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6月15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交所指数呼之欲出 提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奥迪威6月14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至此,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至97家。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北交所指数编制已具备数量上的条件。在市场各方看来,推出北交所指数有利于吸引长期增量资金,便利市场开发指数产品,提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推出时机成熟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推出北交所指数条件基本成熟。

  在技术方面,根据北交所1月中旬公示的北交所指数委托管理项目采购信息,北交所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进行指数开发、维护和实时计算管理等。政策层面,4月,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时强调,抓紧推出北交所指数,营造优良金融生态,鼓励投行、资管等机构开发产品、拓展业务,积极吸引长期投资者和外资参与。证监会网站5月10日消息,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研究推出北交所指数和混合交易制度。北交所相关人士也多次公开表示,研究发布北交所指数,动员市场开发指数产品,推动落地北交所混合交易等制度,丰富市场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着力降低市场参与成本,增加交易便利。

  “目前,推出北交所指数时机基本成熟,已具备指数编制方案、板块运行、样本数量、技术准备四大基础。”在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看来,北交所指数推出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基础数量。乐观预期,北交所指数方案有望在上半年亮相。新三板业内人士崔彦军认为,从平稳运行周期和标的数量来看,推出北交所指数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样本股代表性等因素,推出指数需谨慎。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认为,推出北交所指数,前提是上市公司数量足够多,至少100家或更多,这样才会有选择余地。

  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参与

  在各方人士看来,推出北交所指数,有助于营造优良金融生态,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参与。

  “目前投资者只能了解个股涨跌情况,缺乏全局观。指数可以及时反映北交所股票整体行情,吸引长期资金进入北交所市场。”崔彦军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初具规模后,编制北交所指数将有效改善投资者结构,扩大多元化投资者群体。公募基金或理财公司通过开发指数型投资产品,可为北交所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

  “北交所指数推出后,公募基金将可根据北交所指数研发指数基金,不符合投资准入要求的投资人可通过公募基金参与投资北交所市场。同时,北交所指数标的实行动态调整,有助于激励北交所上市公司规范经营、做大做强。”广东力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为绎说。

  围绕推出北交所指数、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参与等方面,中信建投总经理李格平建议,北交所应充分发挥地处首都、大型金融机构总部集聚的优势,推动更多市场机构尽快发行主要投资北交所上市企业的金融产品,稳定市场估值,聚拢市场人气,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价格发现效率,增加北交所市场吸引力,使其真正发挥“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功能,增强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下转A0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