

  2、2023年一季度收入涉及大于200万的合同确认具体情况

  ■

  

  (二)结合前述合同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及收入确认政策,包括履约进度的确认方式、依据、收入确认金额、收入占比及目前回款情况等,说明相关收入确认时点和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2022年四季度大于200万的合同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及收入确认政策如下:

  单位:万元

  ■

  说明:K0001FJRXS2022-179合同回款金额远高于收入确认金额主要系该合同收入为净额法确认,已确认收入对应的合同金额为3,655.86万元。

  2、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的合同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及收入确认政策如下:

  ■

  3、相关收入确认时点和依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公司的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公司将产品运至买方指定的地点,买方对产品验收合格后,公司取得经买方签收的签收单回执联或客户的入库单回执联后确认收入。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公司的履约业务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故报告期内公司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发货并取得了客户签字或盖章的验收确认单后确认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三)结合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分析该两个季度营收大幅增长的具体原因及其合理性。

  1、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红外成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机芯、热像仪和光电系统等,主要客户为政府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由于国内与国际形势影响,企业上工率较低,招投标项目和政府、军队的采购项目均出现延迟的情况,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好转,公司的主要军品客户K0001、G0001、K0012等单位前期积压和延迟的需求逐步释放,采购金额显著增加,以及政府采购和大中型企业的采购逐渐复苏,K0045等国内红外系统应用集成商的需求也在逐步回升。同时,由于持续紧张的国际局势的影响,前期累积的外贸需求也在逐步释放,主要出口客户K0014等对外出口订单显著回升。在客户需求稳步提升的同时,公司也加强了内部管理建设,提高了交付实现能力,故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2、同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四季度、2022年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

  如上表所示,除大立科技外,同行业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均大幅增长,公司增长趋势与行业一致,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同比大幅增长,与同行业公司睿创微纳保持相同的增长趋势。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比例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比例均远高于同行业公司,主要系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受经济下行以及军品采购计划影响更大,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大幅下降,且下降比例远高于同行业,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采购订单的陆续下达,公司经营状况好转。

  综上,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与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销售与收款环节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2、获取公司的合同台账以及2022年四季度与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的销售合同,并复核重要条款,评价收入确认方法是否适当;

  3、查询2022年四季度与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的合同涉及客户的工商信息,了解其是否为公司关联方;

  4、查阅年审会计师对2022年第四季度与2023年第一季度大于200万的销售合同对应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的相关底稿;

  5、获取公司截至2023年4月末的银行流水与客户回款登记表,了解相关合同的回款情况;

  6、查阅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告,与公司情况对比分析;

  7、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以及季度收入增长的合理性。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结合公司2022年四季度与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合同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及收入确认政策,公司的收入确认时点和依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结合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公司2022年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销售与收款环节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评估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2、获取公司的合同台账以及2022年四季度与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的销售合同,并复核重要条款,评价收入确认方法是否适当;

  3、查询2022年四季度与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的合同涉及客户的工商信息,了解其是否为公司关联方;

  4、获取公司2022年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成本表,对2022年第四季度与2023年第一季度大于200万的销售合同对应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测试,检查交易涉及的客户验收确认单、出库单、增值税发票等重要凭证;

  5、获取公司截至2023年5月末的银行流水与客户回款登记表,检查相关合同的回款情况;

  6、查阅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告,与公司情况对比分析;

  7、对主要客户进行访谈,了解交易的背景以及真实性;

  8、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以及季度收入增长的合理性。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结合公司2022年四季度与2023年一季度大于200万合同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及收入确认政策,公司的收入确认时点和依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结合公司产品、行业及下游客户、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公司2022年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问题2、关于毛利率大幅下滑。年报显示,在收入环比实现增长的情况下,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27.93%,显著低于前三季度。2023一季度毛利率为20.3%,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延续下滑趋势。

  请你公司:(1)补充披露2022年四季度的主营成本原材料的明细结构、金额及占比、同比情况。结合公司第四季度的收入结构和成本结转等情况,量化分析第四季度毛利率较前三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具体说明原因;(2)补充披露2023年一季度的成本分析表,逐项分析各项同比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2023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具有持续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及原因。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补充披露2022年四季度的主营成本原材料的明细结构、金额及占比、同比情况。结合公司第四季度的收入结构和成本结转等情况,量化分析第四季度毛利率较前三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具体说明原因

  1、2022年四季度的主营成本原材料的明细结构、金额及占比、同比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注:主营业务原材料成本金额=四季度主营业务成本金额*四季度完工产品材料占比

  2、四季度主要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情况

  公司2022年四季度业务收入、毛利率与2022年前三季度对比表

  单位:万元

  ■

  注 1:产品毛利率对毛利率影响=(当期产品毛利率-上期产品毛利率)*本期销售占比;

  注2:销售结构对毛利率的影响=(当期销售占比-上期销售占比)*上期产品毛利率。

  机芯产品2022年四季度销售占比和毛利率增长拉高了整体毛利率,其中销售收入大幅上升,主要系2022年前三季度受客户对终端用户的交付放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军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交付的项目减少,部分产品于四季度交付较多。四季度机芯产品毛利率上升,一方面系前三季度机芯产品主要销售民品,四季度军品销售占比上升,军品毛利率较高,另一方面系前三季度产量较低,四季度产量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人工制费降低导致产品成本降低。

  热像仪产品2022年四季度毛利率下降,一方面系本期销售收入中包含部分原有普通制冷热像仪型号,因产品迭代,相应型号产品价格下降较多,本期签订合同价格较低;另一方面系公司积极开拓民品市场,第四季度通过贸易商K0014对外销售民品业务增加,而该渠道的毛利率较低。热像仪产品2022年四季度销售收入略有下降,占比下降较多主要系机芯产品收入增长相应占比提高导致。

  其他产品主要包括CMOS板、探测器、集成电路等,第四季度毛利率相较前三季度下降,系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中包含销售给G0014的集成电路,该材料系公司前期采购备货,本期因国内需求增加销售价格上涨,材料销售毛利率较高;同时四季度销售收入中主要产品CMOS板价格较低,生产销售数量较大导致分摊人工和制造费用较多,相应毛利率较低。

  综上,2022年四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7.93%,较前三季度毛利率40.70%下降,主要系机芯产品占比和毛利率增长导致的毛利率增长,与此同时高毛利率产品热像仪销售占比下降,且热像仪、其他产品四季度毛利率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综合导致第四季度整体毛利率较前三季度下降,具备合理性。

  3、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变动对比

  ■

  数据来源: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年度和季度报告。

  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与同行业公司2022年四季度综合毛利率较前三季度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产品毛利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模和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存在差异,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规模优势大,议价能力较强,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将产业链延伸至上游的探测器产业,具有明显的原材料成本优势。

  (二)补充披露2023年一季度的成本分析表,逐项分析各项同比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2023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具有持续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及原因

  1、2023年一季度的主营成本明细结构、金额及占比、同比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主要为机芯、探测器、镜片等,直接人工为生产人员的薪酬,制造费用主要为折旧费、车间辅助人员薪酬和厂房租赁费用等。

  2023年一季度,公司直接材料占比较同期提高,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占比下降,主要系2023年一季度相较于上年同期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规模效应提升导致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相应摊薄,同时2023年一季度机芯、热像仪产品销售金额和占比提高,相较于光电系统、委托研制,直接材料占比相对较高。

  2、说明2023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具有持续性

  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600.81万元,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242.85万元,主要系2023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多,毛利增加较少,同时公司募投项目持续开展投入,相应研发费用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

  (1)毛利率变动情况分析如下: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毛利率与2022年一季度对比情况如下:

  ■

  热像仪产品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销售客户和产品差异导致,2022年一季度主要客户为K0020,2023年一季度主要客户为K0001和K0014,2023年向K0001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陆军通装类项目,预算较低,竞争激烈导致公司销售价格较低,毛利率下降,贸易商K0014对外销售民品业务增加,而该渠道的毛利率较低,相应拉低了热像仪产品毛利率。

