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4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0946                             证券简称:恒而达                          公告编号:2023-015

  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未变更。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20,006,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①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金属切削工具、智能数控装备及高精度滚动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基于材料、技术、工艺、装备、渠道的共源性,对金属切削工具进行产品系列化研发,并充分发挥公司在在自动化专用装备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技术优势,基于市场需求推出了可与金属切削工具产品配套使用的智能数控装备产品。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数控装备领域的未来竞争优势,同时瞄准国内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军工装备、核电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医疗等领域高精度装备的核心功能部件正面临产业与国产化、补短板与强弱项的巨大市场空间,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长期的技术探索,借助公司二十余年积累的金属热处理技术与金属加工工艺的同源性,公司将高精度滚动功能部件(直线导轨副)列入产品发展规划并于2022年正式启动产业化。

  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

  ③行业格局和趋势

  金属切削工具作为现代先进制造业关键配套产业,是实现数控机床功能的核心工作部件,被称为工业的“牙齿”,是工业母机和工业加工的必需品和耗材,兼具刚性需求与重复消费特性。我国金属切削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低端领域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国产化水平,但针对高端制造业的金属切削工具国产化率还相对较低,随着我国金属切削工具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行业内龙头企业已逐步在高端领域取得突破。

  同时,从国际巨头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提供系列化金属切削工具以及配套装备一体化切削方案是行业发展趋势,完整齐全的产品系列和配套装备更能满足终端用户多样化、一体化的采购需求,使得产品协同效应更为显著。

  未来,随着国内金属切削工具产业逐步迈进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与规模经济对产业的发展将更加重要。在国家未来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我国政府将以培育大型旗舰龙头企业、全国冠军企业和中小型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目标,鼓励大型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全产业链布局,整合各环节的研发资源,快速向高端领域扩张,彻底解决我国制造业各领域卡脖子瓶颈问题。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

  ■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