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10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002456 证券简称:欧菲光 公告编号:2023-051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深交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菲光”或“公司”)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发来的《关于对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问询函》(公司部年报问询函〔2023〕第198号),公司回复如下:

  一、报告期内,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27亿元,同比下降35.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51.82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97.43%,扣除减值损失后的营业利润为-30.81亿元。你公司光学光电产品营业收入103.83亿元,毛利率为-4.04%,同比下降12.14个百分点;智能汽车类产品营业收入12.12亿元,毛利率为2.60%,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

  (一)请你公司说明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净利润亏损额同比扩大的原因,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公司回复:

  1.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27亿元,同比下降35.09%,主要系全球经济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多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全球芯片供应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剧烈波动,导致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等多个行业均出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短缺等问题。消费类电子产业承受需求不振的较大压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短期内对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下降22.6%,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2.64亿部,同比下降23.1%。智能手机已从增量市场时代过渡到存量市场时代,并且全球智能机品牌的集中度逐年提升,整体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部分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措施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此外,因上年国外特定客户(以下简称“特定客户”)终止与公司的采购关系,公司与其相关的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

  2.净利润亏损额同比扩大的原因

  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2亿元,亏损额同比增长97.43%,主要系:

  (1)因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同比下降,同时因本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导致汇兑损失增加,营业利润减少;

  (2)受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下降影响,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本期分别计提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0.30亿元、7.00亿元和2.18亿元;

  (3)相关参股公司本期亏损,公司按照权益法对相关参股公司确认投资损失3.74亿元,并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2亿元;

  (4)为降本增效,加速资源整合,聚焦区域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及整体运营效率,公司对各地园区进行整合,园区整合费用短期内对本期净利润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5)报告期内,部分子公司未来可抵扣期内是否产生足额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弥补历史年度亏损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考虑,本期冲回部分子公司递延所得税费用,对本期净利润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6)公司为推动战略升级,大力发展智能汽车、VR/AR及IoT生态等新领域创新业务,持续投入研发,对本期净利润也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度经营亏损扩大,亏损额同比增长。

  3.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及主要业务范围,选取以下公司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

  同行业可比公司2021-2022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注1]净利润指标均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注2]本公告中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注3]合力泰数据仅取其年度报告中触控显示类产品及光电传感类产品收入及毛利率,瑞声科技数据仅取其年度报告中光学产品收入及净利率

  根据对比分析可知,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整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不存在重大差异,但各公司变动幅度不尽相同,主要系下游客户结构差异所致。

  综上所述,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请你公司结合主营产品毛利率为负值、扣除减值损失后的营业利润大额亏损的情况,说明公司主营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是否已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回复:

  1.主营产品毛利率情况

  2022年度,公司收入、成本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0.10%,同比下降8.65%。光学光电产品毛利率为-4.04%,同比下降12.14%,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游终端市场需求放缓、特定客户终止采购、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公司光学光电产品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同比下降;微电子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0.55%,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智能汽车类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1.12%,主要系产品收入规模增长所致。

  2.扣除减值损失后的营业利润情况

  2022年扣除减值损失后的营业利润为-30.81亿元,2021-2022年相关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由上表可知,2022年度扣除减值损失后的营业利润大幅亏损,主要系:

  (1)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特定客户终止采购、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导致营业利润减少;

  (2)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导致公司本期汇兑损失增加,;

  (3)公司相关参股公司本期亏损,公司按照权益法对相关参股公司确认投资损失3.74亿元;

  (4)公司为推动战略升级,大力发展智能汽车、VR/AR及IoT生态等新领域创新业务,持续投入研发,对本期营业利润也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3.公司主营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聚焦光学核心业务,以市场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架构、流程和考核机制,构建新型业务管理体系和平台,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同时以光学产业稳健发展为基础保障,加速发展智能汽车及新领域等创新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开拓新市场,构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板块的业务架构体系,提升自有完整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1)智能手机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大力发展高端镜头、高端摄像头模组等光学核心业务,以及3D TOF、指纹识别等微电子核心业务。公司是中高端摄像头产品的主力供应商,自主开发的高像素超级解像算法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应用开发,超级EIS防抖算法达到行业顶尖的水平,MGL高画质模组、CMP/GMP小型化模组、浮动对焦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实现量产,10倍连续变焦、芯片防抖、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技术已经完成技术开发,正积极布局交换镜头、偏振滤光等模组新技术;光学镜头业务进展顺利,一亿像素7P光学镜头和潜望式3X长焦镜头批量生产,长焦镜头、微距镜头和超广角镜头等多性能产品,均已进入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镜头供应链;3D SENSING及指纹识别产品在智能终端进一步渗透,市场规模较大且保持稳定,成为国内外主流手机厂商旗舰机型的主力供应商,并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整合产业链资源,布局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不断优化商业模式,推进产品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附加值,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增强业务盈利水平。同时,稳中求进,积极拓展新客户,逐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保持全球光学光电领域龙头地位。

