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
打造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新模式

  

  数字经济是重组资源要素、重塑经济结构、提升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多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1月,广东以“数字政府”政务数据资源为依托,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建立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简称“中小融”平台),并委托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简称广东股交)运营。依托“中小融”平台,广东股交通过风险画像与信用评价,推动“数据”变“信用”,在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第二季度,为助力广东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广东省印发《广东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粤府办〔2022〕13号),对4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中小融”平台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且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给予不高于1%的贴息补助。

  借助该行动方案出台政策东风,广东股交通过运营“中小融”平台,在全省开展数字化应用服务,通过首贷贴息支持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全省20个地市共计88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参与贴息申报,发放贴息金额共计6000万元,为2824家(个)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94亿元的金融供给。

  首贷贴息工作仅仅是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探索数字化转型,打造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1月,广东股交成为国家区块链创新试点单位,并初步打造起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数字化服务模式,数字化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了全面的企业动态数据管理库

  截至2022年11月末,“中小融”平台已接入来自34个政府部门的342项政务数据。

  借助“中小融”平台与广东省企业智能化办事手机端“粤商通”互联互通,为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引流优质企业,“粤商通”还设立了服务快捷、流程精简、线上线下融通的智能化注册挂牌流程,通过与“中小融”平台信息互联互通和国家区块链建设,不断推动挂牌企业数据上链,形成可追溯的企业信息完整记录,丰富注册挂牌企业数据字段,将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打造成中小微企业“一企一档”动态数据管理库。

  打造了企业分层分类数字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展示企业快速增长,已超过1.9万家。广东股交适时提出“存量与增量并重、以存量带动增量”的经营策略,从珍惜每一家挂牌企业、了解每一家挂牌企业开始,通过对存量挂牌企业的服务提升带动企业新增入场。

  为此,广东股交以企业动态大数据管理库建设为基础,全方位搭建挂牌企业分层分类服务体系,通过设计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评级模型,建立完善企业画像,及数据分析和企业画像分析,为区域性股权市场注册及挂牌企业赋予重点、一般、沉淀、淘汰4大类别评级标签,就各类企业的重点服务内容和业务方向予以智能标注,深入分析企业状况,挖掘企业价值,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全面精准服务提供智能参考。

  目前,广东股交已探索建立了层层推进、精准服务、目标清晰、可考核、可量化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按照“服务产品化、产品标准化”原则,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所有业务和服务类别进行归整、分层,形成“基础服务、融资服务、专项深度服务”共3大类28项的多层次服务内容。

  支撑企业扫码发布融资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融资应用

  截至2022年11月末,“中小融”平台累计发布金融产品1705款,累计推动实现融资金额1514.42亿元(其中供应链金融模块累计实现833.87亿元,占比55.06%;直接融资模块累计362.55亿元,占比23.94%;智能融资模块累计实现318亿元,占比21%)。平均每笔贷款约170万元,平均利率区间4-5%。

  借助“中小融”平台,广东股交打造了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专属融资服务企业“融资信息码”,实现注册挂牌企业“一码对接、一步授权、一库管理”一站式融资服务,支撑企业扫码发布融资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精准匹配间接融资服务作为补充。

  以本次首贷贴息为例,政策发布后,“中小融”平台第一时间设立了企业“融资信息码”,实现企业一键扫码即可跳转到银行界面,并实现“企业数据授权,政务数据企业画像推送”,助力银行准确识别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实现银行线上审批及授信。

  本次首贷贴息共为2824家(个)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94亿元的金融供给,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重普惠,两类市场主体的贷款金额不超过150万元的占到了54%,不超过1万元的有41户;二是强信用,加大了信用类贷款的投放力度,信用贷款占比超60%;三是长周期,市场主体实际使用贷款天数为120天,在规定时间内为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提供稳定的金融输血。同时,本次贴息工作使得财政资金效应得到充分发挥,通过首贷贴息工作,6000万元的财政资金实现了近160倍的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以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为契机,提升板块数字服务企业整体能力

  作为中小微企业资本市场服务的主阵地,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通过设立“分赛道”“分门类”的“科技创新专板”“专精特新板”“乡村振兴板”三大特色板块,建立了功能更强大、覆盖更广阔、服务更精准的资本市场体系。目前,三大板块共聚集优质企业超10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4家、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0家,聚集效应成效初显。

  数字与金融融合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力求运用科技金融手段提高三大板块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运营“中小融”平台,广东股交已建设“乡村振兴专区”“智能直融专区”,正积极筹建“科创专区”“知识产权专区”“专精特新”等特色智能专区,力求用三大特色板块企业特有数据提高企业数字画像分析能力,实现“一码对接、一步授权、一库管理”的一站式数字融资服务,打造特色板块的数字化智能融资平台。

  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成功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资格,通过区块链建设,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已推动企业业务数据上链,为超千家的特色板块企业完成了信息披露,建立了企业动态全面记录的“一企一档”企业成长数据库。

  此外,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也在国家区块链试点中搭建了企业政策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地方业务链整合企业扶持和奖补政策,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键匹配”,优化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数字化申报路径。

  数据已成为新时期重要的资源要素。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的实践经验来看,作为新兴的证券交易场所,区域性股权市场未来的发展必须充分借助数字科技手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全面赋能金融科技在中小微企业服务应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