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位:元

  ■

  

  4、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2022年1-3月

  单位:元

  ■

  (2)2021年

  

  单位:元

  ■

  (3)2020年度

  单位:元

  ■

  (4)2019年度

  单位:元

  ■

  

  四、主要财务指标及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一)主要财务指标

  ■

  注:上述各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总负债/总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账面净额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账面价值

  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普通股份总数

  每股净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普通股份总数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股本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二)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0]2号)要求计算,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如下表所示:

  ■

  (三)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43号)的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非经常性损益明细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

  

  第五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作了简明的分析。公司董事会提请投资者注意,以下讨论与分析应结合公司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本募集说明书披露的其它信息一并阅读。

  如无特别说明,本章引用的2019年、2020年、2021年财务数据均摘自于经审计的财务报告,2022年1-3月财务数据摘自于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19年财务数据因公司于2020年7月同一控制下合并了广西新材料而进行了追溯调整。

  一、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构成及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8,576,329.27万元、9,226,026.82万元、10,554,890.95万元和10,800,104.25万元,规模逐年上升,主要系公司抓住行业总体向上的周期机遇,积极布局,加大上游炼化与聚酯涤纶产业链的投资,生产规模和资产规模同步上升。

  公司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2,733,842.36万元、2,898,194.43万元、3,859,579.53万元和4,084,931.04万元,分别占资产总额的31.88%、31.41%、36.57%和37.82%。公司非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5,842,486.91万元、6,327,832.38万元、6,695,311.42万元和6,715,173.21万元,分别占资产总额的68.12%、68.59%、63.43%和62.18%。

  总体来看,公司整体资产结构保持稳定。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构成。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与存货构成,报告期内,上述科目合计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84.90%、82.20%、85.81%和83.27%。

  (1)货币资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743,988.48万元、1,007,898.38万元、1,432,271.68万元和1,109,668.5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7.21%、34.78%、37.11%和27.16%。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保函保证金、期货保证金及其他保证金等内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保持在较高水平,符合所处炼化、PTA及聚酯行业特点,主要原因系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需求较大,采购原料(原油、PX、PTA、MEG)属于大宗交易商品,需要储备必要资金,并且因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进行采购的需要而向银行缴存大量保证金。同时公司销售产品收款现金流情况良好,因此拥有充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和现金储备。

  (2)交易性金融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系PTA商品期货及远期交易外汇合约。2020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8.28%,主要系期末远期外汇合约等衍生品浮盈增加。

  (3)衍生金融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衍生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40,915.04万元、73,701.58万元、0.00万元和5,493.2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50%、2.54%和0.00%和0.13%,系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4)应收票据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票据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应收票据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到期兑付风险较小。

  (5)应收账款

  公司报告期内应收账款按类别计提坏账准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账龄结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对应收账款严格管控,PTA及聚酯一般采用款到发货或者现款现货销售结算方式,未经批准不得向其他客户采用信用政策、提供信用业务,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应收账款收款风险。

  总体来看,公司99%以上的应收账款在1年以内,账龄较短。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稳健,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2)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主要客户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期末前5名应收账款客户情况如下:

  ① 2022年3月末

  ■

  ②2021年末

  ■

  ③2020年末

  ■

  ④2019年末

  ■

  (6)应收款项融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分别为44,298.19万元、53,721.48万元、48,755.31万元和34,584.0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62%、1.85%、1.26%和0.85%,系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为目标的金融资产。

  (7)预付款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分别为63,920.60万元、88,338.00万元、236,152.83万元和325,172.6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4%、3.05%、6.12%和7.96%。主要系预付海关税款,PX、MEG等原料采购款等以及预付生产设备采购款,2019-2020年末预付账款整体金额变动不大,2021年末预付账款增长较多,主要系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预付款项增加所致。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账款的账龄结构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截止2022年3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前五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8)其他应收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9,184.01 万元、44,485.37万元、48,421.58万元和59,334.5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6%、1.53%、1.25%和1.45%,总体占比较小。

  公司其他应收款主要分为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报告期内其他应收款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其中,公司其他应收款主要系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返还、押金等。公司报告期末其他应收款按类别计提坏账准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龄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9)存货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及其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的存货主要为在途物资、原材料及库存商品。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构成情况(账面价值)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1)存货结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主要系在途物资、原材料和库存商品。2020年末存货余额较2019年末变动不大;2021年末和2022年3月末存货上升幅度较大主要系存货结存单价上升以及公司规模扩大导致存货增加所致。

  原材料主要包括原油、PTA、MEG及PX,其余均为辅料或备件,报告期各期末原材料金额分别为245,901.76万元、336,536.72、436,353.76万元和527,881.22万元,占存货的比例分别为26.87%、34.87%、36.06%和32.52%。

  库存商品主要包括PTA、DTY、FDY、POY、聚酯切片及成品油等。报告期各期末库存商品金额分别为170,744.78万元、454,907.40万元、489,567.30万元和823,498.29万元。占存货的比例分别为18.65%、47.14%、40.46%和50.73%。

  2)存货变动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余额逐年上升,各期末余额分别为915,323.85万元、965,085.89万元、1,210,038.16万元和1,623,384.78万元。2020年末存货余额较2019年末变动不大;2021年末和2022年3月末存货金额增长,主要系受产品价格回升的影响,公司销售较好,库存商品备货较多以及库存单价上升所致。

  (10)其他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主要系待摊费用、留抵进项税额以及对海南逸盛的委托贷款。