  光电系统2023年一季度无销售系一季度是传统交付淡季,光电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系统级产品,需求确认、合同签订、生产交付周期都比较长,部分光电系统产品将在二季度交付。

  其他产品2023年一季度销售额增加主要系公司处置了部分长库龄材料。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系2022年一季度主要销售产品为技术服务费,毛利率较高,2023年一季度主要销售材料及CMOS板,毛利率较低。综上,2023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占比较高的热像仪和其他产品毛利率下降,光电系统产品在2023年一季度无相应销售。

  (2)随着国民经济复苏以及各项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2023年公司募投项目加快建设,围绕光电系统、智能相机、检测仪、红外模块、红外相机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增加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2023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04.84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2023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主要系2023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多,毛利增加较少,同时公司募投项目持续开展投入,相应研发费用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04.84万元。

  如上所述,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较低主要系一季度为交付淡季,交付的产品结构以及客户较单一,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较充足,随着业务的推进,公司的其他客户订单以及各类别产品陆续交付,毛利率将增长;同时公司已针对增收不增利情况迅速对经营策略进行了调整,通过产业链延伸至上游的探测器产业,获取原材料成本优势,并积极减少不必要人员开支、费用支出,降低产品成本,另外通过加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并结合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公司的议价能力。在公司的积极应对下,销售毛利率的下降趋势将得到缓解,盈利能力有望随之提高,增收不增利情况将会好转。

  3、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变动对比

  ■

  数据来源: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

  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除久之洋外,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综合毛利率2023年一季度较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公司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幅度大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主要系公司的产品销售结构、客户结构、部分大客户新项目预算较低等因素综合所致。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提供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明细表,了解主营业务成本的具体内容;检查公司不同业务类别的成本构成情况,检查成本确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复核成本划分是否准确;

  2、获取公司2022年、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明细、生产成本计算分配表,量化分析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公司各产品收入、毛利率变动情况;

  3、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发行人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其合理性及持续性;

  4、查询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告,对2022年、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公司进行对比。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2022年四季度毛利率较2022年前三季度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变化导致,具备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

  2、公司2023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主要系产品毛利率下降,募投项目持续开展投入相应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所致,具备合理性,与同行业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增收不增利不具有持续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提供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明细表,了解主营业务成本的具体内容;检查公司不同业务类别的成本构成情况,检查成本确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复核成本划分是否准确;

  2、获取公司2022年、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明细、生产成本计算分配表,量化分析2022年四季度、2023年一季度公司各产品收入、毛利率变动情况;

  3、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其合理性及持续性;

  4、查询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告,将2022年、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公司进行对比。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2022年四季度毛利率较2022年前三季度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变化导致,具备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

  2、公司2023年一季度增收不增利主要系产品毛利率下降,募投项目持续开展投入相应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所致,具备合理性,与同行业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增收不增利不具有持续性。

  

  问题3、关于营业收入结构变化。年报显示,公司光电系统收入营收比重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且军民品的营收占比较上期发生较大变化。请你公司结合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供需变化、下游客户开拓情况以及行业竞争等情况,说明产品结构及军民品营收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公司营业收入产品结构变化

  公司主要从事红外成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机芯、热像仪和光电系统等。公司营业收入产品结构如下:

  ■

  如上表所示,公司产品结构中,光电系统收入占比较上期下降14.78%,下降较多,机芯、热像仪收入占比较上期分别增长5.98%、2.77%,变动较小,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较上期增长4.06%。2022年度光电系统结构占比大幅下降主要系光电系统的主要客户是广域安防系统集成商,终端系统为政府采购,产业采购链条以及项目运转周期均较长,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安装施工、验收都以年度计,集成商在2021年度进行设备采购后,2022年处于施工安装和验收的阶段,叠加2022年度国内大环境影响,施工安装和验收大面积延迟,新项目立项与招投标进度延迟,导致2022年度的光电系统营收下降较多,在营业收入中同比占比减少。机芯与热像仪结构占比较上年略有增长,主要系2022年度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各产品营业收入均大幅下降,但光电系统的营业收入下降幅度高于机芯、热像仪产品。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较上期增长4.06%,主要系公司前期从境外采购集成电路原材料,用于生产储备,在2022年度该类原材料价格上涨,且公司对该类原材料逐步实施国产替代,对储备的国外原材料需求减少,同时G0014有相应采购需求,因此本期对外销售元器件等辅料增加,相应收入占比增加。

  综上,公司上下年产品结构变动合理。

  (二)公司军民品营收占比变化

  公司营业收入军民品占比情况如下

  ■

  如上表所示,公司军品与民品业务结构较上年变化较大,军品收入占比较上期增长18.27%,主要系2022年度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军民品营收均大幅下降,但民品下降幅度更大。

  军民品营收变动主要系公司的应用领域需求发生变化。对于军品,一方面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营收下降,另一方面公司主要的军品产品销售方向是陆军通装产品,受陆军装备采购计划影响,“十四五”的前两年,军品新增订单较少;对于民品,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终端产品的交付延迟,新增订单较少,以及非刚需的民用的政府采购项目和企业采购项目的招投标、采购较多被推迟或取消,导致民品收入大幅下降。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2022年第三、四季度军品订单陆续下达,军品业务需求出现复苏,民品的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更大。

  2022年公司积极开拓客户,但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新开拓客户销售额占比较小,公司业务主要还是老客户的重新签约。另外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在资金实力、生产能力等方面处于一定劣势地位,加之2022年度国内外形势较差,对民品业务拓展影响较大,军品业务由于“十四五”规划的推进,相对影响较小。

  综上,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民品业务营收下降幅度高于军品业务,民品业务结构占比下降,上下年军民品结构变动合理。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军民品收入明细表,复核产品以及军民品类别划分;

  2、查阅年审会计师对主要客户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测试的相关底稿;

  3、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产品结构以及军民品营收占比变化的原因;

  4、查询同行业公司情况,了解行业整体情况。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结合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供需变化、下游客户开拓情况以及行业竞争等情况,公司产品结构及军民品营收占比变化具有合理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军民品收入明细表,复核产品以及军民品类别划分;

  2、对主要客户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测试,检查交易涉及的客户验收确认单、出库单、增值税发票等重要凭证;

  3、对主要的军民品客户进行访谈,了解交易的背景以及真实性;

  4、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产品结构以及军民品营收占比变化的原因;

  5、查询同行业公司情况,了解行业整体情况。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结合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供需变化、下游客户开拓情况以及行业竞争等情况,公司产品结构及军民品营收占比变化具有合理性。

  问题4、关于前五大客户情况。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户占销售比重为59.42%。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K0012、K0045为报告期内新进入前五名的客户。

  请你公司:(1)分产品类别列示2022年前五名客户的名称、客户类型(军品/民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是否为新进入前五大客户、与公司的关联关系、截至目前对应的回款情况。(2)补充披露新进入前五大客户的客户业务背景,是否与其他主要客户在销售模式等存在区别,是否存在期末集中销售的情况,以及合作是否具有持续性。(3)说明2021年前五大客户在2022年度销售收入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补充披露2023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情况,进一步说明是否存在大客户流失风险。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分产品类别列示2022年前五名客户的名称、客户类型(军品/民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是否为新进入前五大客户、与公司的关联关系、截至目前对应的回款情况

  分产品类别前五名客户情况:

  单位:万元

  ■

  以上客户2023年1-5月回款情况:

  单位:万元

  ■

  (二)补充披露新进入前五大客户的客户业务背景,是否与其他主要客户在销售模式等存在区别,是否存在期末集中销售的情况,以及合作是否具有持续性

  单位:万元

  ■

  

  