  (2)智能汽车

  公司智能汽车聚焦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中控三大类产品线,发力广度和深度,增强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于先进传感器,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积极拓展硬件、软件和算法能力,可提供定制开发自动泊车系统、周视系统、行泊一体驾驶域控制器、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仪表中控、HUD等系统级产品,目前公司已取得20余家国内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依托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公司将继续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快速的开发周期,稳定的客户基础以及高品质、自动化的制程工艺,进一步拓展下游客户,逐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推动智能汽车相关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3)新领域

  公司持续加强新型技术领域产品的开发,多方位布局智能家居、VR/AR、工业、医疗、运动相机等新领域光学光电业务。其中:智能家居布局主要涉及智能门锁、IP摄像头、服务机器人等;VR/AR产品布局包括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光机模组和整机组装制造等。公司机器人产品线聚焦机器人感知智能核心技术方向,为客户提供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商业服务机器人及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等产品。截至目前,公司新领域客户和项目数持续增加,前期布局已初显成效。公司将借助高速增长的行业市场规模、良好的客户储备和先进的研发能力等核心优势,将新领域的收入占比明显提高,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贡献领域。

  综上所述,2022年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为负值、扣除减值损失后的营业利润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特定客户终止采购、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所致。公司主营产品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核心技术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随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VR/AR等行业的回暖,公司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公司主营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请你公司说明智能汽车类产品毛利率较低的原因,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公司回复:

  1.智能汽车类产品毛利率较低的原因

  公司2021-2022年智能汽车类产品收入及毛利率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2022年公司智能汽车类产品营业收入12.12亿元,毛利率为2.60%,毛利率较低,主要系受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供应紧张、美元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导致毛利率较低。若剔除本年车规级芯片涨价因素,智能汽车类产品本年毛利率为10.98%。

  为应对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公司加强原材料集采力度,提高采购议价能力;同时建立扁平化供应链,对于部分海外供应商,由原代理模式转变为直采模式,以期降低采购成本。

  2.智能汽车类产品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分析

  (1)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及主要业务范围,选取以下公司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

  (2)与同行业公司对比情况

  ■

  [注]上述数据来自可比公司2022年度报告智能汽车板块数据

  由上表可知,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智能汽车类产品毛利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同行业公司收入规模、客户结构情况如下:

  1)与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相比,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汽车类产品收入规模较小,因此芯片价格上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较为突出,规模效益带来的成本优势有待释放。

  2)可比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智能汽车业务的下游客户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可比公司客户主要包括欧美系车厂、日系车厂、合资车厂和国内自主品牌车厂等主流车企。

  综上所述,公司2022年智能汽车类产品毛利率较低,主要受全球芯片短缺、美元汇率变动因素影响,同时因收入规模、客户结构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略有差异,导致毛利率存在差异。

  二、年报显示,受业绩下滑影响,你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对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计提减值准备10.30亿元、7.00亿元和2.18亿元。同时,由于参股公司安徽精卓光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精卓科技”)近几年持续亏损,公司确认投资损失3.73亿元并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99亿元。

  (一)请你公司结合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安徽精卓科技持续亏损等情形,详细说明相关资产减值迹象在以前年度是否已经存在,以前年度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公司回复:

  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等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2020年净利润亏损,主要受特定客户终止与公司的采购关系影响,公司对相关资产全面清查,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7.13亿元,其中与特定客户相关的资产减值损失25.78亿元。

  2021-2022年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特定客户终止采购、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同时参股公司亏损,对公司营业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公司近三年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如下:

  单位:亿元

  ■

  1.2020年度资产减值原因及充分性说明

  2020年度,各项资产减值明细如下:

