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加综合毛利率更高的高电压等级避雷器产品的生产及销售。

  (三)公司避雷器产品毛利率波动与行业趋势比较

  避雷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中国西电子公司西电西避、平高电气合营企业平高东芝(廊坊)、抚顺电瓷为公司在避雷器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2020年至2022年,公司避雷器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7.01%、43.59%、37.75%,呈下降趋势。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中国西电子公司西电西避为公司在避雷器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避雷器产品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

  注: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由于平高电气未披露其联营企业平高东芝(廊坊)毛利率,公司避雷器领域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抚顺电瓷为非上市公司,无法获取其毛利率信息;此处列示中国西电-电容器和避雷器业务板块整体毛利率作为避雷器产品毛利率行业趋势进行比较。

  2022年较2020年,中国西电-电容器和避雷器业务板块毛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与公司避雷器产品毛利率波动趋势一致。

  综上,公司近三年避雷器产品毛利率变动主要受特高压避雷器毛利率变动的影响;特高压工程建设主要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具有一定周期性,同时,由于特高压项目避雷器中主要包含直流±800kV避雷器及交流1000kV避雷器,二者均为定制类非标准化产品,根据不同特高压项目需求在技术参数、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二者平均销售单价、单位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特高压项目避雷器单价、单位成本及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下游市场需求、在手订单、公司现有产能、产能利用率及扩产安排,分产品说明是否存在产能无法消化、过剩的风险,若存在,请说明拟采取的产能消化措施

  (一)公司募集资金项目规划情况

  1、公司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影响募集资金项目达产产能

  公司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42,563万元,后根据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整为19,579.60万元,占投资总额比例为46.00%。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2022年整体客观环境影响,公司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结合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动态调整,使得项目的实际投资进度与原计划投资进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假设以实际募集资金总额占投资总额比例为46.00%作为实际投入比例测算,公司达产年份的达产产能按照46.00%进行测算如下:

  ■

  2、募集资金项目产品具体类型将根据实际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避雷器产品单价为650元/支,中低压避雷器产品占比较高,包括10kV避雷器、35kV避雷器等;配电网产品单价为1.5万元/台,主要为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占比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支、台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按照电压等级划分的避雷器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及销售占比如下:

  单位:元/台

  ■

  注:销售占比为各电压等级避雷器及配件销售收入占避雷器整体销售收入比重。其中特高压避雷器电压区间为直流±800kV以上,交流1000kV以上;超高压避雷器电压区间为330kV及以上,750kV及以下;高压避雷器电压区间为直流±800kV以下,交流66kV及以上,220kV及以下;中低压避雷器电压区间为35kV及以下。

  2020年至2022年,公司配网类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及销售占比如下:

  单位:元/台

  ■

  由上表可见,募集资金项目避雷器主要对应公司中低压避雷器产品占比较高,一般情况下,系统电压等级越高,对系统中用于输配电设备过电压保护的避雷器的性能要求越高,相应的研发及生产工艺就越复杂,因而产品的销售价格就会越高;所以,在产线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生产避雷器的电压等级越高,对应的产能越低。募集资金项目配网类产品主要对应公司开关柜等产品占比较高,同理,在产线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生产配网类产品对应价格越高,对应的工艺流程越复杂,对应的产能越低。

  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对募集资金项目产品具体类型进行调整,在原计划的基础上会适时增加高附加值的中高压避雷器产品、箱式变电站等配网类产品的产能占比,对应的达产产能将低于原计划达产产能,届时达产产能将有一定折算。如达产产能按照五折进行折算,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应的产能情况如下:

  单位:支、台

  ■

  3、公司募集资金项目投入情况存在一定延期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2022年整体客观环境影响,公司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结合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得项目的实际投资进度与原计划投资进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预计2023年6月不能满足达产要求,公司正在根据相关规定要求,针对该事项履行内部决议程序、信息披露义务等。

  综上,考虑到实际募集资金投入情况以及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对募集资金项目产品具体类型进行调整,在原计划的基础上会适时增加高附加值的中高压避雷器产品、箱式变电站等配网类产品的产能占比,假设达产产能按照五折折算后,公司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的产能分别为避雷器161,000支、配电网产品16,100台。