  公司与新进入前五大客户销售均为直销,合作模式与其他主要客户不存在区别。

  新进入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除K0012第四季度销售占比56.63%,其他客户均低于30%,不存在期末集中销售的情况。K0012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主要系四季度交付增加所致,均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和K0045系公司持续合作的客户,本期客户需求量变化导致新进入前五大客户,从2023年1-5月确认收入和在手订单情况看,新进入前五大客户均持续有业务交付,且有在手订单,合作具有持续性。

  综上所述,公司新进入前五大客户销售模式与其他主要客户不存在区别,公司出货量均基于下游客户真实的订单需求,不存在期末集中销售情形,合作具有持续性。

  (三)说明2021年前五大客户在2022年度销售收入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补充披露2023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情况,进一步说明是否存在大客户流失风险

  2021年前五大客户在2022年度销售收入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如下:

  单位:万元

  ■

  2023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公司2021年的主要客户与公司持续合作

  公司在2022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客户对终端用户的交付放缓导致对公司的订货需求减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军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订单签订延迟导致交付的项目减少,整体收入和前五大客户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公司与2021年主要客户仍在保持持续合作。

  其中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G0001在2022年仍为前五大客户。2022年由于经济下行及政策环境原因,K0041终端安装受到影响,K0043的下游客户采购需求减少,随着经济和客户需求的恢复,客户已陆续下达了采购订单,并将于近期陆续执行;K0042主要针对政府采购,2022年受到政府采购计划未下达影响在2022年未形成销售,如政府采购计划下达公司向其供应也将恢复常态。

  2、公司积极拓展军民品领域客户,部分客户在2022年成为公司前五大客户

  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与K0020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2022年部分项目开始交付并确认收入,在2023年以及以后,公司与K0020的合作将持续加强;公司于2018年开始与K0012建立合作,自2020年开始每年收入稳定在800-1000万,2023年预计该客户会持续采购公司产品;K0045是公司长期合作的重点老客户之一,2022年的需求较为旺盛,2023年预计该客户会持续采购公司产品;

  综上,结合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及2022年、2023年一季度收入确认情况,公司的主要客户仍与公司保持密切的合作,大客户流失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公司在军民品领域不断拓展新的客户,未来可能存在新客户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销售明细表,了解公司前五大客户变动情况;

  2、访谈公司销售部负责人,了解2022年较2021年前五大客户变动原因,2021年前五大客户在2022年合作情况,了解新进入客户合作模式,以及是否存在大客户流失情况;

  3、了解公司在手订单和已中标未签订合同情况;

  4、查阅年审会计师向重要客户实施的函证底稿;

  5、获取公司截至2023年5月末的银行流水与客户回款登记表,检查相关合同的回款情况;

  6、检查主要客户收入确认分季度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期末集中销售的情况。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新进入前五大客户与其他主要客户在合作模式上不存在重大区别,不存在期末集中销售,合作具有持续性;

  2、结合目前的收入确认、在手订单以及行业市场情况,公司与主要客户将持续合作,不存在大客户流失风险。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销售明细表,了解公司前五大客户变动情况;

  2、访谈公司销售部负责人,了解2022年较2021年前五大客户变动原因,2021年前五大客户在2022年合作情况,了解新进入客户合作模式,以及是否存在大客户流失情况;

  3、了解公司在手订单和已中标未签订合同情况;

  4、查询主要客户的工商信息,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关,并对主要客户进行访谈;

  5、获取公司截至2023年5月末的银行流水与客户回款登记表,检查相关合同的回款情况;

  6、检查主要客户收入确认分季度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期末集中销售的情况。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新进入前五大客户与其他主要客户在合作模式上不存在重大区别,不存在期末集中销售,合作具有持续性;

  2、结合目前的收入确认、在手订单以及行业市场情况,公司与主要客户将持续合作,不存在大客户流失风险。

  问题5、关于在手订单以及业务拓展情况。据前期问询函回复,截至2023年2月28日,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金额约为0.79亿元,已中标/协商定价项目但尚未签订合同的约为0.93亿元,公司预计上述在手订单/已中标/协商定价项目能够在2023年度确认收入约为1.52亿元(暂未考虑营收扣除)。

  请你公司:(1)补充披露截至2023年4月末在手订单情况,包括客户名称、订单类型(军品/民品)、订单金额、签订日期、履约安排、已确认收入金额及时点。(2)补充披露截至2023年4月末已中标项目但尚未签订合同的情况,包括客户名称、已中标金额、合同签订情况、预计签订时点、履约安排、预计2023年内收入确认金额、是否存在2023年内无法履约的风险,是否与前期披露信息发生重大变化。(3)对照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核查截至目前是否存在涉及大额营收扣除事项的合同。如有,请披露相关合同涉及的订单金额和收入确认金额。(4)结合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老客户重复签约和新客户签约情况,分析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并进行充分风险提示。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补充披露截至2023年4月末在手订单情况,包括客户名称、订单类型(军品/民品)、订单金额、签订日期、履约安排、已确认收入金额及时点

  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如下:

  ■

  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4,690.83万元,其中贸易类销售合同金额为332.94万元,已确认收入金额为333.54万元。

  (二)补充披露截至2023年4月末已中标项目但尚未签订合同的情况,包括客户名称、已中标金额、合同签订情况、预计签订时点、履约安排、预计2023年内收入确认金额、是否存在2023年内无法履约的风险,是否与前期披露信息发生重大变化

  截至2023年4月末,已中标/协商定价项目但尚未签订合同的情况如下:

  ■

  截至2023年4月末,已中标/协商定价项目但尚未签订合同总计15,601.76万元,其中贸易类销售合同金额为1,655.90万元,预计2023年内确认收入的金额为12,076.71万元,上述项目目前公司与客户正在推进内部流程,预计无法签订合同的风险较小。但若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合同可能存在2023年无法签订与履约的风险,预计确认收入将相应减少。(三)对照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核查截至目前是否存在涉及大额营收扣除事项的合同。如有,请披露相关合同涉及的订单金额和收入确认金额

  2023年1-4月营业收入扣除的项目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主要是探测器、电子元器件材料以及CMOS板销售收入,其中涉及的大额合同情况如下:

  ■

  (四)结合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老客户重复签约和新客户签约情况,分析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并进行充分风险提示

  1、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的可持续性

  截止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4,690.83万元,其中已确认收入金额333.54万元,已中标项目但尚未签订合同金额为15,601.76万元,在手订单较为充足。

  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中,主要大客户K0001、K0012、K0013、K0020、K0045、K0014等都在2023年新下订单,合作关系稳固,除目前在手订单和谈判中订单外,还有大量正在进行竞标、等待计划下达的其他机会订单,在传统大客户方面,公司的订单保持稳定且有持续增长的预期。另外,在手订单的客户列表中也有K0080、K0089、K0090等新客户,新客户主要集中在军民品配套产品方面,随着订单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公司在军品和民品领域均加大布局,在军品领域,公司在服务现有主要军工总体单位客户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的方向,在机载光电吊舱、光电火控系统、导引头及导引头机芯组件等新方向上积极拓展,与现有的行业竞争者差异化竞争;在民品领域,公司针对民用和外贸市场的需求,公司组织力量开发了多款适用于民用的低成本组件和整机产品并升级了现有的主要产品,通过参与竞标、展会、客户转介绍、调研及市场研究等方式拓展客户。

  与此同时,公司在2022年末调整募投项目,增加“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非制冷探测器是公司的上游核心器件,其性能和成本对竞争态势有显著的影响,公司在2023年已开展相应项目研发工作,在项目投产后将加强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好转以及公司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加强,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上具有持续性。

  2、相关风险提示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凭借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以及出色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与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军品采购订单的释放,公司逐步获取订单并交付产品。但是若未来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主要客户订单需求减少或不能持续,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或公司在主要客户的地位发生变化,公司的订单将会减少,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已在2022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四)经营风险中补充披露相关风险提示。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查阅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及已中标/协商定价未签署合同明细表,并检查主要合同;

  2、获取公司提供的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构成明细表,了解其他收入的具体内容,分析是否构成主营业务收入;检查公司不同业务类别的收入构成情况,检查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复核收入划分是否准确;

