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4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1155              证券简称:海力风电     公告编号:2023-010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17,391,47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业务及产品

  (1)主要业务

  公司包含三大业务板块:设备制造板块、新能源开发板块、施工及运维板块,共同推动公司优质发展。其中,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及升压站等,尤以海上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为主,目前产品涵盖8MW及以下普通规格产品和10MW以上大功率等级产品。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开拓在新能源开发和风电场施工、运维领域的布局发展。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简要情况如下:

  ■

  (二)公司行业地位

  目前,能完全配套海上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升压站等海上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的企业不多,竞争格局良好。行业竞争体现在技术工艺、客户品牌、自有码头、产能布局等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品,凭借持续的技术开发、严格的质量控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的经营管理,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及企业形象,先后与中国交建、龙源振华、天津港航、华电重工、中天科技、海洋水建、烟台打捞局、中铁大桥局等风电场施工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华润电力、中广核、中国三峡、上海申能、中国绿发、江苏国信等风电场运营商,以及中国海装、上海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风电等风电整机厂商建立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寻求技术合作,完善产能结构,优化业务组合,在巩固风电设备零部件行业地位的同时,计划通过设备制造、新能源开发以及施工及运维三大板块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公司也将依据海风市场动态,持续优化战略方向,凭借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产能提升、产业链拓展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三)行业发展情况

  近一年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急剧恶化,受俄乌冲突影响,不仅欧洲深陷能源危机,更引发连锁反应,全球能源市场不稳定加剧,一些国家燃料短缺、经济运行放缓。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一份题为《欧盟如何在2023年避免天然气短缺》的报告,到2023年欧盟面临着近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潜在短缺。这一缺口迫切要求欧盟引入绿色能源,加快能源转型。同时,由于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提升,日韩等经济体考虑重启核电,印度煤炭进口数量一度创历史新高,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仍在加剧,致使不少能源依靠进口的新兴经济体、欠发达经济体不得不与发达经济体高价竞购能源,欧洲国家为了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亦正在加紧建设可再生能源。根据IEA22年12月6日发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预测,2022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长2,400GW,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目前全部电力装机容量。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积极推动下,绿色产业已成为重要投资领域,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2年,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历史性超过全国煤电装机,成为我国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装机总量达到了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年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3%、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81%,相当于欧盟2021年全年用电量。中国计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实现碳达峰。2022年,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减排二氧化碳中,由中国制造的装备贡献度超过了40%,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

  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仍有充足的空间。根据世界银行集团能源部门报告,我国海上风电潜在可供开发资源接近3,000GW,其中50米水深以内的固定式海风资源1,400GW,漂浮式海风资源1,582GW。截至2022年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051万千瓦,仅占海风可供开发资源的1%左右。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同时,依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数据,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吊装规模4,983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吊装规模516万千瓦。从风电累计吊装容量来看,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吊装容量达3.96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吊装容量3.6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吊装容量3,051万千瓦。

  2022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受到平价上网、开工项目减少等影响,导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较2021年回落较大。但从目前行业情况来看,影响风电项目建设的因素在逐渐消退,投建有望提速。依据每日风电等市场研报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国内风电招标规模超100GW,其中海上风电招标规模达25GW左右。截至2022年末,国内沿海省市提出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计划,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已接近110GW,计划并网容量达到60GW左右。同时,根据风芒能源统计,我国已出台的海上风电规划体量接近200GW,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目前,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均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海上风电项目进行一定补贴,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望促进海上风电全面平价的稳步过渡,也将促使海风产业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已经在多国的零碳路径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能源危机和地缘冲突让各国政府更加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上调了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海风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根据各国政府对海上风电不断增长的信心,GWEC预计:2022―2026年,全球海上风电有望新增装机90GW以上,年均新增18.1GW,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3%。未来十年(2022-2031)的全球将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315 GW,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3.9%,到2031年的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370GW,这与GWEC及IRENA为零碳路径设定的目标(2030年达到380 GW)已经很接近。同时,报告预测203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将是2021年(21.1 GW)的两倍多,达到54.9 GW,海上风电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的占比也会从2021年的23%提高到2031年的30%以上。

  从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规划来看,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大部分国家都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各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开始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持续推进海上风电场投资建设,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及环保政策的顺利施行。国内来看,虽然短期受到海风平价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是“十四五规划”的海风发展目标也为风电行业的增长带来很大的确定性。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发布的《倡议》中提到,预计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00GW左右,由此测算,2022-2025年平均新增装机量为18.4GW,“十四五”后期海风装机量增长将更为明显;同时,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出台《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以适应新的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十四五”期间作为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培育期,顶层设计逐步明朗,行业成长性显著,中国海上风电将积极发展规模化连片集群开发模式,推进海上风电千万千瓦级基地建设,通过不断开发漂浮式等新技术,开拓海洋牧场等新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向深远海探索,实现高质量良性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元

  ■

  ■

  ■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

  ■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披露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等文件,公司计划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人民币 280,000 万元(含 280,000万元)的资金,实施公司几大项目基地的投建。该预案已经公司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未来尚需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许世俊

  2023 年 4 月 26 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