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300432 证券简称:富临精工 公告编号:2022-083
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并自愿承诺锁定期限的公告

  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特别提示:

  ●本次增持股份情况:基于对公司产业布局及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于2022年9月30日、2022年10月10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64%,合计增持资金为人民币276.3350万元。

  ●锁定期限承诺情况:在本次增持完成之日起一年内不减持上述增持的公司股份。

  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富临精工”)于2022年10月10日收到公司董事长藤明波、董事兼总经理阳宇、副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李鹏程出具的《关于增持公司股份并自愿承诺锁定期限的告知函》,上述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22年9月30日、2022年10月10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64%,合计增持资金为人民币276.3350万元。

  本次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是基于对公司产业布局及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

  公司作为国内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领域的开拓者,已逐步形成以VVT(可变气门系统)和挺柱为主的发动机精密零部件;以电子水泵、电磁阀、电子油泵以及智能控制器为主的智能热管理系统;以电驱动减速器为主的新能源车载电驱动系统三大汽车零部件产品系列布局。同时,公司作为国内正极材料草酸亚铁技术路线的开创者及新一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的引领者,具备独特的技术工艺路线以及行业领先的技术性能指标,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目前已在产能布局、中高端市场占位、供应链布局及持续降本等方面为未来竞争力持续提升打下了基础。

  公司将继续围绕新能源汽车主赛道,以汽车电动化的基础材料、智能化的关键部件为双轮驱动实现主业跨越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车载电驱动系统、智能热管理系统产能布局,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同步加快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实现在新能源动力市场抢滩卡位。

  公司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及汽车智能电控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实现“智控领军、铁锂龙头”的战略目标。公司董事及高管团队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公司实现战略目标。

  现将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的情况公告如下:

  一、增持主体的基本情况

  1、增持主体:董事长藤明波、董事兼总经理阳宇、副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李鹏程。

  2、以上增持主体在本次公告前的12个月内未披露增持计划,在本次公告前6个月不存在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

  二、本次增持情况的主要内容

  1、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产业布局及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实施本次增持。

  2、增持方式: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

  3、资金来源:自有资金。

  4、本次增持股份数量及比例:

  ■

  三、锁定期限承诺情况

  增持主体自愿承诺,在本次增持完成之日起一年内不减持上述增持的公司股份。

  四、其他相关说明

  1、本次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股份变动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及相关承诺。

  2、本次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3、公司将持续关注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并督促相关人员严格遵守承诺,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五、备查文件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出具的《关于增持公司股份并自愿承诺锁定期限的告知函》。

  特此公告。

  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年10月10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