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着眼于新能源与储能的优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日前表示,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置储能,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同步推进市场建设。

  “加快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温枢刚介绍,2022年我国新增新能源装机1.25亿千瓦,连续3年超过1亿千瓦。作为可有效平抑新能源输出功率波动、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关键支撑技术,新型储能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国家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各地规划的“十四五”新型储能总规模要超过国家总体目标,其中“新能源+储能”是主要方向。

  他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置储能,加强对各地发展储能的指导督导,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推动新能源配置储能向实际需要转变。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实际调节要求,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规模。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支持储能容量租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同时,进一步提升利用水平。应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积极推动新能源配置的储能向独立/共享储能发展,提高已建储能利用率;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他表示,进一步加快市场建设。推动已出台的储能“政策包”落地见效,明确储能市场定位,加快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丰富交易品种,以市场化方式体现储能的多元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