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重研发创新 五洲医疗深耕医用耗材领域
● 本报记者 倪铭

  7月5日,五洲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公司迎来“开门红”,截至收盘股价上涨78.96%,达到46.94元/股,总市值近32亿元。

  当日,五洲医疗上市仪式在安徽安庆举行,并通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全程直播。五洲医疗董事长黄凡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五洲医疗专注于无菌输注类医用耗材领域,具备定制开发产品的全流程能力。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 本报记者 倪铭

  渠道优势凸显

  五洲医疗成立于2011年,深耕一次性使用输注类医疗器械细分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工艺、设备等的开发及升级。

  在生产管理方面,五洲医疗主动与设备生产厂商接洽,参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测试等过程。公司是国内较早一批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组装设备的输注类产品生产商之一,在投料、注塑、印线硅化、针尖组装与检测、拉管和灭菌等环节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供货的稳定性。

  在客户资源方面,五洲医疗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积累了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医疗品牌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渠道优势显著。

  掌握核心技术

  五洲医疗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包括投料、注塑、印线、组装、检测和灭菌等环节,公司在各主要生产环节都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在软管粘接配方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

  例如,公司选用半热流和全热流道模具替代传统冷流道模具,使模具腔数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30%,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通过调整机械手臂长、传感器及PLC系统布局等,重新改动硅化系统及进出液路方式,使穿刺针的穿刺力低于标准规定值50%左右,以达到减小患者刺痛感的效果。

  截至目前,五洲医疗共取得12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其中,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0项,II类医疗器械证书2项;16项产品已通过欧盟CE认证,14项产品已获得美国FDA产品列名。

  突破产能瓶颈

  近年来,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Global Information.Inc相关报告,2018年全球一次性医疗用品市场规模为556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3%。

  为突破产能瓶颈,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2.45亿元用于一次性输注穿刺类医疗器械技改及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车间改造、新建厂房及仓库等。

  五洲医疗表示,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饱和,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高公司注射器类、输液输血器类、医用穿刺针类产品产量,有利于公司扩大销售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整体实力。

  对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公司拟投资5190.73万元,新建一座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大楼,将招聘高级工程师、产品结构工程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师等科研人才,购置研发软硬件设备及办公软硬件设备等,打造科研中心和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