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锚定提高核心竞争力 聚焦重组整合科技创新
国企改革新版“精彩故事”即将上演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一年之计在于春,击鼓催征再出发。

  2022年,为期三年的国企改革行动实现高质量圆满收官,在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活力效率提升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国资央企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

  2023年,改革不停步,政府工作报告划定国企改革新任务。站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即将推出的时间节点上,锚定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聚焦重组整合、价值创造、科技创新等,国资央企踔厉奋发,锐意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愈发清晰,国企改革“精彩故事”即将上演。

  积厚成势 三年行动显成效

  迎难而上,破局开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啃硬骨头,涉深水区,解决一系列历史性难题,实现一系列历史性突破。

  布局结构更优——先后完成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鞍钢与本钢等4组7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推动电力、检验检测、医疗等领域30余家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实施;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目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说。

  经营机制更活——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级子企业的比例由2020年底的23.5%、23.2%均提升到99%以上;截至2022年底,中央企业各级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达3.8万人、占比约6.9%;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中央企业子企业为5750户,占具备条件子企业数量的比例约为94.8%。

  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晓军介绍,国机重装积极推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用工、中长期激励等改革举措,公司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战略引领能力明显提升、运营管控流程更加科学精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创新动力更足——十年来,央企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突破1万亿元;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764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三年行动期间,国企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擦亮了“中国制造”名片。“我们已经踏上高水平科技发展的万里征程。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上,我们探索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表示。

  通过三年改革,一批老国企呈现了新面貌、焕发了勃勃生机、迸发了新活力,一批现代新国企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踏上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可以说,三年行动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国资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尹义省表示,经过三年行动的实践,已经找到搞好国有企业的方向和路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革积厚成势,为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