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1版:金牛基金周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构建
多层次养老体系
□本报记者 马爽

  □本报记者 马爽 

  

  关于养老,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不少新潮词汇,如抱团养老、旅居养老、兴趣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养老的形式林林总总,所需的花费更是不菲。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养老钱从哪里来呢?

  过去我们常说“养儿防老”,关于养老,不少人首先会想到依靠儿女,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购买力转移获取养老保障。

  但在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日常开销,还要支付房贷、车贷等,可能还要抚养不止一个孩子,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经济负担较重让部分年轻人自顾不暇。

  不过即使儿女有能力,一些父母也不愿意主动伸手向孩子要钱。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年轻人还变身“丁克一族”。时代在变,“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在淡化。

  关于养老,大家最关心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记者身边多位家人及朋友的答案出奇一致:担心养老金不够花。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体系,这为我们的养老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广、普惠性强。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10.3亿人,基本实现劳动人口全覆盖。但作为基础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只满足人们退休后的基本生存需求。

  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由于设立时间较短,目前覆盖面比较有限。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参加企业/职业年金的人数约7200万人,仅占我国总人口的5%左右。

  第三支柱即2022年最新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去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补齐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拼图。

  如果说养老预防性储蓄是“支付给未来的自己”,那么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投资给未来的自己”。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可以在银行开立一个专属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每年最高缴存12000元,这笔钱不仅可以用于自主投资合意的养老产品,还能在税收优惠政策下用于抵扣个人所得税。 

  老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实。无论身份、职业、性别,到了退休的年纪,我们都会有一个统一的身份——“老人”。年轻时的我们尽管负重前行,但也要提前做好筹备,让“钱袋子”鼓起来,才能让慢慢老去的自己更有“底气”追求诗与远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