  3、复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扣除明细表,根据营业收入扣除事项的相关规定,对公司提供的营业收入扣除项目及其金额,逐一进行核查,检查收入扣除项的判断依据是否合理,扣除项目对应金额是否准确;

  4、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在手订单的新老客户签约情况以及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的持续性。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正积极拓展业务,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4,690.83万元,其中已确认收入金额为333.54万元,已中标/协商定价尚未签署合同金额为15,601.76万元;

  2、对照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截至目前公司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471.63万元,涉及合同金额较小;

  3、结合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老客户重复签约和新客户签约情况,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查阅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及已中标/协商定价未签署合同明细表,并检查主要合同;

  2、获取公司提供的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构成明细表,了解其他收入的具体内容,分析是否构成主营业务收入;检查公司不同业务类别的收入构成情况,检查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复核收入划分是否准确;

  3、复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扣除明细表,根据营业收入扣除事项的相关规定,对公司提供的营业收入扣除项目及其金额,逐一进行核查,检查收入扣除项的判断依据是否合理,扣除项目对应金额是否准确;

  4、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在手订单的新老客户签约情况以及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的持续性。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正积极拓展业务,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4,690.83万元,其中已确认收入金额为333.54万元,已中标/协商定价尚未签署合同金额为15,601.76万元;

  2、对照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截至目前公司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471.63万元,涉及合同金额较小;

  3、结合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老客户重复签约和新客户签约情况,公司在客户拓展、订单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问题6、关于应收款项。年报披露,应收商业承兑汇票余额2,166.49万元,同比增长968.91%;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7,390.22万元,营收占比为156.82%。同时,2022年末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8,048.08万元,占比41.54%,上年度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为4.84%。

  请你公司:(1)列示应收商业承兑汇票主要构成情况,包括应收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出票人和承兑人以及信用状况、企业性质、与公司关联关系、对应用途等,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相关客户采用票据结算是否符合商业惯例。(2)列示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应收账款欠款方的名称、销售收入金额及确认时间、销售产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信用结算政策及其变化情况、实际账期与信用政策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应收账款账龄及计提的坏账准备情况。 (3)补充披露账龄1年以上的主要交易对手方,是否存在信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是否存在应当按照单项计提坏账损失的交易对手方,并说明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大幅增加以及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4)结合应收账款的客户类型、重要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评估,说明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列示应收商业承兑汇票主要构成情况,包括应收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出票人和承兑人以及信用状况、企业性质、与公司关联关系、对应用途等,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相关客户采用票据结算是否符合商业惯例

  公司期末应收商业承兑汇票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同行业可比公司票据结算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上表,同行业可比公司期末均存在商业承兑汇票,公司2022年末商业承兑汇票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处于同行业中间水平,公司部分客户采用票据结算符合商业惯例。

  (二)列示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应收账款欠款方的名称、销售收入金额及确认时间、销售产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信用结算政策及其变化情况、实际账期与信用政策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应收账款账龄及计提的坏账准备情况

  单位:万元

  ■

  注:K00012022年销售收入低于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系部分订单按照净额法进行收入确认。

  续上表

  单位:万元

  ■

  账期与实际结算存在重大差异说明:

  (1)K0038:公司交货验收已完成,客户正在走付款程序,国企付款流程较长,因此实际账期较长。客户为国企,信用状况较好,不存在回款风险。

  (2)K0041:公司交货验收已完成,但终端客户安装调试延迟,付款放缓,相应对公司付款延迟,因此实际账期较长。截止2023年5月末已回款98.66%。

  (3)K0044:公司交货验收已完成,受经济下行影响,系统集成商的最终交货、收款延迟,因此实际账期较长,截止2023年5月末已回款96.81%。

  (4)K0042:公司交货验收已完成,但终端客户安装调试延迟,付款放缓,相应对公司付款延迟,因此实际账期较长。截止2023年5月末已全部回款。

  (三)补充披露账龄1年以上的主要交易对手方,是否存在信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是否存在应当按照单项计提坏账损失的交易对手方,并说明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大幅增加以及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

  ■

  账龄1年以上的主要交易对手方经营情况良好,不存在信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也不存在应当按照单项计提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大幅增加,主要系2022年经济下行,客户对终端用户的交付放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军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收入规模较上期大幅下降,且部分产品于四季度交付较多,同时2021部分大客户本期回款进度缓慢,账龄1年以上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上升主要系经济下行等因素导致部分集成客户的最终用户支付货款节奏放慢,或安装调试延迟,导致客户付款拖延,截止到期后回款情况良好。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大幅增加,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上升主要受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影响,具有合理性,应收账款不存在较大的不可回收风险。

  (四)结合应收账款的客户类型、重要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评估,说明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

  如上表,主要客户的应收账款账龄均在两年以内,客户主要为长期合作客户或政府项目客户,回款能力较强,且无相关诉讼风险,未见明显的坏账风险。同时,公司持续跟踪大额应收款客户的回款情况,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以及诉讼情况,针对长期逾期款项,成立催收小组,由销售副总牵头,销售人员配合,积极催收款项,截至2023年5月末,长账龄应收账款已经陆续收回。

  综上,2022年末,公司应收款项中无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应收款项,均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相关坏账准备均已计提充分。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2、获取2022年票据明细表,检查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和承兑人工商信息,核实其企业性质、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3、查询同行业可比公司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情况,分析采用票据结算是否符合商业惯例;

  4、获取应收账款明细及期后回款情况;

  5、获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算表,检查计提方法是否按照坏账准备会计政策执行;

  6、对照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实际账期与信用政策是否相符;

  7、查询主要客户的工商资料及涉诉情况,及其他负面新闻情况,判断主要客户的回款能力。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相关客户采用票据结算符合商业惯例;

  2、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部分未按照约定信用政策付款,但截至2023年5月末,逾期客户基本已回款完毕;

  3、账龄1年以上的主要客户不存在信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情况,不存在应当按照单项计提坏账损失的客户,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大幅增加以及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上升主要系经济下行,终端客户回款放缓,具备合理性;

  4、结合应收账款的客户类型、重要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评估,公司相关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并测试关键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2、获取2022年票据明细表,检查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和承兑人工商信息,核实其企业性质、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3、查询同行业可比公司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情况,分析采用票据结算是否符合商业惯例;

  4、获取应收账款明细及期后回款情况;

  5、获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算表,检查计提方法是否按照坏账准备会计政策执行,重新计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是否准确;

  6、对照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实际账期与信用政策是否相符;

  7、查询主要客户的工商资料及涉诉情况,及其他负面新闻情况,判断主要客户的回款能力;

  8、对重要客户进行访谈,了解客户的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相关客户采用票据结算符合商业惯例;

  2、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部分未按照约定信用政策付款,但截至2023年5月末,逾期客户基本已回款完毕;

  3、账龄1年以上的主要客户不存在信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情况,不存在应当按照单项计提坏账损失的客户,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大幅增加以及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上升主要系经济下行,终端客户回款放缓,具备合理性;

  4、结合应收账款的客户类型、重要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评估,公司相关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问题7、关于存货。年报披露,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0,163.78万元,同比增长21.41%,占期末总资产的26.92%,占营业收入的181.83%,同比增幅显著。公司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实行订单式生产为主、少量库存式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公司本年度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而上年度未对发出商品计提跌价准备。

  请你公司:(1)结合存货的类别、库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和测试过程、可变现净值等,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2)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各产品订单覆盖率和备货情况、2023年一季度销售情况,说明各类存货变动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滞销产品。(3)量化分析在营业收入规模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规模是否与公司在手订单、未来生产计划相匹配。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结合存货的类别、库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和测试过程、可变现净值等,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2022年末,存货库龄分布如下表:

  单位:万元

  ■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一般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针对原材料库龄三年以上的部分(不包含工具类)全额计提跌价;对产成品及半成品采用个别估计售价的方法确认其可变现净值,并对其个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对于在产品按其对应的最终产品是否跌价判断在产品是否存在跌价迹象。若最终产品存在跌价,公司对于在产品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后的金额确定。

