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0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有力需求回升 3月金融数据料趋暖

  (上接A01版)展望二季度,中国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牵引作用,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领域信贷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更多企稳迹象,加之政策仍在发力,相应政策效果会继续显现,预计房地产信贷增速将逐步企稳。

  社融增速有望继续回升

  专家表示,在2月回升的基础上,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或继续上行。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将较前值提升0.1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信贷仍然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主要贡献项。此外,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也会提供小幅支撑。“总体看,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已进入上行通道。”他说。

  易峘预测,在信贷的推动下,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或上行至10%;M2将保持较高同比增速,M1同比增速会继续回升,M1和M2增速“剪刀差”或收窄。

  “财政支出发力前置将对M2形成支撑。同时,鉴于地产销售边际回暖、实体经济活跃度提升,预计3月末M1同比增速将小幅升至5.9%。”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说。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展望下阶段货币政策,专家认为,央行将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央行此前表示,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经济恢复预期较好,消费、房地产、科技创新、基建等领域将会形成更多资金需求。此时,货币政策需做好前瞻性谋划,更好地为下一阶段扩内需做准备。”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说。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虽然今年金融数据总量强势修复,但信贷结构上居民端弱于企业端的格局尚未出现明显改善。在近期总量工具集中发力背景下,后续货币政策或倾向于运用结构性工具推动部分领域信用扩张。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央行将更多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