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3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688777                                                  公司简称:中控技术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2年度拟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0元(含税)。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541,482,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06,111,500.00元(含税),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90%。

  2、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541,482,000股,以此计算拟转增243,666,900股,转增后公司的总股本增加至785,148,900股(具体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为准)。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现金红利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同时维持每股转增比例不变,调整转增股本总额。本次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秉承“让工业更智能、让生活更轻松”的使命和愿景,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着力打造以工厂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i-OMC)、“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智能工厂技术架构及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三大产品技术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体系,助力客户实现“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质量、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发展目标。

  1、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仪器仪表及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

  ■

  (1)自动化控制系统

  1) 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i-OMC)

  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是公司结合客户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全新提出的流程工业装置高度自主运行的新一代系统架构,融合工厂操作系统、工业人工智能及物联网(AIoT)、先进工业网络、智能优化、模型预测等先进技术,超越了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能力,实现生产运行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同时以开放性的架构,更加便捷有效地集成了制造商、用户等的海量行业知识及经验,实现流程工业从传统的自动化向智能自主化运行的重大创新和升级,达到“少人化”乃至“无人化”操作。主要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等行业。

  2) 集散控制系统(DCS)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即集散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组成,用于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监视功能。其主要特点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DCS主要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等行业。

  3) 安全仪表系统(SIS)

  SIS(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即安全仪表系统,由传感器、逻辑控制器以及最终执行单元组成,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回路功能,达到工艺装置要求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SIS是保障工厂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供对设备、人身、环境的安全保护,避免恶性事故发生。SIS主要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冶金等多个行业。

  4) 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

  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是基于通用通信协议(UCP)网络进行构架,使得产品适应现场分散的使用场合,满足连续或半连续工业过程,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场所的控制需求。其集成多种控制功能、可视化、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各类应用程序提供完全集成化解决方案。其丰富的行业功能库和开放的组态方式能广泛应用于油气长输管道、轨道交通BAS、隧道环控、水利监控、综合管廊、污水处理、供水净水及其他市政工程等领域。

  5) 机组控制系统(CCS)

  CCS(Compressor?Control?System)压缩机组控制系统,由稳定可靠的硬件平台和专用的优化控制软件包组成,用来完成压缩机组的参数显示、报警、控制、调节及联锁逻辑保护,实现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性能调节以及转速调节等,保证压缩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不同控制系统产品特点及应用如下所示:

  ■

  ■

  ■

  (2)工业软件

  1) 基础软件

  仿真模拟类软件是支撑流程工业从工艺研发、工程设计、工厂运营、再设计而开发的一类软件的总称。软件模型可精确描述工厂实际生产过程和预测未来生产运营,辅助工厂全生命周期的决策优化。仿真模拟类软件基于机理的稳态、动态建模,实现工艺过程孪生,为生产过程优化、培训仿真、预测分析、诊断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软件通过与数字工厂、三维建模技术、AR/VR 技术、自动评价体系等多种技术的结合,建立全要素孪生的智能工厂,实现传统工厂的智能化转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应用于石化、煤化工、精细化工、冶金、电力、制药食品、造纸、建材等流程行业。

  数据库类软件包括实时数据库软件、过程监控软件和生产过程建模软件。实时数据库软件是连接底层生产网络和上层管理信息网络的桥梁,通过高效采集和存储,为企业实现先进控制、流程模拟、生产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等提供底层数据基础;过程监控软件针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管控,通过监控图,实时展示生产数据、工艺流程、异常报警等信息,实现生产过程管控;生产过程建模软件基于生产工艺、库存模型,建立企业产耗平衡核算体系,定时输出消耗、在制品、产量等关键指标。实时数据库类软件在企业信息集成中起到了特殊和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制药食品、冶金和建材等行业。

  2) 生产管控类软件

  生产管理类软件涉及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仓库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全业务流程。帮助企业打通业务、信息、数据间的纵向关系,通过对工厂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管控,协助生产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实现对企业的“人、机、料、法、环、测”全方位管理,满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安全、提质、降本、增效的需求。主要应用于石化、精细化工、煤化工、电力、冶金、制药、造纸、食品、锂电等行业。

  过程优化类软件是支撑流程工业生产过程中自控回路健康管理与优化、装置平稳控制与优化、企业生产运行优化等各类工业软件的总称。它包括控制回路优化、先进控制、实时优化、工业大数据应用等软件产品,能够保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在当今市场竞争加剧、原料供应、产品结构、生产工序日趋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获取最佳生产效益路径,是流程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软件之一。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