  2022年,结合存货库龄,库龄在3年以上的原材料,库存商品预计可变现净值为零,公司对该部分原材料,库存商品全额计提了跌价,同时对于部分库龄3年以内的库存商品以及发出商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价的,公司计提了跌价,发出商品本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3万元,系本年产量下降,人工制费分配较多,以及销售税费率增长所致;对于委托加工物资,数量繁多、单价较低,库龄均在一年以内,预计不存在减值,故针对该部分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期末在产品对应的产成品未见明显存货减值迹象,且该部分库龄较短,多数产品在生产周期内,针对此部分未计提跌价准备。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如下表:

  ■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取自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

  2022年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处于同行业公司中游水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高于睿创微纳、大立科技,但低于高德红外、久之洋,主要系高德红外为适应之前防疫市场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红外测温产品,随着国家防疫政策调整,该类产品市场需求急速变化减少,在2022年末对其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计提了较多的存货跌价准备,同时随着对红外行业物料可用周期的深入了解和更精确判断,部分存货因市场需求变化、质量风险等原因计提了较多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应期末存货跌价准备较高;久之洋的存货跌价准备较高系其对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后提升较多。

  综上,公司结合存货类别、库龄情况、可变现净值等因素,对存货计提了充分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各产品订单覆盖率和备货情况、2023年一季度销售情况,说明各类存货变动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滞销产品

  1、各类存货变动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公司2022年末存货余额较2021年末增长24.19%,各个类别均出现不同比例的增长,主要是基于公司生产经营需求、采购周期等进行采购和生产备货所致。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38.78%,一方面系公司2021年度根据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和预期销售备货形成了一定的库存,但2022年度受国内外形势和“十四五”军品采购计划放缓等因素影响,在2022年特别是上半年订单量减少,前期库存销售情况未达预期;另一方面系在2022年四季度军品订单陆续下达,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好转,民品业务开始复苏,外贸业务增长,公司取得了较多的订单以及采购意向,根据相应在手订单以及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公司进行了相应备产,整体导致库存商品较期初增加。在产品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99.63%,主要系2022年四季度军品订单陆续下达,公司进行生产备货和对新品的研发试制生产,以及军品项目竞标较多,公司生产样机配合总体单位进行竞标,相应在产品增加。原材料金额较大,且期末余额较期初略有增加,一方面系公司的部分主材探测器与镜头为进口采购,采购周期较长,且考虑国际形势和公司作为受限实体,公司会根据在手订单以及市场预期提前进行备货,而2022年度部分订单交付延迟以及实际销售未达预期,造成部分探测器、镜头期末金额较高;另一方面公司2022年末订单陆续下达,2023年交货需求增加、业绩预期较好,公司对探测器、镜头等主材,以及电路板等进行了适量备货。

  2、各类型产品生产周期、订单覆盖率和备货情况,2023年一季度销售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综上,公司各类存货的变动主要系公司基于采购周期、在手订单和需求备货等进行采购和生产。2022年末公司各类型产品均有在手订单/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对应且库龄大部分在一年以内,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周期大约为4-8周左右,2023年一季度销售情况良好;针对于长库龄的存货,目前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处理该部分存货;故公司基本不存在滞销的产品。

  (三)量化分析在营业收入规模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规模是否与公司在手订单、未来生产计划相匹配

  单位:万元

  ■

  注:存货类别包括2022年库存商品以及原材料金额;期后销售金额为2023年1月1日-4月30日销售产品对应结转的成本金额;订单覆盖率=(在手订单+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1+税率)*(1-毛利率)/(存货期末余额-期后销售金额)

  2022年末,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订单覆盖率为77.73%,主要系公司基于在手订单的生产经营需求、采购周期等进行原材料采购备货以及根据对市场需求预测,先进行备产,产生货架式产品。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业务开拓,军品业务方面,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渐落实,新的军品采购计划开始下达,重要的军品竞标陆续开始,公司积极配合各总体单位进行竞标;民品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从产品端和市场端两个方面,结合募投项目的开展,提升民品研发投入,从细分领域向整个工业及消费市场渗透,保证民品市场中长期业绩目标。本期营业收入规模大幅缩减主要系受经济下行状况,客户对终端用户的交付放缓导致对公司的订货需求减缓以及“十四五”规划期间的军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订单签订延迟导致本期交付的项目减少所致,期末原材料、库存商品规模与公司在手订单、未来生产计划相匹配。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存货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2、查阅年审会计师实施的存货监盘相关底稿;

  3、获取并复核期末存货库龄明细表及管理层对存货估计售价的预测,查阅年审会计师对库龄较长的存货进行分析性复核的相关底稿;

  4、获取并查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了解其存货减值测试过程,评价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5、获取公司各类存货收发存明细,结合当期生产、销售情况分析存货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6、获取在手订单及已中标未签署合同明细表;

  7、获取2023年一季度销售明细表,检查库存商品的期后销售情况及订单、销售出库单等凭证;

  8、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结构、存货跌价情况,分析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是否充分。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结合库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和测试过程、可变现净值等因素,对存货计提了充分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2、2022年末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周期大约为4-8周左右,生产周期较短,各类型产品均有订单对应,订单覆盖率较高,2023年一季度销售情况良好,订单覆盖率较高,基本不存在滞销情形;

  3、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规模主要系公司综合考虑采购周期、生产周期等情况备货所致,与公司在手订单、未来生产计划相匹配。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存货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并测试关键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2、实施存货监盘程序,观察和检查存货的数量、状况;

  3、访谈生产部门负责人,了解未来的生产计划、产品的生产周期等情况;

  4、获取并复核期末存货库龄明细表及管理层对存货估计售价的预测,对库龄较长的存货进行分析性复核,分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合理;

  5、获取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复核存货减值测试过程,抽查是否按相关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执行,检查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期的变化情况等,核实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6、获取公司各类存货收发存明细,结合当期生产、销售情况分析存货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

  7、获取在手订单及已中标/协商定价未签署合同明细表;

  8、获取2023年一季度销售明细表,检查库存商品的期后销售情况及订单、销售出库单等凭证;

  9、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结构、存货跌价情况,分析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是否充分。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结合库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和测试过程、可变现净值等因素,对存货计提了充分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2、2022年末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周期大约为4-8周左右,生产周期较短,各类型产品均有订单对应,订单覆盖率较高,2023年一季度销售情况良好,订单覆盖率较高,基本不存在滞销情形;

  3、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规模主要系公司综合考虑采购周期、生产周期等情况备货所致,与公司在手订单、未来生产计划相匹配。

  

  问题8、关于研发费用。年报披露,本期研发费用为4,843.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3.68%,同比增长25.99%。其中,职工薪酬、技术服务费等增幅较大,但物料消耗同比下滑幅度较大。2023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658.79万元,同比增长73.89%。

  请你公司:(1)结合研发人员变动情况,补充披露在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研发人员薪酬在项目成本和研发费用之间的分摊方法,是否存在将项目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2)结合公司在研项目情况,补充披露研发费用的主要投向、研发费用具体构成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并说明在研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3)补充披露技术服务费的具体内容及用途,是否涉及到公司关键技术,结合与相关方的合作模式,说明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的原因。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结合研发人员变动情况,补充披露在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研发人员薪酬在项目成本和研发费用之间的分摊方法,是否存在将项目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1、结合研发人员变动情况,补充披露在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研发人员及职工薪酬变化如下表:

  单位:万元

  ■

  注:研发人员月均人数=各月末研发人员人数/12,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研发人员月均人数

  由上表,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2021年末的114人增长到2022年末的153人,同比增长34.21%,计入研发费用的研发人员人数同比增长33.68%,与此同时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本期同比增长30.81%,研发费用的薪酬增长主要系研发人员人数增加所致。

