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多家银行频出招 增强服务新市民能力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北京银保监局及多家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9月26日举行的“首都银行业支持实体服务民生系列工作发布会新市民金融服务专场”上表示,将不断增强获取、服务和维护新市民客户的能力,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推动开展新市民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据悉,北京市约有800多万新市民,占全部常住人口的近四成。北京银保监局国有银行监管处副处长吴萌介绍,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北京银保监局搭建平台,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截至2022年8月末,已累计完成首贷审批4.93万笔,金额2029.11亿元;完成续贷审批1.84万笔,金额669.4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25亿元。

  同时,吴萌表示,北京银保监局还细分客群,精准解决新市民需求“痛点”。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推出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十余种、资金账户结算类产品等专属金融服务十余类、新市民专属银行卡12张,覆盖创业、就业、安居、消费、就医等多个领域。

  吴萌透露,下一步,北京银保监局将引导辖内银行机构以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为切入点,推动业务转型发展,不断增强获取、服务和维护新市民客户的能力;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水平,继续扩容、升级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功能;推动开展新市民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监管统计标准;联动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北京市银行业、保险业协会联动,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新市民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的展示活动。

  银行积极布局新市民服务场景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各家银行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均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布局。

  比如,在支持新市民住房安居方面,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携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积极探索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宅基地改造、商(工)改租等方式,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截至2022年8月,建行北京分行已经信贷支持租赁住房建设超5万套,并协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通过收持改造闲置房源,提供租赁房屋6万余套,帮助3万多新市民及青年人解决住房困难。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创立“平安宅抵贷全国通”模式,针对新市民“人房分离”场景,为客户实现通抵通贷,异地授信及无还本续贷。截至8月末,累计发放12亿元,有效解决了新市民在甲城市有房但在乙城市经营企业或工作的抵押贷款问题。

  在支持创业方面,北京银行针对新市民创业者,推出专属创业贷款“创赢贷”,给予简化条件、灵活还款、优惠利率,特别是对于在北京银行各家分支机构所在城市拥有房产的客户,可支持异地房产抵押,便利新市民来京创业。“创赢贷”已发放400余笔,授信余额超过20亿元。

  针对“职场小白”“大学生”等新市民群体,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推出“民生小微普惠信用卡”“民生京东PLUS联名信用卡”等特色卡,帮助小微企业主、跨城就业的“职场小白”和大学毕业生等群体更快融入城市。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行北京分行提供“房抵e贷”“助业贷款”“产业链e贷”等一系列普惠贷款产品。截至今年8月,农行北京分行累计发放新市民贷款1650笔、368户,合计金额2.27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