  (二)下游市场需求、在手订单、公司现有产能、产能利用率及扩产安排情况

  1、下游市场需求

  随着新基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新能源并网发电、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包括避雷器和智能配电网产品在内的输配电控制设备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避雷器领域,在能源互联网背景及“新基建”加码下,特高压等电力工程建设及轨道交通、大型工矿企业设备及线路需要等为避雷器设备提供了巨大需求,我国避雷器制造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2020-2026年中国避雷器行业现状全面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数据,2015年,我国避雷器制造行业产量为4,043.82万支,2019年为6,948.03万支,同比2015年增长71.85%,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平稳增长,预计2026年将达到18,545.44万支。

  智能配电网领域,我国配电网建设聚焦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促进智能互联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强化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精益化运维、智能化管控,积极推动装备升级与科技创新,努力打造一流现代化配电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从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我国的电网建设近年来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且未来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一方面,我国特高压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基建、能源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及规划持续赋能特高压工程在国内的建设并推动其进一步走向世界,特高压避雷器等相关设备的生产厂商将有机会分享巨大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存量电网改造和智能配网建设一直是国网、南网等电力部门的重点工作,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对包括避雷器、智能配电网设备等相关输配电设备有着大量的需求。

  2023年,国家电网预计投入电网投资5,200亿元以上。特高压方面,根据国家电网规划,特高压线路投资额有望超过1,000亿元,2023年预计核准“5直2交”,开工“6直2交”,特高压直流开工规模为历史最高值,2023年3月公司已中标川渝特高压工程4,436万元,4月中标扬州-镇江直流工程575万元,5月9日特高压二批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已开标。

  非特高压避雷器方面,2023年2月,国家电网一批招标量1.5亿元,较2022年增长232%,公司中标2,675万元,较2022年增长147%。4月份,国家电网二批招标量2.26亿元,较2022年增长155%,公司中标2,056万元,较2022年增长44%。

  从国家电网集招一、二批的招标规模上看,比往年均有较高增长。下游行业国家电网的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叠加特高压的大规模建设,行业需求有一定的上升。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围绕避雷器、智能配电网设备的产能扩充、研发制造升级,因此,募投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在手订单

  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4.15亿元,同比增长6.84%。公司2023年3月末在手订单6.3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避雷器在手订单2.3亿元,同比增长5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手订单3.07亿元,同比增长4,150%,其中充电桩配套配网产品约1.2亿元。

  单位:万元

  ■

  3、公司现有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扩产安排

  ■

  公司2023年3月末在手订单6.35亿元,同比增长72%。2023年至2025年,公司将持续利用已有市场优势开拓避雷器、配网产品市场。预计公司的订单数量和销售收入将保持持续增长,公司募集资金项目预计2025年可以建设完成,届时募投项目完全达产的产能将能够较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增长的需求。目前募集资金项目尚在建设期,依据在手订单增长情况及下游行业需求增长情况,同时考虑公司产品交货季节性波动影响,现有产能、产能利用率及募投项目新增产能能够匹配订单执行需求,不存在产能过剩。

  (三)公司存在产能无法消化、过剩的风险相对较小

  1、募投项目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紧跟中国电力建设步伐和国内外行业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全面掌握了1000kV特高压交流避雷器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探索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全面掌握了直流系统用避雷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公司在特高压交直流避雷器研发、制造和工程实践中的积累和优势,有力地带动了常规电压等级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了交直流、全电压等级、多系列避雷器产品体系。智能配电网设备方面,公司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严控质量,使产品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交直流避雷器尤其是特高压避雷器和智能配电网产品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在市场驱动和服务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各大发电集团、电气设备成套商建立了良好关系并持续深入合作。公司具备丰富的产品研发及制造经验,拥有较为深厚的技术底蕴,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公司多年从事避雷器研发制造,避雷器系列产品涵盖交直流、全电压等级,已成为中国避雷器行业的知名企业,进入了国内超特高压交直流避雷器领域的第一梯队。2019年11月,公司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产品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紧跟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自主研制了以智能高压开关柜、一二次融合环网柜(箱)、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为代表的智能配网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避雷器领域,公司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各大发电企业集团的主要避雷器供应商。近年来,公司避雷器产品在国家重点电力工程项目持续中标,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居于前列。同时,公司还与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西电、上海电气、思源电气、沃尔核材、泰开集团等系统外行业知名电气设备成套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参与了多个国内外重点工程建设。