  在2022年度,因受到军品采购程序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公司各中标项目的订单签订和交付进度较为缓慢,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然而公司是重视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满足可以预见的产品结构变化,拓展新的产品市场,同时配合募投项目的开展,公司在2022年度围绕光电系统、智能相机、检测仪、红外模块、红外相机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吸纳优秀的研发人才,形成不断扩大的优秀研发团队与深厚的人才储备。其中,研发人员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人

  ■

  优秀研发团队在2022年持续投入,2022年新增了专利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项,新研成功“新一代车辆辅助驾驶夜视成像技术”,突破了微光成像HDR(高动态范围)算法、图像拼接算法等技术。

  综上所述,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公司仍继续深耕红外热成像相关技术,公司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研发人员人数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2、结合研发人员薪酬在项目成本和研发费用之间的分摊方法,是否存在将项目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每年年初,研发部门根据公司董事会的年度经营计划制定各个具体的研发项目计划,按照研发人员的专业、工作经验等条件将全部研发部门员工分配到各研发项目及试制生产项目中。公司召开总经理办公会,会议上讨论并表决通过各研发项目的立项申请后,研发人员按照被分配的研发项目从事相应的研发活动。研发部门发生的除折旧摊销以外的全部支出按照各个项目进行归集,分别计入项目成本与研发费用。试制生产项目主要是制作各研发项目的样机以及小批量试产,相应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项目成本,而被分配到各个具体研发项目的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所属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不存在将项目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二)结合公司在研项目情况,补充披露研发费用的主要投向、研发费用具体构成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并说明在研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1、结合公司在研项目情况,补充披露研发费用的主要投向、研发费用具体构成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

  2022年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研发主要是依托自身优势,在技术方向上围绕成像技术,开展光学、激光、人工智能等周边专项技术的研究;在产品领域上,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基础,逐步向固态微光、短波、紫外、可见光等方向拓展;在产品类型上,向上游、分系统发展,积极开展多光谱综合光电系统产品研究、全景光电雷达系统技术研究。如上表所示,公司2022年度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为光电系统、智能相机、检测仪、红外模块、红外相机等领域,主要支出为研发人员的薪酬支出。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的具体构成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研发费用2022年较上年同比增长25.99%,主要系公司为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参与军品项目竞标,不断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募投项目的顺利开展,相关研发支出增加。

  其中职工薪酬本期同比增长30.81%,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增加导致职工薪酬增长。物料消耗较上年下降53.53%,主要系公司在国内军品市场配合总体单位参与竞标,需提供竞标项目相应的研发样机或成果,而本年多以方案竞标,对材料的需求较小,故研发领料减少;同时公司委托研制增加,自身领料减少;此外,公司的主要研发项目DMQJ-YT光电系统在上年研发前期已领用了需要的部分材料,本期材料需求减少。技术服务费较上年增长242.38%,主要系公司为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在多红外融合跟踪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智能巡检等相关技术的外部供应体系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外部公司的科研实力,以降低研发部门的时间成本及机会成本,委托研制增加。

  2、在研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本期研发人员增加的原因主要系拓展新的产品市场以及扩大现有产品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所需。在部分产品相关技术的外部供应体系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委托研制较公司自行研发更能够降低研发部门的时间成本及机会成本,故公司委托研制增加,自身领料减少。同时,公司本年参与军品竞标多以方案竞标,对材料的需求较小,故研发领料减少。此外,公司主要研发项目DMQJ-YT光电系统在上年研发前期也已领用了需要的部分材料,故本期公司研发领料减少。

  综上所述,在研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委托研制增加、方案竞标数量增加、光电系统项目上期领用部分材料,具有合理性。

  (三)补充披露技术服务费的具体内容及用途,是否涉及到公司关键技术,结合与相关方的合作模式,说明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的原因

  2022年,公司技术服务费的具体内容、用途等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2022年,公司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系:公司为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在多红外融合跟踪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智能巡检等相关技术的外部供应体系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外部公司的科研实力采用委托研制模式,以降低研发部门的时间成本及机会成本。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研发部门员工花名册及工资表,了解研发人员职工薪酬的分摊方法,分析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获取研发部门材料出库单,分析本期研发费用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3、获取技术服务费明细及相关合同,检查委托研制的具体内容、用途;

  4、对研发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研发费用的主要投向、研发费用具体构成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的原因、委托研制是否涉及公司的核心技术。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继续深耕红外热成像相关技术,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系研发人员增加,具有合理性;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在项目成本和研发费用之间的分摊方法合理,不存在将项目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2、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为光电系统、智能相机、检测仪、红外模块、红外相机等领域;在研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委托研制增加、方案竞标数量增加、光电系统项目上期领用部分材料,具有合理性;

  3、技术服务费未涉及到公司关键技术,公司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为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在多红外融合跟踪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智能巡检等相关技术的外部供应体系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外部公司的科研实力采用委托研制模式,以降低研发部门的时间成本及机会成本,具备合理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研发部门员工花名册及工资表,了解研发人员职工薪酬的分摊方法,分析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获取研发部门材料出库单,分析本期研发费用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3、获取技术服务费明细及相关合同,检查委托研制的具体内容、用途;

  4、对研发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研发费用的主要投向、研发费用具体构成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的原因、委托研制是否涉及公司的核心技术。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继续深耕红外热成像相关技术,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系研发人员增加,具有合理性;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在项目成本和研发费用之间的分摊方法合理,不存在将项目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2、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为光电系统、智能相机、检测仪、红外模块、红外相机等领域;在研发人员增加的情况下,物料消耗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委托研制增加、方案竞标数量增加、光电系统项目上期领用部分材料,具有合理性;

  3、技术服务费未涉及到公司关键技术,公司技术服务费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为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在多红外融合跟踪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智能巡检等相关技术的外部供应体系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外部公司的科研实力采用委托研制模式,以降低研发部门的时间成本及机会成本,具备合理性。

  

  问题9、关于短期借款。年报披露,公司2022年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8,523.6万元,且期末货币资金中无因抵押、质押或冻结等对使用有限制、有潜在回收风险的款项。公司2022年末短期借款账面价值7,572.35万元,较期初增长89.14%,主要系本期新增保证借款所致。同时,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38.52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较大。

  请你公司:(1)结合相关借款的借款时点、融资成本、融资渠道等情况,说明在公司存在大额未受限的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本期仍新增大额保证借款的原因。(2)结合主营业务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说明是否将持续发生大额财务费用以及对公司利润等的影响。(3)结合现有货币资金及现金流情况、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其他资本性支出计划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是否具有持续性,以及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改善资金状况的措施。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结合相关借款的借款时点、融资成本、融资渠道等情况,说明在公司存在大额未受限的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本期仍新增大额保证借款的原因

  2022年公司短期借款具体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公司本期银行存款不存在使用受限情况,本期增加较多的银行借款主要原因是公司银行存款中募集资金占比较高,因募集资金为专用于募投项目,公司为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储备相应资金;同时在2022年度,公司因受到军品采购程序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公司各中标项目的订单签订和交付进度较为缓慢,导致公司收入和利润下滑,相应经营收到的现金流低于购买商品、支付员工薪酬、支付期间费用现金流,因为公司为保证较为充分运转资金,增加了较多的银行借款。公司在增加借款时,也考虑了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公司的融资渠道均为银行贷款,均为保证方式的借款,平均融资成本为年利率在2.50%-5.00%,总体年度融资成本也低于公司未受限资金的利息收入。

  (二)结合主营业务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说明是否将持续发生大额财务费用以及对公司利润等的影响

  2023年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0.64万元,同比增长107.45%,发生营业成本2,463.10万元,同比增长163.91%。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足,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军品市场,拓展民用市场,并在医疗、环保等领域进行更多储备和布局。同时,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链整合,健全产品线,进一步扩大非制冷探测器生产能力。除上述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的措施外,公司拟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持续加强催收回款。在2023年1-4月,通过公司加大客户催收等措施已经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但公司客户回款仍会受到终端客户等因素影响,为保证未来经营活动有稳定和充足的现金流,公司会基本维持现阶段的贷款规模。2023年,公司预计会发生300万元左右的融资成本,对公司利润表影响较小。

