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项债资金加快使用 “准财政”工具接续发力

  (上接A01版)又如,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建立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月通报制度,及时提醒督促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单位,保证支出进度,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综合评估分析并着力解决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下半年加大投资力度有保障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债券资金加快使用,其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持续显现。同时,“准财政”工具有望接续发力,保障下半年投资强度,进一步促进经济加快恢复。

  财政部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

  关于增量政策工具,有观点认为,后续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方面可能会考虑提前下达部分明年的专项债额度。华泰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表示,是否有必要增发地方债的关键因素仍是经济恢复情况,7月份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期。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宏观调控工具并不局限于专项债、降准降息等。“2014年我国创设了抵押补充贷款(PSL),2015年成立了专项建设基金,2020年推出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张旭说。

  具有增量政策工具性质的“准财政”工具已于近期出台。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此次推出的‘准财政’工具与此前设立的专项建设基金有些相似。”杨业伟预计,3000亿元资金可直接拉升基建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