  3) 安全环保类软件

  安全环保类软件是生产安全管控、危险源监控、环保监控、高级报警治理、操作导航、事故分析等安全类软件的总称。它是针对企业的工艺风险、设备风险、事故风险、人员风险、环境风险,形成从控制系统到上层生产安全管理系统管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从根本上消除生产隐患”、“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制药食品、冶金和建材等行业。

  4) 供应链管理类软件

  供应链管理类软件包括了装卸终端智能化、油品移动及油品调合系统、罐区物料收付管理、园区及停车场管理、厂区物流管理、仓库管理等供应链管理软件,以及生产计划优化、生产调度优化、供应链计划优化、高级排产等供应链优化软件。涵盖了自原料采购、装卸、存储、生产、调合及出厂销售过程的全供应链业务管理与优化,通过建立订单、计划、排产、物流配送状态的智能化产供销存运的统筹系统,解决了订单预测、计划调度排产、库存优化、船舶调度作业协同、产供销协同、仓储物流管理等各种问题,大幅提升供应链周转效率,降低管理及采购成本,显著提升企业综合经营效益,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运营全价值链效益最大化。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等行业。

  5) 资产管理类软件

  资产管理类软件是资产日常维护、状态监测、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仪控健康管理等软件及系统的总称,包括设备资产管理、智能设备管理、智能仪控管理、机械监测系统等软件系统。其中,设备资产管理以资产管理、维护管理和运行管理为核心,实现精准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提高关键核心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OEE分析指导生产改善,真正提高设备利用率。智能仪控管理通过仪控设备数据、管理数据和运营数据的有效融合,建成高效、立体、集中远程操控应急服务中心,指导直接作业人员判断故障原因,有效降低各类故障处理周期,形成仪表专业信息化“4A”(Anybody/Anytime/Anywhere/Anything)工作模式,提升仪表维护业务运作效率。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制药食品、冶金、电池和建材等多个行业。

  6) 能源管理类软件

  能源管理类软件包括能源数采、能源计划、能源绩效、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功能,通过采集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电、水、蒸汽等各类能源的能耗数据,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绩效、能源平衡等手段,监控、分析和预测企业在各重点用能工序和用能设备的用能状态和能源利用效率,并建立企业内部用能考核机制,从而协助企业改善用能方式、提高用能效率、杜绝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消耗,最终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和节能降耗的目标。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制药食品、冶金、电池、建材等能源相关的行业。?

  能源优化类软件主要针对蒸汽、制冷、循环水、压缩空气等能源及公用工程系统开展优化工作,建立能源优化系统,主要包括设备能效计算、系统模拟、负荷调度优化、运行模式优化、能源需求预测等功能,对需求侧能耗进行预测,对主要设备能效进行分析、模拟与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实时优化计算设备负荷,给出设备负荷优化方案及模拟计算数值,并可联动自动化控制系统,下发优化参数目标值,自主闭环控制运行,实现能源系统智能化及节能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目标。主要应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制药食品、冶金、建材等涉及能源相关的行业。

  公司不同工业软件产品特点及应用如下所示:

  ■

  ■

  ■

  ■

  ■

  ■

  ■

  ■

  ■

  ■

  ■

  ■

  (3)仪器仪表

  公司仪器仪表产品主要包括测量仪表产品线(含智能压力变送器、安全栅、电涌保护器、隔离器、智能电磁流量计、雷达物位计、交互式智能校验仪等)、智能控制阀产品线(含智能控制阀、智能控制球阀、智能控制蝶阀、偏心旋转控制阀、特殊控制阀等)、智能柜产品线、分析仪产品线。

  公司不同仪器仪表产品特点及应用如下所示:

  ■

  ■

  ■

  ■

  (4)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

  公司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聚焦流程工业企业的生产装置服务需求,围绕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仪器仪表、设备装置等相关产品,通过专业服务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维护保养、专业检测、软件运维、培训认证、备件服务等专业服务,构建覆盖自动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安全生产运行及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维护保养

  随着系统或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灰尘、腐蚀、松动、脱落、冲击、老化、发热、损伤等各种因素可能引发供电、网络、部件损坏等各种故障风险,严重影响生产安全。为降低偶发故障和延长系统及设备有效寿命期,应加强系统及设备的维护保养,进行日常工作检查、监控、检维修等,通过预防性维护,保障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公司专业服务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等的维保、年保、延保、升级服务及检维修。