  智能配电网领域,公司产品在我国智能配电网建设输配电项目设备招标及企业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中的中标量稳步上升。截至2022年底,公司智能配电网主营业务产品在国网公司本部、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冀北、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国网本部匹配)、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国网本部匹配)、福建、蒙东、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新疆、西藏、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地均有中标。此外,公司自开展智能配网业务以来,变压器台区、箱式变电站、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电缆分支箱等配网产品在系统内和系统外市场持续中标。随着公司智能配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市场拓展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公司配电网设备业务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已在避雷器和智能配电网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同时,公司在充电桩领域的新业务拓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智能配网类产品的需求。

  综上,考虑到实际募集资金投入情况以及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对募集资金项目产品具体类型进行调整,在原计划的基础上会适时增加高附加值的中高压避雷器产品、箱式变电站等配网类产品的产能占比,假设达产产能按照五折折算后,公司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的产能分别为避雷器161,000台、配电网产品16,100台。同时,公司2023年3月末在手订单6.3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避雷器在手订单2.3亿元,同比增长53%;结合避雷器及智能配电网设备市场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公司拥有较为扎实的研发实力、生产经验、人才储备、品牌形象以及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公司存在产能无法消化、过剩的风险相对较小。公司后续将根据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扩大充电桩相关的配网产品销售规模,扩大系统外客户的开拓力度,以进一步降低公司产能过剩的风险。

  问题四

  关于应收账款。

  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合计55,249.1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1%。近三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0%、84%、87%,逐年上升。其中,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7,154.47万元,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18%。

  请公司:(1)按同一控制口径,分别列示前五大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对应的客户名称、账面余额、账龄、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及期后回款情况;(2)结合长账龄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名称、历史逾期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

  回复:

  一、按同一控制口径,分别列示前五大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对应的客户名称、账面余额、账龄、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及期后回款情况;

  (一)同一控制口径,分别列示前五大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名称、账面余额、账龄、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及期后回款情况

  公司同一控制口径下2022年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

  注:以上客户按照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径统计。其中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包括其下属电力局、电力公司及控制的其他电力设备公司等;河南锦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包含其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他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2021年9月23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西电集团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子公司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划转至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同一控制口径下2022年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账龄分布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

  注:以上客户按照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径统计。其中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包括其下属电力局、电力公司及控制的其他电力设备公司等;河南锦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包含其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他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2021年9月23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西电集团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子公司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划转至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有所上升,主要是2022年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增长。2021年度关联交易(主要是充电桩等EPC项目)产生的应收账款在2022年度已基本全部回款。

  2022年关联交易收入16,442.35万元,联合体投标产生的销售3,696.87万元,2022年上半年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已完成回款目标,2022年下半年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回款较少,主要是根据合同约定,终端客户虽完成验收但未到付款期。

  2023年一季度,2022年下半年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回款7,899.24万元,符合合同约定。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81.68%,1-2年应收账款占比10.61%,正常交易回款周期在1年以内,应收账款均在信用期内。

  (二)同一控制口径,分别列示前五大应收票据对应的客户名称、账面余额、账龄、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及期后回款情况

  单位:万元

  ■

  二、结合长账龄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名称、历史逾期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

  (一)长账龄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名称、历史逾期情况

  长账龄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明细

  单位:万元

  ■

  (二)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布如下:

  ■

  按账龄组合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同行业对比列示如下:

  ■

  注:数据来源于同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度报告。

  2022年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按照应收账款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8.04%,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基本一致。

  (三)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

  根据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历史数据统计的近三年各阶段账龄的平均迁徙率情况如下:

  ■

  公司应收账款各阶段账龄计提比例高于历史损失率,已充分计提坏账准备,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

  问题五

  关于应付票据。

  2022年公司应付票据10,737.61万元,同比增长133%;货币资金受限金额5,248.83万元,同比增长17%。

  请公司:(1)按同一控制口径,列式前五大应付票据对应的对象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与主要供应商的匹配情况,是否存在重大差异;(2)结合应付票据规模、结算方式、保证金比例,说明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货币资金受限情况的匹配性。

