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老基建共振 夯实经济增长“压舱石”

  (上接A01版)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全国资本形成率平均每年为43.9%,2021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作用。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重重压力挑战,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需着力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带动高质量发展“大变化”,将激发起更多内生增长动力,从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新基建释放新动能

  9月15日下午,伴随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到位,总投资120亿元,湖南省最大的数字新基建项目——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一期)首栋楼——C1栋运维中心正式完成主体结构的封顶,比预计时间提前一个月。

  “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是‘国家云’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国家级区域数据中心,将加速推动湖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中国电信湖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基建,是支撑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的战略性基石。

  在健康码、在线网课、智慧零售、直播带货、车联网等新事物、新业态的背后,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展现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强大支撑作用。

  十年来,我国信息传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3.7%,“宽带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5G基站个数达142.5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部地级市,千兆光网覆盖3亿户家庭,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新基建,也成为拉动投资和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梳理各地投资项目清单,不难发现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已成为高频词、关键词。

  近日,中国移动(中卫)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投资超过4.6亿元,建成后服务器托管能力将达到8万台。“整个项目将于明年年底完成交付使用,将为中卫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移动(中卫)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郜平说。

  作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重要一环,今年“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为数字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数据显示,目前“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二季度新增700个,累计已超过3100个。今年以来,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十四五”期间,预计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始实施,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快启动开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近日表示。

  有关研究机构估算,新基建投资将持续扩大,投资增速达两位数,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到15%至20%,到2025年累计带动投资规模有望达20万亿元。新基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扩投资惠民生增量空间足

  7月,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征收基地里一片沸腾,第二轮签约征询的首日签约率达到97.92%,老居民终于圆了“新居梦”。

  “旧改是黄浦区最大的民生,再难也要想办法。”上海市黄浦区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扩内需“主力军”,我国基础设施在许多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发力,如棚改旧改建设、城市精细管理方面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这也意味着有效投资空间足、潜力大。

  “下一步,要加强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设施建设,着力加强社会领域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近期表示。

  当下的短板,也指明了投资接续加力的“舞台”。

  从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00多万套。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看,十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将建设筹集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近日表示,从增量看,我国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地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会带来大量的需求。从存量来看,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任务量也很大。把城市建设的增量和存量加在一起,如果再加上乡村建设,应当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显效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从中央到地方、从传统基建到新基建,从项目到资金,一系列稳投资举措将形成合力,有力推动扩大精准有效投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