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000001               证券简称:平安银行          公告编号:2022-030

  优先股代码:140002                                   优先股简称:平银优01

  一、重要提示

  1、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本行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本次董事会会议应出席董事14人,实到董事14人。会议一致同意本报告。

  3、本行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行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阅。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4、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5、本行董事长谢永林、行长胡跃飞、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会计机构负责人朱培卿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6、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本行2022年半年度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

  

  二、公司基本情况

  ■

  三、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关键指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

  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相关指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计算。本行于2016年3月7日非公开发行200亿元非累积型优先股,于2020年2月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在计算当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时,“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扣除了已发放的优先股股息8.74亿元和永续债利息11.55亿元。

  截至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集团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集团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3、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存贷款情况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36号)的规定,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利息计入金融工具账面余额中,于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或尚未支付的利息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列示。除非特别说明,本报告提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非经常性损益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计算。

  本集团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3.3 补充财务比率

  (单位:%)

  ■

  注:(1)信贷成本=贷款减值损失/平均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含贴现),本集团2022年上半年平均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含贴现)为31,232.76亿元;净利差=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平均计息负债成本率;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平均生息资产余额。

  (2)自2022年一季报起,本行在计算存贷差时将“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调整为含票据贴现的口径,已同口径调整比较期数据,详见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第三章 3.2.1(2)利息净收入”。

  3.4 补充监管指标

  3.4.1主要监管指标

  (单位:%)

  ■

  注:(1)以上监管指标根据监管相关规定计算,除资本充足率指标为本集团口径外,其他指标均为本行口径。

  (2)根据《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规定,对各股份制银行实行差异化动态调整的拨备监管政策。

  3.4.2资本充足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信用风险采用权重法计量资本要求,市场风险采用标准法,操作风险采用基本指标法;报告期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计量方法、风险计量体系及相应资本要求无重大变更。有关资本管理的更详细信息,请查阅本行网站(http://bank.pingan.com)。

  3.4.3杠杆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以上数据为本集团口径;报告期末本集团杠杆率较2022年3月末下降,主要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增速高于一级资本净额增速。有关杠杆率的更详细信息,请查阅本行网站(http://bank.pingan.com)。

  3.4.4流动性覆盖率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以上数据为本集团口径,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信息披露办法》披露流动性覆盖率信息。

  3.4.5净稳定资金比例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以上数据为本集团口径,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披露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

  3.5 分部经营数据

  3.5.1 盈利与规模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

  注:零售金融业务分部涵盖向个人客户及部分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个人贷款、个人存款、银行卡及各类个人中间业务。

  批发金融业务分部涵盖向公司客户、政府机构、同业机构及部分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公司贷款、公司存款、贸易融资、各类公司中间业务、各类资金同业业务及平安理财相关业务。

  其他业务分部是指出于流动性管理的需要进行的债券投资和部分货币市场业务,集中管理的权益投资及不能直接归属某个分部的资产、负债、收入等。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上表按客户性质划分,其中小企业法人业务归属于企业存款及企业贷款业务,小企业个人业务归属于个人存款及个人贷款业务,下同。

  3.5.2 资产质量

  ■

  

  四、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

  ■

  ■

  4.2 控股股东情况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本行无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本行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4.3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

  ■

  ■

  ■

  五、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重要事项

  详见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七、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本行紧跟国家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制造、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支持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全面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务发展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

  负债成本保持平稳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净息差2.76%,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基点;负债平均成本率2.16%,较去年同期下降6个基点,其中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2.05%,与去年同期持平。本行积极推动重塑资产负债经营,负债端主动优化负债结构,有效压降负债成本;资产端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资产收益率下降,净息差有所收窄。

  非息收入稳健增长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9.63亿元,同比增加26.44亿元,增幅为10.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13.36亿元,主要是受市场等因素影响,代理基金收入等下降所致;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39.80亿元,一方面是由于货币市场及债券型基金投资、票据贴现等业务带来的非利息净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把握市场机遇,带来外汇业务汇兑损益增加。非利息净收入占比30.39%,同比上升0.49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规模稳健增长2022年6月末,本集团资产总额51,087.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2,250.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负债总额46,96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2,432.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活期存款1余额12,076.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2年6月末,本行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89和0.74;拨备覆盖率290.06%,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8月18日

  1自2021年年报起对吸收存款本金余额及日均余额的口径进行梳理,将保证金存款等项目按性质拆分至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并同口径调整比较期数据,详见2022年半年度报告"第三章 3.2.1(2)利息净收入"及"第十章 财务报告 三、财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 25、吸收存款"。

  证券代码:000001           证券简称:平安银行     公告编号:2022-028

  优先股代码:140002                                   优先股简称:平银优01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知以书面方式于2022年8月7日向各董事发出。会议于2022年8月17日在本行召开。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行章程的规定。会议应到董事14人(包括独立董事5人),董事长谢永林,董事胡跃飞、陈心颖、姚波、蔡方方、郭建、杨志群、郭世邦、项有志、郭田勇、杨如生、杨军、艾春荣和蔡洪滨共14人到现场或通过视频等方式参加了会议。

  本行第十届监事会监事长邱伟,监事车国宝、王春汉、王松奇、韩小京、孙永桢和王群到现场或通过电话方式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本行董事长谢永林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如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本议案同意票14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二、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不良资产核销及处置业务授权调整的议案》。

  本议案同意票14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三、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2022年上半年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本议案同意票14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四、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2022年度恢复与处置计划》。

  本议案同意票14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五、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奖励方案的议案》。

  本议案同意票10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执行董事胡跃飞,杨志群,郭世邦、项有志回避表决。

  独立董事郭田勇、杨如生、杨军、艾春荣和蔡洪滨一致同意本议案。

  特此公告。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8月18日

  证券代码:000001               证券简称:平安银行       公告编号:2022-029

  优先股代码:140002                                   优先股简称:平银优01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行”)第十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8月17日在本公司召开。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应到监事7人(包括外部监事3人),监事长邱伟,监事车国宝、孙永桢、王群现场参加了会议,监事王春汉、王松奇、韩小京通过视频/电话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本行监事长邱伟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议本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本行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以上议案同意票7票,反对票 0 票,弃权票 0 票。

  特此公告。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2年8月18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