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键股东“惜售”
科创板限售股解禁影响有限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随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渐行渐近,7月,科创板将迎来又一轮解禁高峰。7月15日晚,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发布控股股东、实控人、部分股东自愿延期解禁或者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上述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股东延长锁定期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到808亿元(以7月15日收盘数据计算),占7月22日当天首批25家公司理论解禁市值的比例超四成。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本次科创板限售股解禁整体影响有限;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个股流通性提高,科创板整体流动性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机构投资者等长线资金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而长线资金的“加持”,会进一步缓解解禁压力。

  9公司关键股东齐发声

  科创板新一轮集中解禁再度来临。从解禁类型来看,本次解禁压力主要来自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限售股。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为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增强广大投资者的信心,7月15日晚,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的关键股东齐发声,自愿延期解禁或者承诺不减持。

  具体来看,中国通号、容百科技、心脉医疗、虹软科技4家公司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自愿不解禁并延长锁定期6个月;新光光电控股股东自愿不解禁并延长锁定期12个月;华兴源创、天宜上佳、嘉元科技、交控科技4家公司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控人、第三大股东)承诺在股份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数据显示,上述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股东延长锁定期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到808亿元(以7月15日收盘数据计算),占7月22日当天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理论解禁市值的比例超四成。

  某资深市场人士表示,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大股东明确表达“惜售”之意,印证了科创板“关键少数”对于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自开市以来,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已取得长足发展。(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