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烟火气回来了” 消费市场回暖可期
本报记者 连润

  ● 本报记者 连润

  

  合生汇21街区美食街,餐饮商肆人流如织;西红门山姆会员店热闹开业,数万人前来购物“尝鲜”;荟聚购物中心内金逸影城,每天观影客流达近千人……近几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北京多地走访发现,餐饮、线下购物、观影等接触式消费复苏迹象逐渐增多。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冲击还未完全消退,消费市场全面恢复还需等待,但促消费的社会共识和政策合力正加快形成,未来消费恢复并推动内需增长的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表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效果正在显现,之前被抑制的部分消费需求开始释放。随着支持政策进一步向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上倾斜,预计2023年消费恢复、内需扩大将成为确保经济回稳向上的重要力量。

  “这种感觉真好”

  “A59请您用餐!”“A16的顾客在吗?”“B03,B03客人请进!”……12月23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合生汇21街区,美食商肆错落有致,餐馆前排队场景再现,叫号声此起彼伏,街道上,人流穿梭如织,“烟火气”升腾。

  “本来打算和朋友去吃海底捞,没想到排到了130多号,估计得等一两个小时,就转奔渡娘火锅了。”刚和朋友一起用完餐的李津告诉记者。

  久违的排队场景,不光出现在餐馆门口。12月24日下午,北京市大兴区新开业的山姆会员店吸引不少居民前来“尝鲜”。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不仅临近商场的道路出现拥堵,多位交警、安保人员在协调车辆停放,商店入口处也排起长队、一度限流,商场内也人来人往,收银台前的购物推车连成了“长龙”……

  一名顾客对记者说,这种“人挤人”的场景,大概已有半年没见过了,“烟火气回来了,这种感觉真好!”。该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12月23号开业当天,人流量达两万人次,虽然正常的客流量数据得等运营一段时间后才能确认,但能肯定的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以后来店里购物的人不会少。

  消费的热情,同样在电影院里弥漫。

  “看电影之前,我已经有一定心理预期,觉得人肯定比前一阵多,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12月24日,在北京荟聚购物中心内的金逸影城,一位观影者如是说。金逸影城工作人员老高表示,“准确地说,‘新十条’出台后,观影人数就多起来了。最近,每天来观影的人有八百到一千人,这两天赶上周末,人流量更多一些。”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12月24日全国影院线上客流达6216.4万人次,较上月同期增长182.92%;全国总出票数为239.0万张,较上月同期增长228.20%。

  就餐人多了、购物人多了、观影人多了……疫情终将过去,消费市场已看见隧道口的曙光。

  消费恢复潜力大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然而,今年市场销售受疫情短期冲击明显。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1%,餐饮等接触式消费受到冲击。近几日北京市场的情况或表明,随着疫情因素影响减弱,消费市场恢复的潜力巨大。(下转A0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