  2、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组成。

  (1)长期股权投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系对浙商银行、恒逸已内酰胺、海南逸盛、大连逸盛等投资。公司持有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52%的股份,并在该公司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享有实质性的参与决策权,可对其施加重大影响。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具体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

  (2)固定资产

  公司固定资产主要由石油炼化、PTA、聚酯专用生产设备和厂房构成,均为生产经营相关资产,截至报告期末,固定资产的综合成新率接近80%,使用状况良好。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新项目的投入以及并购优质资产的注入,公司固定资产规模逐年上升。从结构来看,固定资产主要系石油炼化、PTA、聚酯的专用生产设备、生产厂房等,生产设备维护运行状态良好,期末未发生大额减值。

  (3)在建工程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的期末账面价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其中,在建工程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在不断扩大下游聚酯产能同时,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布局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新建产能的投入力度。2020年末,在建工程余额增长主要系海宁新材料建设项目投入较多所致;2021年末,在建工程余额减少,主要系海宁新材料建设项目转固所致。

  公司不存在在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未及时转固定资产的情况。

  (4)无形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专利权以及软件等,土地使用权不断增加主要原因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为满足生产经营所需购买的土地以及并购资产注入所致。

  (5)长期待摊费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待摊费用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待摊费用分别为67,294.15万元、55,891.49万元、46,699.64万元和43,849.19万元。2020年末以及2021年末长期待摊费用减少主要系催化剂费用摊销所致。

  (6)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预付工程设备款以及预付排污权转让款。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资产减值准备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已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立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制度,报告期各期末按照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规定以及各项资产的实际情况,足额计提了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二)负债结构与负债质量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负债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5,621,100.59万元、6,196,811.94万元、7,260,873.02万元和7,402,845.69万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68.09%、66.17%、72.13%和74.26%,非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31.91%、33.83%、27.87%和25.74%,公司负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公司的负债结构特点符合行业经营模式、资产结构特征。公司所处炼化、PTA、聚酯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公司日常经营积累难以满足快速扩张的全部资金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良好的银行信用和供应商信用支持日常经营以及新增产能的资金需求。

  1、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债等构成。

  (1)短期借款

  报告期内,短期借款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短期借款规模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系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运营资金需求所致。

  (2)应付票据

  报告期内,应付票据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应付票据分别为225,029.47万元、118,726.75万元、44,090.00万元和62,218.00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5.88%、2.90%、0.84%和1.13%。

  公司应付票据系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主要系支付的设备采购款、原材料采购款。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在负债中占比较高,系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与主要上游供应商维持了良好、稳定的合作。

  (3)应付账款

  报告期内,应付账款分账龄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应付账款主要系应付原材料及设备的采购款。报告期内,公司产销、营收规模增长,导致应付账款余额总体有所增长。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前五名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

  (4)预收账款/合同负债

  报告期内,预收账款/合同负债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预收账款主要系公司预收的产品销售货款。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时间,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相应的预收账款调整在合同负债中列示。

  (5)应付职工薪酬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34,406.98万元、29,302.58万元、31,146.29万元和16,700.21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0.90%、0.71%、0.59%和0.30%。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也呈现扩大的趋势。

  (6)应交税费

  公司应交税费主要由应交企业所得税、应交增值税等组成。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交税费分别为31,691.71万元、64,049.06万元、93,836.48万元和25,121.51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0.83%、1.56%、1.79%和0.46%。应交税费余额增长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所致。

  (7)其他应付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付款按照性质分类的主要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其他应付款主要系应付往来款、押金保证金以及股权激励回购义务的款项等。

  (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本金及利息。

  2、非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及长期应付款构成,长期借款占比较大。

  (1)长期借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借款的主要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新项目的开工建设,为满足资本性投入的需求,公司长期借款余额逐年增加。

  (2)应付债券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债券余额为398,976.20万元、352,133.06万元、261,240.42万元和163,599.01万元,占非流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22.25%、16.80%、12.91%和8.59%。

  (3)长期应付款

  公司长期应付款主要系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将于以后年度支付的租赁款。报告期各期末,长期应付款余额分别为88,344.14万元、52,059.69万元、95,225.49万元和119,461.11万元,占非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4.93%、2.48%、4.71%和6.27%。

  (4)递延收益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收益的主要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三)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如下:

  ■

  注:上述各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总负债/总资产

  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71、0.71、0.74和0.74,速动比率分别为0.48、0.47、0.51和0.45。公司短期负债占比偏高,由此导致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略低。2020年较2019年变动不大。2021年和2022年末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上年变动不大。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总体状况良好,销售回款及时,保证了公司能按时偿付流动负债,公司短期偿债风险可控。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

  数据来源:WIND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与行业平均值差异不大。

  2、资产负债率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54%、67.17%、68.79%和68.54%,资产负债率总体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符合公司所处的石化、化纤行业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特点。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

  数据来源:WIND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于新凤鸣及桐昆股份,但低于荣盛石化和恒力石化,处于中间水平,公司整体偿债能力良好。

  3、偿债能力综合分析

  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多为大型石化集团和综合贸易商,目前基本上要求现款现货。公司与下游客户结算模式为款到发货或款货两讫,结算方式一般为银行承兑或信用证,对极少数合作时间长、采购量大且在其所处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优质客户有时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整体经营性现金流状况良好。

  综上,公司长短期偿债指标整体水平合理。由于报告期内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处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游水平,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中间水平,偿债能力良好。

  (四)资产周转能力指标分析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