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度发挥期货功能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张利静 马爽

  ● 本报记者 张利静 马爽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下一步粮食、能源等工作的阐述获社会各界关注。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市场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发展的初心与使命。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在确保粮食、生猪供应,保障能源市场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基础上深化功能服务,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配合宏观调控 助力粮食能源安全

  近年来,全球能源、粮食市场经历巨幅波动,全球通胀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给我国带来了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期货市场在确保粮食、生猪供应,保障能源市场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原油为例,我国能源企业近年来积极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旗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规避市场风险,稳定能源市场供应。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原油期权,初步形成多层次能源衍生品市场体系,满足能源行业原料端多样化的套保需求。”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此外,在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农业风险方面,期货行业通过逐渐形成的覆盖农业生产、流通、储备、贸易的全产业链服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例如,由于期货期权工具广泛应用带来创新模式多元化、参与主体普及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等,我国玉米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生猪期货上市后,同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了从主要饲料原料的种植、加工到养殖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了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罗旭峰说。

  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继续保持粮食、能源等领域平稳发展仍不可松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