  (三)结合现有货币资金及现金流情况、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其他资本性支出计划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是否具有持续性,以及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改善资金状况的措施

  公司现有货币资金及现金流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

  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6,587.05万元,货币资金余额为28,343.41万元,其中募集资金余额为10,889.35万元,募集资金暂时补流金额为1亿元,扣除募集资金以及补流资金后货币资金余额为7,454.06万元。在2023年1-4月,公司累计销售回款11,826.2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1.32万元,已经由负转正,公司未来会持续加强催收回款,改善现金流,同时公司预计2023年除募投项目外不存在其他大额资本性支出,公司现有资金可以满足公司经营中的采购支出、薪酬支付、税款缴纳以及借款偿还等需求,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不具有持续性,公司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为改善公司资金状况,公司拟采取如下措施:公司将持续跟进订单执行情况,保证按计划交付产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持续加强催收回款;同时在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下,结合预算管理合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对各项活动进行项目管理,减少公司不必要的现金支出。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短期借款明细,了解相关借款的借款时点、融资成本、融资渠道等情况;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本期新增大额保证借款的原因;

  2、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询问公司主营业务情况、未来发展计划,了解是否将持续发生大额财务费用以及对公司利润等的影响;

  3、获取公司截至2023年4月末的银行流水与客户回款登记表,检查相关合同的回款情况;

  4、获取公司截止2023年4月末货币资金明细表及现金流量表;

  5、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现有货币资金及现金流情况、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其他资本性支出计划,询问公司拟采取的改善资金状况的措施。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存在大额未受限的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本期仍新增大额保证借款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银行存款中大部分为募集资金,在业绩下滑情况下增加借款为保证正常经营充足的现金流,具有合理性;

  2、为保证未来经营活动有充足的现金流,公司会基本维持现阶段的贷款规模,预计2023年会发生300万元左右的融资成本,对公司利润表影响较小;

  3、截至2023年4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1.32万元,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不具有持续性;同时公司预计2023年不存在其他大额资本性支出,公司现有资金可以满足公司经营中的采购支出、薪酬支付、税款缴纳以及借款偿还等需求,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短期借款明细,了解相关借款的借款时点、融资成本、融资渠道等情况;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本期新增大额保证借款的原因;

  2、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询问公司主营业务情况、未来发展计划,了解是否将持续发生大额财务费用以及对公司利润等的影响;

  3、获取公司截至2023年4月末的银行流水与客户回款登记表,检查相关合同的回款情况;

  4、获取公司截止2023年4月末货币资金明细表及现金流量表;

  5、访谈公司财务负责人,了解公司现有货币资金及现金流情况、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其他资本性支出计划,询问公司拟采取的改善资金状况的措施。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存在大额未受限的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本期仍新增大额保证借款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银行存款中大部分为募集资金,在业绩下滑情况下增加借款为保证正常经营充足的现金流,具有合理性;

  2、为保证未来经营活动有充足的现金流,公司会基本维持现阶段的贷款规模,预计2023年会发生300万元左右的融资成本,对公司利润表影响较小;

  3、截至2023年4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1.32万元,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不具有持续性;同时公司预计2023年不存在其他大额资本性支出,公司现有资金可以满足公司经营中的采购支出、薪酬支付、税款缴纳以及借款偿还等需求,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问题10、关于其他非流动资产。年报显示,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为395.30万元,同比增长531.35%,主要系预付装修款与设备款增加所致。2023一季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1,426.43万元,较期初增长260.85%。请你公司补充披露2022年、2023一季度非流动资产的构成及变化情况,说明同比增幅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复:

  一、公司回复

  2022年末、2023一季度末其他非流动资产的构成及变化情况如下表:

  单位:元

  ■

  其他非流动资产2023年一季度末较2022年增长260.85%,其中预付设备款较2022年末增长393.67%,预付装修款较2022年末增长171.54%。预付设备款增加主要是公司在2022年12月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综合考虑市场、行业环境的变化及公司实际情况,调整新增“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项目在子公司西安英孚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英孚瑞”)实施,该项目所需要产线设备较多,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预付等离子去胶机、真空焊接炉、X-Ray设备、高低温试验箱、振动台、冲击台等设备款较多。预付装修款增加主要是2023年西安英孚瑞增加实施募投项目,同时公司在2022年新设立激光研发事业部开展激光测距研发项目,均增加了新厂房租赁,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对相应厂房进行装修,预付了部分厂房装修款。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其他非流动资产明细及期后结转情况,查阅供应商的采购合同,了解相关业务背景;

  2、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新增募投项目、研发项目的原因,预付款采购的内容,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并评估其合理性;

  3、查阅年审会计师对2022年末供应商的往来余额进行函证的相关底稿,评估其他非流动资产确认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设备款同比增幅较大主要系公司新增募投项目,所需产线设备较多,预付设备款增加;预付装修款增加主要系募投项目实施和激光研发事业部增加了新厂房租赁,对相应厂房进行装修预付了部分装修款;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幅较大与公司实际业务相符,具有合理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其他非流动资产明细及期后结转情况,查阅供应商的采购合同,了解相关业务背景;

  2、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新增募投项目、研发项目的原因,预付款采购的内容,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并评估其合理性。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其他非流动资产中预付设备款同比增幅较大主要系公司新增募投项目,所需产线设备较多,预付设备款增加;预付装修款增加主要系募投项目实施和激光研发事业部增加了新厂房租赁,对相应厂房进行装修预付了部分装修款;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幅较大与公司实际业务相符,具有合理性。

  

  问题11、关于供应商和采购情况。年报披露,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9,901.52万元,G0038为报告期内新进入前五名的供应商,同时为本期第一大供应商。2022年末,公司应付账款为4,761万元,同比增长60.98%,主要系主期末公司未结算货款较多。2023一季度,应付账款为5,080.65万元,比期初仍增长7%;2023一季度,预付款项为2,990.13万元,比期初增长281.24%。

  请你公司:(1)补充披露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产品、采购金额及占比、合作年限,说明前五大供应商变化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2)补充披露前五名应付账款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期后付款情况、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说明应付账款大幅增长原因,是否与全年采购额、营业成本、存货变动相匹配;(3)补充披露2023一季度预付款项前五名的具体情况,包括预付对象、采购的具体内容及金额、预付款周期及期后结转情况,是否与2022预付款项前五名发生变化及原因,结合采购模式、在手订单情况,说明预付款项增长的合理性。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补充披露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产品、采购金额及占比、合作年限,说明前五大供应商变化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产品、采购金额及占比、合作年限如下表:

  单位:万元

  ■

  2022年度前五大供应商未见明显变化,除G0038为2022年新进入前五名的供应商,其余供应商均为上期前五大供应商。2022年度G0038采购额增加,主要系2022年度K0001向富吉瑞采购机芯产品,该机芯产品生产需要特殊型号探测器,而G0038有该材料采购渠道,相应公司向G0038采购额增加;本期对K0001机芯产品销售按照净额法进行了收入确认,但计算本期采购额时仍将对G0038的采购计算在内,因此G0038进入前五大供应商中。

  (二)补充披露前五名应付账款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期后付款情况、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说明应付账款大幅增长原因,是否与全年采购额、营业成本、存货变动相匹配

  1、2022年前五名应付账款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期后付款情况、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如下表:

  单位:万元

  ■

  注: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中包括已通过银行票据背书支付,但已背书银行票据属于信用风险较高银行承兑且未到期的金额;期后付款金额为截至2023年5月末付款金额。

  由上表可见,与期末应付账款余额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模式均为以销定采;采购的产品为探测器、镜片、元器件、结构件等;除K0007、G0002外,其余期末余额前五名供应商,期后支付情况良好;公司与期末余额前五名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

