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002049 证券简称:紫光国微 公告编号:2022-042
债券代码:127038 债券简称:国微转债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国微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1、2022年1月7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暂不提前赎回“国微转债”的议案》,董事会决定暂不行使“国微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且自2022年1月8日至2022年7月7日期间,在“国微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时,公司均不行使“国微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在此之后,若“国微转债”再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董事会将另行召开会议决定是否行使“国微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1月8日在《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相关公告。

  2、自2022年7月8日至2022年7月21日,公司股票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高于“国微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若在未来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有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即179.11元/股),将触发“国微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届时公司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国微转债”。

  敬请广大投资者详细了解可转债相关规定,并关注公司后续公告,注意“国微转债”投资风险。

  一、“国微转债”的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1]1574号”文核准,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1年6月10日公开发行了1,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15亿元。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上[2021]673号”文同意,公司1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1年7月14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国微转债”,债券代码“127038”。

  根据相关规定和《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国微转债”转股期自2021年12月17日至2027年6月9日。“国微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为人民币137.78元/股,发行至今未发生对转股价格调整的情形,当期转股价格仍为137.78元/股。

  二、“国微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可能成就情况

  (一)有条件赎回条款

  根据《募集说明书》相关条款的规定,在“国微转债”转股期内,当下述两种情形的任意一种出现时,公司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①在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

  ②当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

  当期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为:IA=B×i×t/365

  IA:指当期应计利息;

  B:指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总金额;

  i:指可转换公司债券当年票面利率;

  t:指计息天数,即从上一个付息日起至本计息年度赎回日止的实际日历天数(算头不算尾)。

  若在前述连续三十个交易日内发生过转股价格调整的情形,则在转股价格调整日前的交易日按调整前的转股价格和收盘价格计算,在转股价格调整日及之后的交易日按调整后的转股价格和收盘价格计算。

  (二)有条件赎回条款可能成就的情况

  自2022年7月8日至2022年7月21日,公司股票已连续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国微转债”当期转股价格(即137.78元/股)的130%(即179.11元/股),若在未来二十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有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将触发“国微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届时根据《募集说明书》中有条件赎回条款的相关规定,公司有权决定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国微转债”。

  三、风险提示

  公司将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和《募集说明书》的相关规定,于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时点后召开董事会审议是否赎回“国微转债”,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详细了解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规定,并关注公司后续公告,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年7月22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