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上接A01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看来,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以注册制为牵引,我国资本市场正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方向深化改革。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认为,现代资本市场的创新性、灵活性,是实现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发力点。在建设我国现代金融体系过程中,现代资本市场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何海峰表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资本市场也应该能够实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首先要努力对科技创新与转化提供全过程、多方面、多层次的有力支撑,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过程中,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要通过产品服务创新、结构体制调控、现代科技运用等方面实现,提供更有创新性、区别性的金融服务,形成对传统间接金融的更好补充和加强。

  持续优化制度供给

  专家建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持续优化制度供给,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结构和制度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方面,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应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与科技融合。“应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徐明表示。

  丁志杰认为,应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需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护全面注册制落地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成果,依法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强化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应进一步加强法治化,加强投资者保护。在立法、监管、诚信和司法方面,我国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徐明说。

  此外,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也是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吴晓求表示,我国的金融文化和法律以及社会基础、独特的制度,使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中国特色金融之路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是对现有估值体系的增量贡献。估值体系中的中国元素,第一是法律制度。我国法律的制度结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制度背景对估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要研究的。”吴晓求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