  2、全年采购额、营业成本、存货变动情况与应付账款匹配情况

  单位:万元

  ■

  从上表可知,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50.96%,全年采购额较上期下降10.70%,存货余额较上期末增长24.19%,应付账款余额较上期末增长60.98%;公司采购按照货物批次与供应商进行货款结算,因受经济下行状况,客户对终端用户的交付放缓导致对公司的订货需求减缓,公司业务出现前三季度减少而四季度增加的情况,相应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也主要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2022年完结批次较少,支付货款较少。因此应付账款规模和全年采购额、营业成本和存货变动是匹配的。

  (三)补充披露2023一季度预付款项前五名的具体情况,包括预付对象、采购的具体内容及金额、预付款周期及期后结转情况,是否与2022预付款项前五名发生变化及原因,结合采购模式、在手订单情况,说明预付款项增长的合理性

  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预付款项前五名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2023年一季度末预付款项前五名中,G0044、G0045为新进前五大预付对象,主要原因系公司为多元化发展,调整新增“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相应研发项目需要晶圆流片,公司在与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前预付了加工费。

  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为4,690.83万元,总额较少,主要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渐落实,新的军品采购计划陆续下达,由于军工客户采购审批决策和管理流程,其采购习惯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采购和结算通常集中在下半年,公司积极配合争标、拓展客户,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的订单约15,601.76万元。公司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较多,且原材料采购尤其是境外探测器采购易受贸易战影响,相关备货工作需要提前开展。

  综上,2023一季度末预付款项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281.24%,主要系公司为满足在手订单及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的需求,部分探测器需从国外进口,为进口红外探测器而预付的货款较多。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采购明细及主要供应商采购订单,查阅主要供应商工商材料、采购内容、合作年限;

  2、检查主要供应商期后付款情况;

  3、访谈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人,了解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产品、发生变化的原因,应付账款以及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并评估其合理性;

  4、获取预付款项明细及期后结转情况,查阅大额预付款项的合同,了解相关业务背景,了解公司实际付款周期。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中主要供应商未见明显变化G0038为特定型号材料采购需求增加导致采购额增加,变动原因合理;

  2、公司应付账款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按照货物批次与供应商进行货款结算,2022年完结批次较少,支付货款较少;应付账款大幅增加与全年采购额、营业成本、存货变动相匹配;

  3、预付款项增长主要系公司为满足在手订单及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的需求,部分探测器需从国外进口,为进口红外探测器而预付的货款较多,具备合理性。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采购明细及主要供应商采购订单,查阅主要供应商工商材料、采购内容、合作年限;

  2、检查主要供应商期后付款情况;

  3、访谈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人,了解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产品、发生变化的原因,应付账款以及预付款项增长的原因,并评估其合理性;

  4、获取预付款项明细及期后结转情况,查阅大额预付款项的合同,了解相关业务背景,测算公司实际付款周期。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中主要供应商未见明显变化G0038为特定型号材料采购需求增加导致采购额增加,变动原因合理;

  2、公司应付账款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按照货物批次与供应商进行货款结算,2022年完结批次较少,支付货款较少;应付账款大幅增加与全年采购额、营业成本、存货变动相匹配;

  3、预付款项增长主要系公司为满足在手订单及已中标/协商定价但尚未签订合同项目的需求,部分探测器需从国外进口,为进口红外探测器而预付的货款较多,具备合理性。

  问题12、关于募投项目。年报披露,公司募投项目“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投入进度分别为11.98%、18.45%,预计可达使用状态日期均为2024年10月。报告期内,公司将募投项目“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募投资金由19,809.21万元调整至12,809.21万元,调减的7,000万元用于新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其中封装线建设将于2023年4月底完成安装及调试,已接到加工订单,计划5月开始进入生产,尚未披露相关募集资金投入进度情况。公司2022年及2023一季度在建工程余额为0,2022年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7.81%。

  请你公司:(1)补充披露各募投项目截至2023年4月末已投入资金的金额、用途、支付对象及形成的相关资产情况;(2)结合前述情况,分析说明资金投入、项目进展是否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是否符合募集资金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3)补充说明“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投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如是,请补充相关风险提示。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补充披露各募投项目截至2023年4月末已投入资金的金额、用途、支付对象及形成的相关资产情况

  公司IPO计划募集资金50,00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6,983.84万元,低于募集资金项目投资总额。2021年11月1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议案》,同意公司对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在本次募集资金净额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于2022年12月2日和2022年12月19日日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以及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公司将募投项目“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中的子项目“光电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使用的募投资金由19,809.21万元调整至12,809.21万元,调减的7,000万元募集资金拟用于新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募投项目已投入资金的金额、用途、支付对象及形成的相关资产情况如下:

  ■

  (二)结合前述情况,分析说明资金投入、项目进展是否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是否符合募集资金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

  注释:截至2023年5月末,公司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

  如前所述,公司上述募集资金投入围绕募投项目建设内容开展,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上述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展如下:

  ■

  

  募投项目目前处于实施期内,未出现实施超期情况,项目进展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后续,公司将根据项目实施进展中的新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

  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募集资金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使用募集资金,对于新增项目实施主体等情况履行了相关规定程序要求。

  (三)补充说明“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投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如是,请补充相关风险提示

  1、“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

  公司“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主要是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民用工业领域,计划最终项目建成形成年产3,200台热成像产品的能力,目前进展相较于计划较为缓慢,主要系项目自启动后至2023年初,恰逢国内外形势变化,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受到显著影响,工业单位在相关检测设备的购置投入上明显缩水。针对该情况,公司及时调整产品销售策略,在环保执法等领域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但本项目聚焦的气体、测温工业检测设备行业的大环境直至2023年一季度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制约了公司工业检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增长。针对该情况,公司适当调整了项目建设的投入安排,2022年度重点投入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上,储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而对于生产条件的建设则适当放缓,结合实际的销售规模配置生产所需的设备、场地和人员,因此扩充产能的设备购置投入明显低于计划。此外,近两年根据工业检测业务收入的实际情况,公司在该业务方向的研发人员扩充和研发投入也进行了适当控制,以避免该业务方向出现较大亏损。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前进展缓慢,主要系公司在具体投入重点选择方面比较谨慎。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对于具体细分的投入点,公司仍在进行考量和尝试。总体的光电方向是确定的,但归结到如激光、短波、伺服控制、智能化平台等具体细分的投入重点,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仍在进行论证。公司现阶段投入主要集中在人员团队引入和部分项目投入,考虑到若设备或厂房等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发生偏差将给公司和股东造成潜在损失,因此在固定资产方面主要还是依托目前已有的条件进行一些补充。

  “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虽然进展相对缓慢,但是整体上仍然在按照计划投入,投入进度符合计划。前期受国内外大环境变化的影响,相关项目进展相对缓慢,随着国民经济复苏以及各项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公司募投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改善,募投项目建设将恢复正常进度,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保荐机构核查情况

  (一)保荐机构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募集资金投入明细账及相关合同凭证,查阅已投入资金的金额、用途、支付对象及形成的相关资产情况;

  2、获取并查阅募集资金专户的银行对账单;

  3、访谈公司募投项目的相关人员,了解募投项目的计划与进展;

  4、访谈公司募投项目的相关人员,了解“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投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以及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公司资金投入、项目进展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符合募集资金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

  2、“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合理,投入进度符合计划,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年审会计师核查情况

  (一)年审会计师履行的主要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募集资金投入明细账及相关合同凭证,查阅已投入资金的金额、用途、支付对象及形成的相关资产情况;

  2、获取并查阅募集资金专户的银行对账单;

  3、访谈公司募投项目的相关人员,了解募投项目的计划与进展;

  4、访谈公司募投项目的相关人员,了解“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投入进度是否符合计划,以及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二)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资金投入、项目进展符合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符合募集资金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

  2、“工业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合理,投入进度符合计划,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

  特此公告。

  北京富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