  单位:亿元

  ■

  2020年度,主要受特定客户终止与公司的采购关系影响,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7.13亿元,其中与特定客户相关的资产减值损失25.78亿元。

  针对特定客户,公司结合未来经营计划、机器设备的成新率、技术更新升级、处置措施等因素,将相关资产分为:

  (1)已签订转让协议或意向转让的资产;

  (2)开展新业务的资产;

  (3)无购买意向方和预计闲置的资产。

  根据上述资产分类进行减值测试,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结合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公司2020年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5.78亿元。

  针对与非特定客户相关的资产,公司进行全面清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2020年度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35亿元。

  综上所述,2020年公司基于行业环境、技术发展趋势、生产经营情况、相关资产的现状,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客观、真实的反映资产的价值,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2.2021年度资产减值原因及充分性说明

  2021年度,针对与特定客户相关的资产,公司积极寻求对外转让、内部综合利用等措施,降低实际损失,处置了绝大部分相关资产,但受产线配套复杂程度、客户加工需求、预算及相关市场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就部分与特定客户相关的资产与原意向购买方达成交易,无法给公司带来预期现金流入,因而公司就该部分剩余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结合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72亿元。

  针对与非特定客户相关的资产,公司组织工程部、研发部、设备部等部门,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发现3D工艺、盖板工艺订单大幅下降,双摄后半段组装及测试工艺,因算法替代,已逐步转移至手机终端组装厂,结合行业环境、技术发展趋势、生产经营情况,经评估,相关产品对应的机器设备、专利权和专有技术存在减值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组主要为3D资产组、盖板电容指纹资产组和CCM双三摄资产组等3个资产组相关的机器设备、相关专利权及专利技术。上述三个资产组相关无形资产因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也无可参考的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公司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结合北京北方亚事资产评估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评估报告,公司确认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合计4.10亿元。

  同时,因国际贸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措施,导致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剔除特定客户影响外)同比下降37.57%,公司根据准则以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期末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以产品销售订单为基础、按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按照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计提存货减值损失3.20亿元。

  综上所述,2021年公司基于行业环境、技术发展趋势、生产经营情况、相关资产的现状,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客观、真实的反映资产的价值,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

  3.2022年度资产减值原因及充分性说明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22年度,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下降22.6%。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游消费电子需求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09%,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上升。

  (1)存货减值准备

  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根据准则以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期末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以产品销售订单为基础、按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按照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计提存货减值损失10.30亿元。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司结合行业环境、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对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公司聘请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公司相关资产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095号、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108号)。结合评估报告,公司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原则,分别确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7.00亿元、2.18亿元。

  (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公司根据准则及相关规定要求,结合参股公司行业环境、生产经营情况,对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全面清查,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00亿元,主要为对安徽精卓光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精卓科技”)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99亿元。

  安徽精卓科技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由上表可知,安徽精卓科技2020-2022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相关财务指标呈增长转下降趋势。

  安徽精卓科技成立于2019年10月,主营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2020年,因相关客户及供应商认证以及生产线搬迁均需要一定时间,尚属于公司运营初创期,相关运营成本高,对营业利润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未出现减值迹象。

  2021年,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影响,公司部分园区的建设及搬迁进度有所延后,使得其主要客户的审厂及产品认证环节相应延缓,产能未能完全释放,开工率不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运营成本,造成亏损。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21年度,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51亿部,同比增长13.9%。结合行业权威统计的数据,虽然安徽精卓科技短期亏损,但营业收入同比规模增加,毛利率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增强;当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2亿元,同比增长412.50%,且近两年持续为正,预计生产性固定资产将持续为其带来正现金流入;资产负债率保持较稳定水平,且已与当地主要金融机构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元化融资渠道,融资保障能力较好。安徽精卓科技2021年多项财务指标向好,但净利润亏损,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自行对安徽精卓科技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公司未发现安徽精卓科技的长期股权投资出现减值。

  2022年,安徽精卓科技毛利率为-0.17%,未出现2021年较2020年的持续性提升,2021年虽出现大额亏损,但毛利率较2020提升了9.12个百分点;同时2022年资产负债率较2021年的55.01%、2020年50.84%的出现明显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2021年出现明显下滑,偿债能力弱化。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22年度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下降22.6%。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终端市场需求放缓、终端客户产品出货量大跌等影响,安徽精卓科技2022年度收入同比下降20.27%,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上升,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持续亏损。