  2)专业检测

  以提供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专业检测产品为核心能力,辐射工业自动化产品产业链,延伸设备、生产装置专业检测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DCS点检服务、SIS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检验测试、防腐蚀、防泄漏等检测服务,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检测工具和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测试软件平台,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装置等进行全面、深度、专业的预防性检修维护。

  3)软件运维

  企业工业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随着企业流程、组织、管理的变化而调整,同时其数据库和软件系统的性能会逐渐下降,从而影响管理效率、降低装置自动化水平及其生产效率。同时,因生产需求调整、设备检修或工艺改变等因素影响,设备特性及关键指标会发生变化,也会极大程度影响工业软件系统运行的效果及性能稳定性。公司为用户提供及时、专业、智能化的工业软件运维服务,解决软件运行中的日常检测、故障排查、问题处理、需求变更、控制性能保持及功能补充等各类问题和需求,有效提升和优化系统综合性能,满足客户实际生产及管理需求。

  4)培训认证

  在各级加强安全生产和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动下,企业对员工专业能力培训工作日益重视。针对企业人才培训需求,公司面向个人及企业提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培训及服务资质认证,提高专业人员及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风险防范水平,助力企业人才专业能力全面提升。

  5)智能化运维工具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方便高效的运维服务,公司自研RDMS远程运维等多个智能化运维工具,并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构建一体化智能运维平台,为用户提供远程运维、软硬件资产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故障排查、安全隐患检测、组态常规修改与软件备份、巡检健康档案等服务,提升系统维护效率,保障企业系统及生产装置健康稳定运行。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不断升级优化研发管理,引入并深化推广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驱动,以需求为导向,把产品开发作为投资来进行管理,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打造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公司业绩快速增长。IPD包括管理需求、管理市场、管理开发和管理平台与技术,实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和“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管理需求--深刻理解客户痛点和需求,通过需求的收集、分析与决策、需求实现等端到端的需求管理流程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管理市场--通过理解和细分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制定产品商业策略和计划(Charter开发),以市场驱动研发,确保商业成功。

  管理开发--通过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和生命周期管理阶段),打造满足客户需求、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

  管理平台与技术--技术体系与产品体系分层,开展技术洞察与规划,构建技术壁垒和创新点,提前完成技术预研和储备,通过异步开发模式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技术风险,持续构筑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生产及采购模式

  公司通过计划调度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协调采购活动;主要采用自主生产的模式,根据生产计划以及交货时间组织项目生产,结合项目现场技术服务完成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和投运。公司积极推进采购业务数字化,建立采购业务管理平台SRM,依托数字化手段有效提升采供双方高效协同能力,规范采购全过程及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业务流程标准化,促进业务管理专业化、高效化。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面向流程工业客户销售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国内方面,公司通过构建“区域+行业+产品”的组织架构,积极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5S线下门店+S2B线上平台的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5S线下门店将公司销售端前移,扩大工业客户服务半径,贴近客户,敏捷掌握、响应客户需求;S2B工业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集线上商城、工业SaaS、需求派单、知识培训为一体,通过“联储联备”、“集采代采”、“供应链金融”三大创新业务、线上线下联动的一体化数字供应链体系,打造工业服务新模式。公司全面落实推进“铁三角”阵型协同作战,集中营销资源,精准深度挖掘用户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需求,持续发力中高端市场,实现多个大客户战略合作及大项目网格化全覆盖管理。国外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在东南亚、中东、非洲、欧亚等海外地区的市场布局和开拓,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立子公司,大力推进、建设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为海外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已成功将公司核心产品应用推广至50多个国家。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1)行业发展阶段

  智能制造是近年来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提出的概念,旨在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基础上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依然偏低,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整体水平提升空间大,智能制造需求正处快速上升阶段。

  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及不同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差异明显、数字化发展不平衡,智能化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多数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基础自动化阶段,导致工业生产的信息、数据来源不足,而数据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自动化覆盖率提升将为上层大数据分析及信息交互分析提供更多生产数据。因此,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是流程工业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国内流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对比国际先进企业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国流程工业企业整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不足,极大制约着企业全流程整体运行优化的实现。此外,我国智能制造供给能力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和发展增速相比明显滞后,还不能高效匹配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缺乏足够数量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基本特点

