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时基金邓欣雨:
双镜透视可转债 价值需要等待和守护
● 本报记者 张韵

  ● 本报记者 张韵

  

  从迈出象牙塔到担纲百亿元规模基金经理,邓欣雨在博时基金度过了近15年岁月,从最初的固定收益研究员成长为固定收益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邓欣雨一路扎根债券投资赛道,在管债基规模已超过160亿元。

  作为管理可转债基金出身的基金经理,邓欣雨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他的可转债投资理念,即从纯债和转股期权双重维度挖掘可转债投资机会,在估值低位耐心等待和守护价值回归。

  两个维度挖掘投资机会

  与股票投资相比,以可转债投资为主的公募基金仍在少数。谈及为何投身可转债这一相对小众的领域,邓欣雨说:“因为它内含期权,充满惊喜。”所谓的期权是指可转债所独有的可以在未来转股期内将债券转变为股票的权利,这也是邓欣雨进行可转债投资时的重要参考维度之一。 

  他认为,与股票投资相比,可转债投资波动率更低,可适当左侧布局,且有提前赎回条款,可以帮助基金经理做好止盈管理,具有一定好处,不过价格弹性会稍弱一些。严格来说,可转债和股票两种资产各有特点,谈不上孰优孰劣。 

  在可转债投资上,邓欣雨说,他基本是从纯债和转股期权两个维度去挖掘投资机会,用“纯债+转股期权”双镜头深度透视可转债投资标的,关注可转债估值和正股行情趋势。 

  纯债方面,邓欣雨说,他主要是从债券属性关注可转债的绝对价格,包括到期收益率。如果绝对价格处于相对底部的话,他可能会在长期安全的位置介入多一点。在邓欣雨看来,包括绝对价格在内的估值是可转债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估值过高,一般就要回避了”。 

  他认为,若可转债到期收益率是正,可转债市价接近面值,至少是适合考虑买入的观察点。“2021年初,由于大家担心信用风险,很多可转债跌破面值,那时候太悲观了,遍地是黄金,机会显著大于风险。”邓欣雨回忆说,“基金发行最难的时候可能会是非常好的布局时点,有时候价值是需要去等待和守护的。”

  转股期权方面,邓欣雨表示,他主要是从股票行情趋势和波动率看可转债投资,从自下而上挖掘正股的角度去寻找可转债标的。“可转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股票市场。”邓欣雨说,可转债投资需要跟随股市节奏,进而判断股票市场里哪些行业值得去布局。就“固收+”产品管理而言,投资标的涉及的行业不能太集中,布局的行业相互之间的行情走势不相关最好,这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

  低估值行业值得跟踪观察

  对于今年的市场机会,邓欣雨认为,股票投资的性价比可能会更优于债券市场,并认为可转债目前估值偏高,尚未回归至低位。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在历史中位数附近,股权风险溢价显示股票比债券便宜。 

  不过,他表示,可转债今年的估值韧性可能会比较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对股强债弱的预期比较强,这会对含权资产可转债的价格形成一定支撑。而纯债收益率已偏低,加上经济处于复苏大方向上,后续纯债的投资机会可能不大,这也会使得含权的可转债受到投资者更多关注,获得较强的资金支撑。 

  在投资方向上,邓欣雨认为,除了市场近期热门的信创、半导体等自主可控主线,“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也是值得重点布局的。例如,可以从提升经营效率、有政策利好的中医国企、数字经济国企、低估值的建筑类国企等角度切入挖掘一些优质投资标的。 

  医药、AI(人工智能)也是邓欣雨看好的两大领域。他认为,医药板块里有较多投资机会,因为医药行业目前估值较低,之前的负面因素逐渐消退。

  邓欣雨认为,估值很低的一些行业其实值得去跟踪观察,这些行业可能只需要一个契机催化,就能迎来大幅上涨。他认为:“投资总是很折磨人的,价值需要去等待和守护,市场行情还没有来临时,就是坚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