  因2022年度安徽精卓科技营业收入规模下降,相关指标未持续转好,存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公司聘请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其进行评估,并出具了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116号)。公司对存在减值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原则,确认资产减值损失,2022年度公司对安徽精卓科技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99亿元。

  综上所述,2020-2022年,公司均根据准则以及相关规定的要求,于资产负债表日严格排查各项资产状态,对期末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本年度及以前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合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

  (二)请你公司详细说明相关资产的减值测算过程,报告期末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依据是否充分。

  公司回复: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进行减值测试,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经测试,公司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及测算过程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相关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存货存在以下情形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存货跌价准备的测算过程

  公司根据准则以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公司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

  1)产成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2)需要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因受下游终端市场需求量持续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等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公司以产品最近订单售价为基础、扣除加工成最终产品并销售的加工费用、销售费用、相关税费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按差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30亿元,报告期末对各类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充分。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及测算过程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下列迹象出现时,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1)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2)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

  3)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4)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测算过程

  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下游客户出货量下跌,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公司结合行业环境、技术发展趋势、公司经营情况等要素,根据准则及相关规定要求,组织工程部、研发部、设备部等部门,对期末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进行减值测试,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结合公司业务2022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主要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工艺精度不达标、制程变更、故障设备无报修价值导致无法再使用的设备:公司从设备使用状态、技术精度要求、维修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按其净残值作为可回收金额。根据测试结果,相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54亿元;

  第二类,计划终止使用、准备处置的厂房建筑物:公司参照周边出租房产的租赁价格,采用收益法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公司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子公司所属的厂房及其配套设施进行评估并出具了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108号)。结合评估情况,公司进行减值测试,相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38亿元。

  第三类,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的机器设备。受终端市场需求放缓影响,公司相关产品出货量大幅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公司机器设备存在减值迹象。公司聘请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出具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095号),本次评估采用收益法评估。按照项目经营计划,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按账面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相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08亿元。

  综合以上不同类别情况,公司2022年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00亿元,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等客观条件,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对存在减值的固定资产,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原则,确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报告期末确认的各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依据充分。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及测算过程

  (1)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下列迹象出现时,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1)该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该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3)该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4)其他足以证明该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测算过程

  公司根据准则以及相关规定的要求,排查各项资产状态,并结合市场动态、公司实际情况等相关因素,对各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结合公司业务2022年度计提无形资产减值主要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公司结合行业环境、技术发展趋势、生产经营情况、无形资产具体内容、产品结构类型、工艺优化等因素,经与公司研发部门、专利部门综合评估,部分专利权及专有技术因技术更新迭代,预计未来无法为公司带来净现金流入。根据测试结果,预计可收回金额为零,相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03亿元。

  第二类,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的无形资产。受终端市场需求放缓影响,公司相关产品出货量大幅减少导致公司无形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公司聘请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出具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095号)。本次评估采用收益法评估,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按账面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相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5亿元。

  综合以上不同类别情况,公司2022年度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18亿元,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等客观条件,重新估计相关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对存在减值的无形资产,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原则,确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报告期末确认的各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依据充分。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及测算过程

  (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五条 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预计金额等;

  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测算过程

  因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终端电子消费需求放缓,终端客户产品出货量大跌等不利因素影响,安徽精卓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27%,产能利用率不足,产品单位成本上升。2022年安徽精卓科技亏损7.9亿元,毛利率与上年比较未出现持续性提升,资产负债率出现明显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2021年出现明显下滑,偿债能力弱化。结合安徽精卓行业环境、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期末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迹象。

  公司聘请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安徽精卓科技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23﹞第3-0116号)。根据评估结果,公司持有的安徽精卓科技48.119%的股权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可回收金额为4.07亿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6.06亿元,相应确认安徽精卓科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99亿元。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末确认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依据是充分的。

  (三)你公司对存货计提的减值准备10.30亿元中,涉及原材料6.80亿元、库存商品2.74亿元。请你公司说明相关原材料、库存商品的用途、库龄情况,公司购入相关原材料、生产相关商品时是否充分考虑在手订单、市场需求预期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

  公司回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