  回复:

  一、按同一控制口径,列式前五大应付票据对应的对象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与主要供应商的匹配情况,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前五大应付票据对应供应商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

  上述前五大应付票据对应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2022年度,前五大供应商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

  前五大供应商与应付票据对应供应商前五大不一致原因:

  ■

  公司前五大应付票据余额对应的供应商与前五大供应商仅一名重合,存在较大差异,主要系结算方式、信用期、结算条款不一致所致。

  二、结合应付票据规模、结算方式、保证金比例,说明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货币资金受限情况的匹配性。

  2021-2022年应付票据规模、结算方式、保证金比例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

  单位:万元

  ■

  供应商采购结算方式是否使用票据支付,主要取决于公司与供应商所签订采购合同中的约定的结算方式,公司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信用期支付供应商货款,2022年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13.99%,采购金额较同期增长,故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大幅增长属于合理增长。

  2022年应付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对应保证金3,005.07万元,与2022年期末受限货币资金情况相匹配。

  问题六

  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6,684.4万元,同比增长314%,分季度看,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20.48万元、390.74万元、541.26万元、4,731.93万元。请公司分季度,结合销售收入、回款情况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变动的原因、各季度现金流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复:

  一、公司分季度,结合销售收入、回款情况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变动的原因

  2021年-2022年公司分季度收入、销售回款、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

  2021年-2022年分季度销售回款及采购付款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

  公司所处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产品的应用需求受两大电网公司及其下属电力公司工程项目进度的影响,工程项目从申报、审批、招投标到工程施工、设备供货、调试安装周期较长。通常两大电网公司和电气成套设备供应商每年从第一季度陆续展开各批次物资招标,供货及验收则相对滞后,受此影响,行业经营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收入确认和销售回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公司2021年和2022年全年销售回款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06%和80.37%,销售回款与营业收入相匹配。202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销售回款占当期回款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7.64%和62.36%,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销售回款占比分别为39.3%和60.7%,两期销售回款占当年销售回款总额的比例匹配度较高。

  公司依据供应商信用政策和销售回款情况制定采购付款计划,使得经营现金流入和流出尽可能匹配。2022年度,公司各季度采购付款占销售回款的比例分别为79.96%、90.66%、90.91%和66.90%,上年度同期各季度采购付款占销售回款的比例分别为115.72%、128.02%、75.27%和54.89%。本期各季度采购付款占销售回款的比例明显优于上年同期,本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更为健康。

  此外,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还受支付税费、支付薪酬以及收到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现金等项目的综合影响。

  2022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增加4,876.49万元,主要系受2022年一季度采购付款同比2021年采购付款减少5,227.24万元的影响所致,其中票据到期付款减少2,604.76万元,电汇支付减少2,622.48万元。

  2022年二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增加2,310.29万元,其中,销售收款较同期增加700万元,因政策性缓缴导致支付的各项税费较同期减少673.91万元,期间费用付款、保证金收款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流出减少947.68万元,合计2,321.59万元。

  2022年三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减少1,222.52万元,主要系受第三季度采购付款同比增加1,963.81万元和税收政策性缓缴导致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减少763.5万元所致。其中,采购付款票据到期支付同比增加1,577.19万元,电汇支付同比增加386.62万元。

  2022年四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较同期减少894.34万元,其中,销售收款同比增加2,991.23万元,采购付款同比增加2,540.50万元,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加2,004.18万元,期间费用付款、保证金及往来款收款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流出减少809.50万元,合计净流出减少743.94万元。

  二、各季度现金流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依据供应商信用政策和销售回款情况制定采购付款计划,使得经营现金流入和流出尽可能匹配,2022年度公司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84.40万元。由于销售收款金额和采购付款金额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金额的比例超过了77%且各季度的占比较为稳定,因此各季现金流量差异主要受上述两个项目的发生额以及采购付款占销售收款的比例的影响。本年度各季度采购付款占销售收款的比例分别为79.96%、90.66%、90.91%和66.90%,采购付款占比较低的一、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高,采购付款占比较高的二、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低。