  国家政策重点扶持发展。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国家支持自主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产业政策,对我国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安全发展基调,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强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变革,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三十三)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指出,为保障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安全稳定运行,将强化关键仪器设备、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重要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保证核心系统运行安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继续推进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能源等主要流程行业推广实施生产管控一体化;强调发展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培育生态聚合型平台企业,打造示范引领型骨干企业。《“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要实现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自主供给能力,将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些国家级战略规划的扶持,对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行业将持续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数据,2022年度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全行业水平3.1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工控网《2022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白皮书》,2022年度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超过2,629亿元,同比增长3.2%。中国工控网预测,2023-2026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将保持6%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随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国家大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工业自动化市场也将持续发展。制造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需要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油气储运等快速发展的行业给自动化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5G、工业互联网、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引入并应用于工业领域,明显的赋能成效将吸引更多工业企业加大投资,极大催生融合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需求。

  自主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源。《“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中提出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强调突破核心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瓶颈,加快工业芯片、智能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等融合支撑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增强工业基础支撑能力,采用首台套、税收信贷等政策支持企业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产品体系。发改委也将控制系统与工业仪器仪表列为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同时国家鼓励国内化工、石化、冶金等行业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将更好把握国家政策导向,集中力量突破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实现自我快速发展。

  服务市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新领地。流程工业自动化行业面对的市场是典型的项目型市场,经历了行业多年的发展,用户对项目在质量需求上升级,导致服务市场的拓展对于提升工业自动化企业的竞争力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经过行业的多年发展与竞争,价格下行的空间有限,建设数字化服务、技术平台及完善服务体系是提升工业自动化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3)技术门槛

  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智能制造的多技术融合广度、方案构成层次、业务复杂程度以及对供应商的能力要求都远超传统自动化。

  工业软件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短板,关键工业软件资源要求高,自主可控难度大。工业4.0是由软件驱动的工业革命,在制造业迈向工业4.0的进程中,以工业软件为主角的信息技术将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推动力。发展工业软件,同时实现工业软件自主可控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核心诉求,也是对智能制造供应商技术能力的关键要求之一。工业软件研制开发、推广应用、迭代升级环环相扣,智能制造供应商需要基于用户的需求,不断深入实践,持续迭代优化解决方案,才能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庞大存量市场环境对后进入者树立更高的技术壁垒。在循序渐进的智能化改造中,已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的扩展升级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主要参与企业以其环环相扣的产品和生态体系,对细分市场用户工艺特征深刻理解和持续的售后服务,占据明显技术优势。工业自动化产品销售在传统“硬件+软件”捆绑模式的基础上,正升级到“硬件+软件+服务”的一站式管家模式,用户粘性增强,用户使用习惯持续固化,技术壁垒不断积累,打破固有格局难度将越来越大。

  在智能制造领域,制造业企业和供应商均无较多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制造业企业提出的多是综合性问题,需求描述不清晰,对于供应商的咨询诊断和挖掘需求能力是很大挑战。工业客户对于供应商提供的智能制造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极高,形成了天然的门槛。此外,涉及的问题大多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极大考验供应商整体咨询规划的能力。对供应商而言,在产品研发阶段,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细分产品和行业众多,研发周期长,人力和资金投入大;在项目实施阶段,实施周期长,货款回笼慢;因此,供应商需要具备综合技术与资金管理能力,才能保驾护航企业智能制造技术能力持续发展。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国内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

  根据睿工业统计,2022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6.7%,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增长2.9个百分点,连续十二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2022年公司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4.8%,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7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在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4.8%,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2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在建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2.9%,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9个百分点,在三大行业均排名第一,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2022年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9.0%,较202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3.3个百分点,首次位居国内SI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

  ■

  报告期内,公司签署了以石化、油气、新能源、制药食品行业为主的重大项目合同,既有公司史上框架合同金额最大的裕龙炼化一体化项目加速落地执行,还有全国产化智能平台首次在660MW大型火电机组的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也包括与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管网等高端新老客户在大型项目上持续开展双赢合作。裕龙炼化项目是公司目前承接的最大规模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公司第一个全厂性SIS应用案例,对SIS市场地位的全面超越、替代进口产品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司还通过与华友钴业、青山控股等客户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持续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影响力。2022年重大项目具体如下:

  ■

  (2)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公司已连续多年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示范企业,先后承担了大宗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石化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百万吨级烯烃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高端炼化一体化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等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2022年度公司多款核心工业软件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居于前列。其中,公司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33.2%,连续四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制造执行系统(MES)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19.5%,首次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

  公司日趋完善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专业的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实力,已获得更多流程行业头部企业的信赖与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了一批代表性智能制造项目,为相关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2022年,公司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重大项目具体如下:

  ■

  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的产业数字化需求,加快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并从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积极探索,帮助工业企业用户实现从工业3.0到工业4.0的转变,赋能用户实现“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质量、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目标,成为业界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客户与社会创造价值。

  (下转B538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