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0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1263            证券简称:泰恩康  公告编号:2023-019

  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未变更,为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36,387,5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于1999年在广东汕头设立,并于2022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属于综合性的医药公司,主营业务为代理运营及研发、生产、销售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并提供医药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等。

  公司自1999年开始代理运营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作为中国唯一总代理全权负责其中国市场的报关、报检、市场推广、经销商选择、销售定价等工作,并分别将其运营推广成为我国肠胃用药与眼科用药领域的知名产品。通过成功代理运营上述产品,公司已在全国区域设立了运营网点。同时,依托在OTC领域的营销网络优势,公司持续推进自主品牌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等业务的市场建设。

  公司以成为创新驱动型综合性医药企业为目标,依托代理运营业务产生的稳定现金流,将药品自主研发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公司已建立三大医药研发技术平台:(1)功能性辅料和纳米给药关键技术平台;(2)生物大分子药物关键技术平台;(3)仿制药开发及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公司自主研发的“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于2020年获批上市销售,是国内首家按照化药4类申报,并按照与原研质量一致性评价要求获批的同类品种,为国内“首仿”,其质量、疗效与原研药品等同;公司另一自主研发的两性健康用药品种"爱廷威"他达拉非片于2022年获批上市销售,与“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形成联动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自研药品奥硝唑注射液与阿加曲班注射液分别于2023年3月、4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奥硝唑注射液已于2023年3月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有利于奥硝唑注射液快速放量销售及市场的开拓;截至目前,公司已有6项医药自主研发项目提交药品注册批件申请。未来随着公司陆续获得新药品注册批件,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3 年2月,公司收购博创园50%股权,博创园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博创园成立于2011年,聚焦于抗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疾病创新药的研发,目前在研产品主要为CKBA,拥有大量的技术储备和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白癜风目前国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上市,临床需求迫切及市场规模大。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获得CKBA全球创新小分子药物,布局白癜风创新药领域,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二)公司主要产品

  (1)代理产品

  公司依据产品战略和市场需求寻找合适的代理运营产品。目前,公司已取得和胃整肠丸、沃丽汀等产品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同时公司还代理运营强生等品牌的医疗器械。公司代理运营的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

  (2)自产产品

  ①化学药

  公司化学药的主要产品为“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和“爱廷威”他达拉非片、奥硝唑注射液,其中“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为国内“首仿”,其质量、疗效与原研药品等同;奥硝唑注射液于2023年3月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

  ②外用药及中成药

  公司外用药及中成药的主要产品有:

  ■

  ③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

  公司全资子公司泰恩康器材厂成立于2002年,主要负责口罩、棉签产品的生产销售业务,较早就获取了对应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资质。泰恩康器材厂医用口罩产品已取得欧盟CE认证,也进入了商务部口罩CE出口白名单。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

  注:泰恩康器材厂生产的棉签、口罩可分为医用棉签、医用口罩及日用棉签、日用口罩,其中医用棉签、医用口罩取得了医疗器械备案证书,在后续统计中将其对应的销售收入划分到医疗器械类;日用棉签、日用口罩的销售收入划分到卫生材料类。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代理产品采购

  公司代理产品主要按照代理协议的约定进行采购和付款。本报告期内,公司代理的主要产品包括和胃整肠丸、沃丽汀及强生医疗器械等。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库存量、药品保质期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总经理批准生产采购订单,再向供应商进行订购。采购员对采购合同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从供应商确认订单、发货、到货(进口产品备案/报关)、检验、入库以及使用情况等,实现全过程管理。

  (2)自产产品原材料及包装物的采购

  公司自产产品原材料及包装物的采购主要由相关的子公司具体执行,其中医药产品的采购要求供应商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医疗器械的采购要求供应商遵循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所有原材料供应商需经公司质管部门的质量审核通过,成为合格供应商后才能进行采购交易。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原则,但针对部分中药材、化学原材料等存储要求不高、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公司通常采取分次采购的方式。

  2、研发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已建立三大医药研发技术平台:功能性辅料和纳米给药关键技术平台、生物大分子药物关键技术平台及仿制药开发及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针对药品的研发,公司采用金字塔形的研发策略,塔基为仿制药,塔身为改良型新药和生物制药,塔尖为创新药。公司以创新药研究为制高点,以改良型化学药制剂和生物药为研发重点,以仿制药研发为基础的研发策略。

  3、生产模式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组织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和药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生产部门根据公司经营目标、销售需求、安全库存量、生产周期、检验时限等综合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各车间根据已确定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协调好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生产单位质量控制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的质量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生产的每批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审核合格后才能入库和对外销售。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公司根据区域销售特点设立了省级运营中心与普通运营网点,其中营销中心统筹管理各省级运营中心,省级运营中心作为各普通运营网点的直属管理机构,负责区域性统筹管理与资源调配,并与医院、药店、经销商等渠道客户进行业务合作等,普通运营网点接受所属省级运营中心的统筹管理,按照总部的战略指导及业务方针开展工作,并对接医院、药店、经销商等渠道客户。公司的运营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级区域,形成了具备规模的销售渠道网络和销售队伍。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元

  ■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不适用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华铂凯盛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他达拉非片(商标名:爱廷威?)《药品注册证书》。具体详见公司于2022年6月 2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获得他达拉非片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2-033)。

  2、报告期内,公司于2022年7月1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议案》,与广州赛富立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广州赛富泰恩康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截至本报告期末,广州赛富泰恩康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在巨潮资讯网的《关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公告》(2022-038)、《关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进展公告》(2022-040)等相关公告。

  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