  综上,公司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金额差异较大是合理的。

  问题七

  关于科创属性。

  公司2022年发生研发费用2,407.9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逐年减少,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下降。同时,上市以来核心技术人员合计离职2人。请公司结合业务规划、核心技术团队变化、研发项目具体进展情况、研发费用构成及变化等,说明研发费用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否对公司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新业务拓展等产生不利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及科创属性的情形或潜在风险。

  回复:

  一、请公司结合业务规划、核心技术团队变化、研发项目具体进展情况、研发费用构成及变化等,说明研发费用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否对公司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新业务拓展等产生不利影响。

  (一)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下降主要系试验费减少

  2021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构成及变化明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2021年-2022年研发试验费分项目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407.98万元,较2021年减少246.79万元,下降幅度为9.30%。其中试验费下降407.24万元,下降幅度为31.30%。试验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受研发项目所处研发阶段的影响。

  2021年配网研发项目试验费集中支付,其中新一代智能高压开关柜产品研发试验费230.17万元、一二次深度融合环网柜产品研发215.43万元、40.5kV CGIS金属封闭开关产品研发187.83万元、新一代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产品研发51.55万元,研发项目均已结题;2022年在研项目新结构高压避雷器研发、±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玻璃釉及电阻片新工艺研发等避雷器及电阻片研发项目根据研发进度,于2021年投入试验费354.34万元。

  (二)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下降不会对公司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新业务拓展等产生不利影响

  业务规划方面,公司将继续坚持“聚焦高端,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的经营理念,坚定技术驱动的战略方向,抓住“十四五”系列规划中新能源大发展带来的机遇,依托公司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特高压输变电保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超特高压试验室等研发平台,持续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在提升避雷器及智能配电网系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拓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化学储能设备与系统市场,开展陶瓷基板的研发,进军新能源领域。目前,公司已开展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陶瓷基板等技术研发,为上述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核心技术团队变化方面,截止2022年末,公司有6位核心技术人员,上市后离职的两位核心技术人员在离职前均有序完成工作交接,其在公司任职期间参与申请的专利均非单一发明人的专利且均为职务发明创造,前述专利所有权均属于公司,不存在涉及专利的纠纷或潜在纠纷,其离职不会影响公司专利权的完整性。公司的研发工作由全体研发人员群策群力形成,不存在单独依赖某一具体研发人员的情况,公司研发团队具备后续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上述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不会对公司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同时,公司持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管理人才,不断壮大研发团队,提高研发人员薪酬,增强研发实力。2022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9人,较2021年末增加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增至12.60%;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07.32万元,同比增长23.75%,平均薪酬同比增长6%,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研发人员薪酬呈上涨趋势。

  核心技术及研发项目方面,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拥有16项核心技术及20项在研项目。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均为专有配方或专利技术,并已全面应用在公司产品中,实现了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战略,结合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实施了多项新产品研发项目,在避雷器及智能配电网系列产品、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业务方向进行了多层次的技术储备,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公司核心技术及研发项目具体情况请参见公司已于2023年4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的《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之“(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综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管理人才,不断壮大研发团队,提高研发人员薪酬,增强研发实力。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战略,在避雷器及智能配电网系列产品、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业务方向进行了多层次的技术储备,巩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新业务拓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下降不会对公司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新业务拓展等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否存在影响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及科创属性的情形或潜在风险

  (一)不存在影响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的情形或潜在风险

  公司通过提供优良的研发条件、设置绩效考核机制等方式,鼓励研发及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有效推动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及核心竞争力,并以此维持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同时,为将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与公司成长与发展深入绑定,与核心技术人员分享公司发展取得的红利,从而维持研发人才的稳定性,2022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了首次股权授予,公司对核心技术人员实施的持股计划具体情况请参见公司已于2023年4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的《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之“第四节公司治理”之“十三、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情况及其影响”。目前,公司不存在影响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的情形或潜在风险。

  (二)公司满足科创属性评价条件

  根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公司仍满足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的所有条件,具体如下:

  ■

  如上表所示,公司仍满足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的所有条件,2022年度研发费用下降不会对公司适用科创属性评价条件形成不利影响。目前,公司不存在影响满足科创属性评价条件的情形或潜在风险。

  特此公告。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5月25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